天天看点

雍正3大宠臣:年羹尧和隆科多结局凄惨,他买官入士,却得以善终

雍正3大宠臣:年羹尧和隆科多结局凄惨,他买官入士,却得以善终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周易·丰》

人生在世,追求的是一个圆满。在雍正王朝,有这么三个官员,可以说他们在雍正前期,是十分圆满的——位极人臣、皇帝信任,算得上是雍正的三大宠臣,他们就是隆科多、年羹尧和李卫。但是奇怪的是,这三个宠臣,只有李卫能善终。

雍正的三大宠臣

雍正的三大宠臣分别是雍正的舅舅佟佳·隆科多、大将军年羹尧和李卫。

佟佳·隆科多是康熙的第三个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弟弟。由于雍正在出生时他的亲生母亲乌雅氏身份低微,因此雍正在小的时候交由佟佳氏抚养。

从这一层关系看,隆科多算得上是雍正的舅舅。但是雍正不管是身为皇子还是皇帝,称隆科多为舅舅似乎都是非常不妥当的。

雍正3大宠臣:年羹尧和隆科多结局凄惨,他买官入士,却得以善终

因为孝懿仁皇后的原因,康熙非常宠幸隆科多,而隆科多是站在雍正这一方的,他为雍正登帝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所以在雍正登基后,隆科多依旧非常受信任,甚至一度位极人臣。雍正也直呼他为''舅舅''。

年羹尧不用多说,凡是看过《甄嬛传》的,都对他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年羹尧和隆科多一样,都是在康熙朝时就特别受康熙的信任,后来也在雍正顺利登基上做过重要的贡献,极受雍正的宠信。

与隆科多不一样的是,隆科多管的是中央朝廷的事物,而年羹尧掌握了清朝的兵权,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大将军。

同时,不管是隆科多还是年羹尧,因为他们本身是雍正的宠臣,因此他们的家人也得到的官爵上的封赏,

甚至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雍正3大宠臣:年羹尧和隆科多结局凄惨,他买官入士,却得以善终

李卫是何人

李卫的发迹与隆科多和年羹尧都不一样。

李卫最初能当上官,是因为

他出钱捐了一个官

。他甚至不识几个大字。而且他在康熙朝受到的重视也远远不如隆科多和年羹尧。

目不识丁,又没有从龙之功,这样不起眼的李卫怎么可能受到雍正的宠信,成为雍正的三大宠臣之一呢?

但是有些事情注定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就像人们当初怎么也想不到一个英语教师能当上世界首富一样。

李卫和马云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某一个方面非常有才能。马云在商业上非常有天赋,而李卫,则在治国方面非常有才能。

雍正3大宠臣:年羹尧和隆科多结局凄惨,他买官入士,却得以善终

在最开始的时候,他是一个地方官,但是由于其非常有能力,因此他的官位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晋升——从一开始的云南盐驿道,到巡抚,到总督。

在雍正朝,有政治才能的人不少,但是宠臣却只有那么几个。所以,李卫的才能应该是很特别的。

李卫的政治才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管理官盐方面,一个是在处置地方豪强上面。

盐务一直都是国家管理的重点,而地方豪强的处置则关系到雍正的统治基础。因此,李卫在这两方面做得好,就是受雍正宠信的最大原因。

三大宠臣的结局

隆科多、年羹尧和李卫在雍正朝前期都是雍正的宠臣,都曾位极人臣,但是他们的结局却走向了截然相反的两个方面。

雍正3大宠臣:年羹尧和隆科多结局凄惨,他买官入士,却得以善终

隆科多在后来被指认

收受贿赂,结党营私

。那个时候,隆科多正在边疆与外国谈论事务,就急匆匆地被雍正召回了京城,后被治罪,定下罪名后被幽禁在一个偏僻的小院。

一代大臣,最终沦落到被幽禁的地步,最后还死于那个偏僻的院落,不可谓不令人唏嘘。

但是比起年羹尧的结局来说,隆科多的结局要好太多了。我想,这也和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分不开关系。

年羹尧是将军,手握重兵,最后也以

的罪名,被抄家,甚至被判死刑。可怜当初整个年家都被封了官爵,甚至在后宫中的年皇贵妃都深受宠爱,结果落得家破人亡、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局。

李卫可以说是里面的异数了,因为他不仅没有被雍正治罪,还一直受到雍正的重用,好好地活到了乾隆登基。

雍正3大宠臣:年羹尧和隆科多结局凄惨,他买官入士,却得以善终

为何李卫会善终

看了隆科多、年羹尧和李卫三人的发家史和结局,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最终只有李卫能够善始善终呢?其中的秘诀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忠''。

他们三人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但只有李卫将

''忠''

一字进行到底,这也是他最终能够善终的原因。

在封建王朝中,作为一个臣子,不管他多么地有能力,不管他曾经或者将来可以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他们都必须清楚并且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忠于君王。记住,不是忠于国家、忠于朝廷,而是忠于君王。因为除了那些王朝的末代皇帝之外,大多数皇帝在拥有实权时,都十分忌惮不忠于自己的臣子。

隆科多和年羹尧虽然十分有能力,也为国家、为雍正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后来他们登顶之时,他们飘了,他们忘记了他们之所以能够拥有现在的一切,都是源于雍正的宠信,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么大的权利,也是因为雍正的信任。所以他们做出了收受贿赂、结党营私之事。

他们忘了,这在君王看来,就是对他不忠的行为。

尤其是雍正极其讨厌贪赃枉法的人,尤其讨厌在金钱上做手脚的人。当初繁盛一时的曹雪芹的家族不就是因为钱财被雍正抄了家吗?

雍正3大宠臣:年羹尧和隆科多结局凄惨,他买官入士,却得以善终

雍正是从九子夺嫡的时代过来的,因此对于政治方面的敏感度远远多过其他的普通皇帝。在结党营私方面更是忌讳

偏偏隆科多和年羹尧都在这两件事情上触到了雍正的逆鳞,能有这样的结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

年羹尧之所以会落到比隆科多更惨的结局,除了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之外,还因为年羹尧是一位将军。

自古以来,将军,尤其是手握大权的将军,必须要规规矩矩,处处小心,不然''死''就是他们的结局。比如韩信,比如朱元璋的那一干开国将军。如果有读者看过《琅琊榜》就应该知道,将军就是属于那种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特殊高危人群。

年羹尧身为高危人群,却丝毫不懂得收敛,最终以死作为结局草草收场。

李卫则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他的职场生涯中,他始终把''忠''字贯彻到底,不贪污,不收受贿赂,也不结党营私,最终还收获了一个''敏达''的谥号。

隆科多、年羹尧和李卫,他们三人都是雍正的宠臣,最终却只有李卫能够善终,究其原因,没有别的,只是因为只有李卫将''忠''一字进行到底罢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