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 - 价值投资的春天
作者: 董宝珍
温/陈佳伟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本价值投资书《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作者董宝珍是1994年的旧股市,这本书记录了他个人投资茅台的经历,思考的过程,虽然它的基本思想、逻辑、方法论,在我们其他的投资书中早就接触过了,我觉得还是很有价值的, 因为这是投资者的真实体验。

2013年对茅台来说是灾难的一年,也是一年中最大的一年,因为它开始了大规模的反腐败运动,以限制三大公众的消费,包括旅游景点,高端餐厅,高端饮料和奢侈品。
媒体报道传开,市场认为茅台酒已经腐化,更重要的是,市场认为在反腐的压力下,官廷中没有人喝茅台酒,民间人士自己买不出几千元一瓶的酒,所以茅台酒失去了增长。
在这种观点下,投资者恐慌,整个市场都在抛售茅台,股价一路下跌,到2013年第二季度下跌了30%。
董宝珍于2010年6月成立私募股权基金,买入茅台、泸州老窖、大秦铁路三股,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投资年回报率为10%。
到2013年,他的两家白酒同时大幅下跌,大秦铁路仍在上涨。当茅台下跌30%时,当茅台的市盈率从25倍下降到15倍时,他的第一个决定是卖掉漳州的老酒窖,继续购买茅台,因为同样的酒,同样的下跌,而茅台的品牌更好,更有把握。
茅台继续下跌,他卖掉了当时市盈率超过八倍的大秦铁路,继续买入茅台,此时他的基金在茅台只有一股。
但茅台仍在下滑,已经降到了市盈率的8倍,这次董宝珍没有资金来填补仓位,于是他开出了融资,通过融资继续收购毛台,变成了一家杠杆化公司。
在茅台股价下跌的过程中,董宝珍遭遇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来自出资者对董宝珍的怀疑,另一方面来自媒体对其能力的怀疑,对其表现的负面报道,2013年其基金成为全国最差的基金,收益率为-70%,媒体报道让公众无情地嘲笑董宝珍。
当他的职位留给茅台时,出资者坐不住了,首先,他对自己集中的仓位持怀疑态度,出资者说:
布鲁诺因为坚持自己的心而被烧死,现在看来,这个理论虽然不正确,但在当时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但是这个殉道应该由我们的资助者承担吗?我们真的应该为价值投资理念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吗?还是活着更重要?先出来,再杀回来,你的立场不是散落的,在中国股市上从未见过,你没有犯过散乱的错误。
董宝珍回了一封长信,表达了以下意思:
他说他不是瞎子,而是基于自己的投资思路,基于自己对茅台的非常熟悉,所谓知己不在战争中,他长期跟踪茅台形成了深刻的理解,多年来,他写了很多关于茅台的投资分析、调研笔记,很多都得到了行业专家的认可, 在白酒行业急剧下滑的时候,白酒行业内部会议会请他分享。
他的所作所为符合巴菲特的能力原则,因为他对白酒的了解使他跻身行业前100名,而且过去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白酒行业,所以他对白酒的了解比大多数投资者普遍都多。
巴菲特的权力圈子原则,其实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的一样,《国富论》最有创意的思路有两个:
一是分工提高社会效率,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比如一个年轻人在农村一个月可能只赚1500元,但去市送外卖一个月可以赚8000元,因为他加入了城市的分工制度,职业分工后他的效率比一般人要高, 而在农村他想种水稻、蔬菜、鱼和猪,几乎所有东西都干了,结果是效率低下,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根本无法创造盈余财富。
一个人长期在某一领域专攻,他的能力、效率、工作质量肯定会高于一般人,这是分工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原因。
《国富论》的另一个伟大思想是,自由贸易可以增加社会的总财富。
这两种思想奠定了人类市场经济的基础,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而能力圈的原则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的本质是一样的,因为能力圈要求把研究集中在一个非常小的领域,使他的能力, 研究的深度、认知能力,都会超过一般人。
然后,他举了另一个相反的例子:为什么乐视失败了?正是由于违反社会分工理论,乐视在几年内将业务拓展到电视、手机、汽车、房地产等领域,这些领域需要的能力、资源、背后的逻辑,完全不同,最后乐视哪些行业做得不好,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董宝珍的意思很明显,他对白酒的了解比一般人多,所以敢于重沧茅台。
投资者真正关心的是风险,即集中仓位的风险太大,尤其是股价持续下跌,心态崩溃,给董宝珍压力很大。但董宝珍认为,集中仓位不是风险,他说真正的风险是你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就是风险,相反,你知道,了解情况,不是风险。比如有人掉进了一口井里,这口井没有风险,不知道井在哪里就是风险。
多元化投资没有主动化解风险,广泛多元化投资在半知公司,最终投资业绩一定是不好的,因为他没有主动把未知变成知晓,无法导致化解风险。
投资是一场关于企业未来的预测竞赛,一场关于企业未来的认知游戏,你投资的公司破产了,导致你赔钱,但这不是企业的责任,而是投资者自己的责任,因为你事先没有预料到这一点。
多元化到十家公司总比集中于一家公司要好,因为同时,专注于一家公司,进入的深度远大于十家公司,所以集中投资可以提高企业未来的准确性,多元化会增加风险,因为多元化后预测未来的能力已经下降。
风险管理的核心手段是形成超越公众的感知,而中央投资是超越公众感知的前提。
投资大师是集中的,例如,到1987年,巴菲特管理着约100亿美元的资产,但他只投资了三只股票。
索罗斯还专注于投资,他说,如果发现机会并且你有信心,你应该在将要投入多少方面下注。
因此,真正的风险管理和分散与正确的判断无关,比如误判,然后小赌注就错了。
如果判断被误判怎么办?如何避免损失?资助者问道,引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闪电战的例子。
他说,法国曾修建了数千公里的防御工事,但结果毫无用处,因为德国使用了闪电战,闪电战就是集中了所有的战争资源,集中部队在50公里的边境,瞬间释放,最快的闪电战,不顾后勤,然后直接驶入法国1000公里,将法国切成两半, 效果显著。
但闪电战也有明显的弱点,即一旦突破薄弱,形成对峙,容易被敌人从第二面包复制,一旦突破不成功就会陷入孤独的境地。
这种集中投资,一旦失误就会被抹去是一个原因,该如何应对呢?
答案是以更快的速度进攻对方,更集中的兵力,在更短的时间内击败对方,让对方没有反击的机会,而不是一般民众认为应该加强后勤,因为加强后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反而会削弱闪电战的效果, 最好加强支援后勤的实力,加强突击的实力。
投资也是如此,以更加专注的态度进一步缩小能力圈,集中在很小的范围内,专注于几家公司的研究,就可以提前判断未来,降低风险。
董宝珍接着说,我敢于全把茅台股票,因为我的长期研究让我非常自信,我比普通大众更了解茅台,2013年普通投资者对白酒和茅台的恐慌时,我很冷静,因为我知道公众的观点是错误的。
股票的波动不是风险,只有两个真正的风险:永久损失本金的风险,回报不足的风险。
虽然现在股价在下跌和下跌,但我专注于仓位的风险其实很小,未来的回报只需要时间来证明。
关于是集中还是分散,黑马补充指出,有必要考虑时间维度,只有从3-5年的中长期来看才能像董宝珍那样集中仓位,主要原因有几点。
一、时间维度
短期内股价与企业价值很可能不匹配,股价虚高,泡沫巨大,或者股价明显低于内在价值,这两种情况都是股市的常态,而且只延长到几年就让市场发现这个误差,股价也会做出反应, 直白地说就是相信平均回报率,但这种回报率可能一年半内就看不到了,所以没有时间维度来谈论集中仓位,谈论价值投资是一个流氓。
其次,这是关于市场风格
过去几年,A股不再有全面的牛市,而只有结构性市场,未来随着注册制的出现,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市场要找到价值的功能越来越困难,结构性市场将继续主导未来,所以被低估、误杀的股票要被市场发现并实现平均回报, 需要极大的耐心。很多时候股价上涨并不是市场对他的定价误差的修复,而是一个市场以一种流行风格,导致一个板块的股票集体上涨。
价值投资集中仓位,不考虑市场作风,不考虑行业,只考虑个股的基本面,而股价被误杀,做好股票的基本面给市场纠正错误,不是几年就很难做到,比如2019年被媒体扼杀了, 直到2020年开始上升,需要等一年半。
十月 25,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