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希特勒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进攻苏联?这场战争改变了希特勒主意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宏达的战争,在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发动以后,一共有61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被卷入了这场争斗,并且造成了9000万人的伤亡和5万亿元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宗宗的密文被披露了出来,不少消息也让我们感到震惊和好奇,比如说作为同盟国之一的苏联,在二战初期,他扮演的似乎并不是一个光彩的角色。如果说德国是是凶狠的豺狼,那么苏联可以说是就在旁边树枝上虎视眈眈想要分几块碎肉的秃鹫。

为何希特勒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进攻苏联?这场战争改变了希特勒主意

1941年,德军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尽管在这一年伦敦的空战德国空军损失很大,然而纳粹政权依然没有伤动元气,他们的坦克装甲依然对英国虎视眈眈,正当所有人认为,希特勒会继续对英国进行进攻的时候,希特勒却出乎意料地调转枪头,带着550万的德军和仆从国部队恶狠狠地扑向了苏联,这出乎了全世界的意料,因为苏德在1939年刚刚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还默契地瓜分了波兰,包括希特勒的幕僚在内,很多第三帝国的将军也劝希特勒不要这么做,为何希特勒还是不顾众人反对一意孤行呢?

为何希特勒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进攻苏联?这场战争改变了希特勒主意

这或许就离不开接下来所说的这一场战斗,正是这一场战争,改变了希特勒的主意,那就是苏联和芬兰之间的战争,1939年11月30日,苏联军队开始向芬兰发起了军事行动,考虑到时间的关系,历史上又称之为冬季战争。

苏芬两国的矛盾,由来已久,17世纪以来,芬兰一直是瑞典王国的一部分,而后来被俄罗斯德国所侵占,芬兰人一直没有放弃对主权的声求,20世纪的一战爆发后,俄罗斯帝国解体,芬兰趁机独立。

为何希特勒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进攻苏联?这场战争改变了希特勒主意

然而他和俄罗斯帝国的继承者苏联在领地方面颇有争议,芬兰的地界紧邻苏联重镇城市列林格勒,所以被后者视为威胁,同时芬兰占据有北冰洋外圈的不冻港贝柴摩,也是让苏联垂涎已久,为了抵御苏联势力的侵入,芬兰也加紧了和德国等方面的工业经济合作,这也让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矛盾。

为何希特勒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进攻苏联?这场战争改变了希特勒主意

在进行两个五年计划之后,苏联的军工实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斯大林对于芬兰,也是势在必得,企图占领全国,1939年11月26日,苏联制造了「曼尼拉炮击事件」,以此为借口对芬宣战。

尽管欧洲各国之间对于芬兰,持有同情的态度,但是对其的胜算并不看好,然而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结果却出现了。

为何希特勒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进攻苏联?这场战争改变了希特勒主意

在长达5个月的作战里面,苏联投入了120万兵力,1000多辆坦克和800多架飞机,企图以碾压的态势彻底征服这个冰原国家,而芬兰人也是士气高涨,誓死保卫自己的领地,他们动用了所有资源,包括国内的壮年民兵,也只有20万人,但是苏联的推进确实非常艰难。

到了1940年3月份,苏联只占领了芬兰小部分地区,却伤亡了37万人,而芬兰只有10万人的伤亡,整个苏军气势低迷,为此苏联只好和芬兰签署条约,尽管这份条约对芬兰不利,丧失了部分土地,但是他们却获得了主权上的保留。

为何希特勒不顾众人反对坚持进攻苏联?这场战争改变了希特勒主意

这场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大清洗,使得苏联人心惶惶,同时大量的指战员,军队基层军官被以政治犯的名义流放处决,这也降低了苏联的战斗力。而这,也让希特勒看到了苏联这个巨人内在的虚弱,也就成为了他发动战争的原因,当然,德国行动后,芬兰很快就加入了轴心国的阵营,原因也无需解释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