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九子夺嫡中八爷党实力强劲,为何最后却败给了雍正?这就是原因

公元1722年,已经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康熙在位的前期,无疑是发展的非常好的。康熙帝创造了很多功绩,比如说平定三藩之乱,其后收复台湾等等,不可否认的是,康熙帝在位期间的功绩是非常多的。随后,康熙皇帝第4个儿子胤禛继承了大位。胤禛的年号是雍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雍正皇帝。其实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九子夺嫡愈演愈烈。

九子夺嫡的两个党派,八爷党和四爷党肯定是实力最强的。这两个相比,八爷党的实力要高过四爷党,也就是说八爷党人多势众,八爷党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那么四爷党就是势单力薄了,老四只有老十三的支持。老四胤禛的势力并不大,而老八胤祀领导的势力很强,可是既然拥有这么大的优势,那么,老八势力为何最后还是败给了雍正了呢?

九子夺嫡中八爷党实力强劲,为何最后却败给了雍正?这就是原因

在1708年,胤礽被废太子之位以后,康熙帝就下旨百官,推举出新的太子人选。一时间各地督抚,朝中重臣所举荐的人正是胤祀,朝中众多官员都党附于八爷党,胤祀的八爷党虽然实力强劲,但胤祀却不懂得康熙帝的帝王心术。前面的太子胤礽就是因为势力过大而遭到了康熙帝的猜忌,实力强劲的胤祀也让康熙帝忌惮了起来。所以康熙帝才会以辛者库之子的言语,来压制诋毁胤祀。相比这一点,一向以孤臣自居的胤禛就做的比较好。虽然明面上胤禛以孤臣自居,但暗地里,胤禛也为,年羹尧,田文静,戴铎等一众手下谋划了不显眼却相当重要的地方官职。

九子夺嫡中八爷党实力强劲,为何最后却败给了雍正?这就是原因

从治国的角度而言,康熙帝也不会选择胤祀,做自己的继承人。康熙执政时期,康熙帝对官员就表现的过于宽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朝各地官员贪污腐败情况十分严重,国库亏空、吏治腐败已经成为第一要务。康熙帝也想整顿吏治,但可惜康熙帝已经老了,心有余而力不从了。胤祀被称为贤王,如果让宽厚的他继承皇位,将让官员们继续腐败下去。

八爷党实力强劲,是因为依附的众多官员。一旦让胤祀继承皇位,胤祀必然会对曾经拥护自己的官员做出相应的回报。这样的胤祀等于是变相用朝廷的利益换来了个人的利益。反观胤禛一直以孤臣自居,干事情非常严谨,而且每件事都能干的漂漂亮亮。最重要的是老四主张从严治国,从根子上治理吏治腐败的问题。胤禛以才是最符合朝廷利益的继承人选。

九子夺嫡中八爷党实力强劲,为何最后却败给了雍正?这就是原因

另外,八阿哥的出身就不是很好,我们看电视剧也都知道,在清朝皇室中说是母凭子贵,可是,孩子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得取决于母亲娘家的势力或者是说看这位母亲受不受帝王的宠爱了。而胤祀的出身非常的底下,他的母亲没有显赫的家族,甚至社会地位也很低下,所以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这样的母亲生出来的孩子成为皇帝的机会可以说是非常小了。而恰巧皇帝还比较看重出身,所以八阿哥的可能性就再次缩减了。

老四知道树大招风,于是一直是韬光养晦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四能办了事,又威胁不到康熙的统治,自然会慢慢被康熙所看重。老八人多势众,影响力太大,康熙对此肯定是有些忌惮的,就这样,康熙皇帝对老八集团进行了打击,主要成员都不好过。老四一党的核心成员:老十三、九门提督隆科多、川陕总督年羹尧。这三人中,隆科多和年羹尧都是拥有实权的人。九门提督隆科多更是不得了,比之电视剧里面还要厉害。要知道,隆科多掌握着京城的兵权。

九子夺嫡中八爷党实力强劲,为何最后却败给了雍正?这就是原因

在雍正皇帝登基那年,国库储备银只有700多万两。但是在13年以后,也就是雍正去世的那一年,国库储备银已经超过了5000万两。在13年的时间里,国库储银增长了7倍。雍正皇帝总计在位13年时间,他为儿子乾隆积攒了败家的资本。没有雍正皇帝这些年的积攒,乾隆皇帝想六下江南、建立所谓的十全武功,是不可能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