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一靠他个人的造化,二靠帮助他的人。张作霖出身十分贫寒,家里面没有吃的,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后来家里饭都快吃不上了,也无力承担他的学费,只好辍学了。那时候男人要学一门谋生的手段,才能不至于饿着,他先后做过木匠,后来又和兽医师父学了一段时间的兽医,不过在乱世之中,即使有手艺也很难生存,毕竟到处都在打仗,人们的生活都被战争打乱了,很多人妻离子散。

张作霖白手起家,最后坐上了东北王的位子,整个东北都在他的管辖之下。张作霖发迹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袁金铠,另一个就是杨宇霆,在张作霖眼中,这两人是不可多得贤才,不过两人的下场并不好,一个沦为东北大汉奸,另一个被枪杀。张作霖虽然学识不高,但是很会用人,而众多军阀身边都有不少智囊,在张作霖眼中,袁金铠就是非常出色的智囊。张作霖自诩为大老粗,他知道自己带兵打仗,身边没有文人可不行。
袁金铠确实为张作霖解决了不少问题,也让张作霖对当时国内的环境有了更加清楚地认识,比如和冯麟阁的战斗中,袁金铠就贡献了不少计策,当时张作霖的势力并不大,也正是在周边智囊团的帮助下,张作霖的势力在慢慢积攒,最终称霸一方。张作霖很善待文人,在他眼中,文人的能力要比粗鲁的士兵作用要大得多,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文人都能够吃上大米白面,而张作霖只吃粗粮,文人对于张作霖提高认识境界有很大的影响。
不过袁金铠这个人虽然很聪明,但是犯了一个大错误引起张作霖的猜忌。虽然袁金铠的智商足够高,但是情商却不高。这一天,大帅府厨师做了一条鱼,这是松花江的白鱼,味道十分鲜美,张作霖吃了之后就问厨子这条鱼是在哪里买的。厨子看着张作霖说是从袁公馆买的,张作霖心想,这倒是件新鲜事,就问厨子这鱼为什么要从袁公馆买?厨子说这种鱼的产量很少,一般人都吃不起,其次市面上根本没有卖的。
那么袁公馆为什么开始卖鱼呢?袁金铠根本不缺钱啊,张作霖想不清楚,只好继续问下人,听下人说,袁金铠收到过很多下属们送来的东西,一时间吃不掉,就卖给别人,没想到竟然把鱼卖到了大帅府了!按照常理,自己家里卖鱼张作霖也管不着,但是吃起这鱼似乎不太舒服。厨子更是火上浇油,还说之前吃的一些食材都是从袁公馆那里买的,大帅一听内心更不舒服了,自己堂堂大帅还要从部下那里买鱼吃,要是传出去,面子就挂不住了。
袁金铠确实很聪明,也很爱财,但是把自己家吃不掉的鱼转手卖掉,这样的眼界确实有点浅了,而且对买家也不打听一下,糊里糊涂卖到了大帅府。后来大街小巷,人们都说袁金铠想做官,还编成了顺口溜,传到了张作霖的耳朵了。张作霖虽然不识字,但是这样传下去,别人会怎么想?毕竟袁金铠是他的部下,思前想后,张作霖觉得袁金铠这么爱财,连家里的鱼吃不完都卖掉,不会在背地里谋划着什么吧?
越这样想,张作霖内心就越不能平静,毕竟他没有什么文化,文人们想到的一些东西他可能因为眼界不足而想不到。之前张作霖就和袁金铠说过要共图天下,袁金铠听到这句话也很激动,毕竟大帅只和他一人说过这样的话。其实张作霖并不反对手底下的人搞钱,只要是光明正大的,但是这种在背后偷偷摸摸的积攒财富就不免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可能是在密谋什么,张作霖虽然没有什么证据,这一切也都是他的猜测。
相比之下,吴俊升虽然爱财,但是张作霖并不管,吴俊升光明正大的把财富占为己有,性格和袁金铠相比要坦荡的多,张作霖之所以不放心袁金铠,是因为感觉袁金铠爱财并不是光明磊落,越是这样怀疑,张作霖就越觉得他有什么阴谋。反而吴俊升这样坦坦荡荡的,张作霖知道他的为人,所以也不会忌惮,张作霖最怕的是和自己不了的,甚至是捉摸不透的人打交道,毕竟在他的手下做事,要什么都藏着掖着的,张作霖很不舒服,也许正是因为这件事,后来张作霖内内心对袁金铠有了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