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玉堂率第10军血战长沙,三个师荣获最高军事旗帜—飞虎旗

文/王国栋

1942年1月,国民革命军第10军在军长李玉堂的指挥下,给予进攻长沙城的日军以沉重打击,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为了表彰第10军在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中的英勇表现,国民政府赞誉第10军为"泰山军",并授予第10军下属三个师最高军事荣耀旗帜——飞虎旗。第10军是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个同时获得三面飞虎旗的军级单位。

1、 抗日虎将戴罪立功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李玉堂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10军被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部署到长沙城外围金井、高桥、福临埔一线,阻击日军的进攻。第10军于9月23日赶到防御阵地,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充分防御准备,次日即遭到三个师团番号日军的猛烈攻击。经过两昼夜的激战,第10军在阵亡了一名师级军官(第10军第190师副师长赖传湘)及伤亡近2000名官兵的情况下,丢失了金井、高桥阵地。李玉堂无奈之下,将部队撤到捞刀河以南的榔梨市收容整顿,并立即部署了第二阻击阵地。以后4天,第10军在捞刀河一线与日军展开攻防激战,顶住了日军的多次疯狂进攻,终于等到友军增援,击退了日军,取得了第二次长沙保卫战的胜利。

按道理来说,第10军不顾自身伤亡挡住了优势日军的多次进攻,为保卫长沙城立下了汗马功劳,理应受到嘉奖才对。但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认为,第10军丢失了金井阵地,使战区指挥部精心制定的作战方案无法贯彻实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于是下令撤了第10军军长李玉堂的职务,将其调往战区司令部任闲职,同时调李玉堂的黄埔同学钟彬来接任第10军军长的职务。

李玉堂率第10军血战长沙,三个师荣获最高军事旗帜—飞虎旗

第9战区司令部的命令下达到第10军以后,官兵义愤填膺,闹腾了起来。其所属三个师长均表示对战区司令部的处分不服,拒绝接受这项任命。这下就尴尬了,大战在即,主力军军长被撤,继任军长又不敢上任,就这么僵持了近2个月。而此时,日军已调集了重兵,重新部署战略战术,马上就要发起第三次长沙会战了。要换做是杂牌部队,薛岳早就大刀阔斧的整顿军纪了,偏偏这个第10军是中央军王牌部队,军事主官都是蒋委员长的门生(黄埔军校毕业生),不好惹也惹不起。为了抗战大局,薛长官强压满肚子的怒火,撤回了对李玉堂的处分。但此时李玉堂火气更大,硬是不来上任,将第9战区司令部急得团团转。眼看将帅不和要误大事,蒋介石也坐不住了,于1941年12月中旬亲自给李玉堂打电话,才把这位悍将给"请"了出来,他们师生之间的通话内容是这样的:

蒋:"你是第十军军长李玉堂吗?"

李:"是的"。

蒋:"你是黄埔一期学生吗?"

李:"报告校长,是的。"

蒋:"那好了,那长沙城就交给你了。"

电话随即挂断,李玉堂随即赶赴长沙上任。

李玉堂率第10军血战长沙,三个师荣获最高军事旗帜—飞虎旗

2、 血战长沙城,泰山军稳如泰山

1942年1月1日,经过充分准备的日军先锋第3师团在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的指挥下,向长沙城疯狂扑来。负责长沙城防务的第10军在军长李玉堂的指挥下,将所属三个师全部部署到第一线阵地,并且要求三位师长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第10军三个师的指挥部署为:第3师师长周庆祥驻天心阁、第190师师长朱岳驻兴汉门、预备第10师师长方先觉驻南门。将士们摩拳擦掌,无不以舍生忘死的精神期待与日军决一死战。

同年1月3日,日军突破了长沙城外围阵地,第3师团抵达东门至南门段、第6师团抵达北门至东门,长沙保卫战进入白热化。由于武器装备方面的劣势,原本中国军队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但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使长沙保卫战的战况产生了180度的逆转。原来在一次作战行动中,第10军击毙了来犯的日军加藤支队一名少佐,从这位少佐身上搜到了日军的作战计划资料和作战命令,由此得知日军此次进攻长沙不但兵力不足,弹药也极度缺乏。

李玉堂如获至宝,立刻将这些绝密资料报送第9战区司令部。薛岳司令官审查了这些资料后,马上修改了战役部署,调遣优势兵力围剿孤军冒进的日军第11军。为了支持第9战区作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甚至将由自己直接掌控的第74军交给薛岳指挥,可见中国最高统帅部及第9战区司令部对围剿日军第11军的决心。当然了,要围剿第日军第11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守住长沙城,让日军无法获得空中支援,否则长沙城一旦陷落,日军就可以凭借长沙城几个大型机场实施空中补给支援,到时候只怕被围剿的就不是日军而是国军了。由此可见第10军守卫长沙城的巨大压力。

李玉堂率第10军血战长沙,三个师荣获最高军事旗帜—飞虎旗

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本来就是一次军事冒险,这点他心里比中国指挥官还清楚,能否及时攻下长沙城,是决定此次会战成败的关键,因此阿南惟几才会在没有炮兵支援和空军协助的情况下,单纯以陆军主力猛攻长沙城。不幸的是,阿南惟几遇到了李玉堂,他的战略意图暴露得过早,已经很难实现了。虽然日军第3师团、第6师团及第40师团部分日军几度攻到长沙城城墙下,均被第10军官兵英勇打退。战斗最激烈时,中日双方均多次组织突击队、敢死队进行白刃战,战死者不计其数。

1942年1月4日夜,进攻长沙城的日军已成强弩之末,开始大规模后撤。薛岳闻报马上组织精锐部队尾随追击,甚至连苦战多日没有修整补充的第10军,都参与了对日军的追击围剿。

1月5日上午7时,长沙城周围的日军已全部撤走。第6师团由于位置靠后,得以顺利撤走,攻得太猛的第3师团吃了大亏,在撤退途中被国军第79军和第4军截断了退路,受到包围攻击,伤亡惨重,损失兵员在3000人以上。后该部与第6师团会合,于1月7日突围逃到了捞刀河北岸。日军第40师团从金井地区撤退时,遭到国军第37军和第78军的猛烈攻击,在战死两位大队长和伤亡数千名士兵后,才脱离了战斗。

李玉堂率第10军血战长沙,三个师荣获最高军事旗帜—飞虎旗

从1942年1月8日开始,中国军队10余个军分头追击围剿撤退的日军第11军各部,一直持续到1月16日,日军撤回日罗江以北为止。

此战,中国军队以伤亡31346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56944人(阵亡33941,伤23003人)的巨大胜利。这场胜利也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同盟国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因此在国际上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国民革命军第10军也因为在此战中的英勇表现,被国民政府赞誉为稳如泰山的"泰山军"。

3、 独获三面飞虎旗,泰山军威名远扬

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结束后,国民政府为有功部队及个人颁发荣誉旗帜和荣誉勋章。第10军军长李玉堂因为指挥部队作战有功,为第三次长沙保卫战的胜利立下了头功,被授予国民政府第95号青天白日勋章,和其一同获奖的高级将领唯有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而已(第94号青天白日勋章)。第10军所辖三个师因为与日军作战时勇猛绝伦,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为整个会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国民政府分别授予最高军事团体荣耀旗帜——飞虎旗。具体获旗单位为:国民革命军第10军第3师,师长周庆祥;国民革命军第10军第190师,师长朱岳;国民革命军第10军预备第10师,师长方先觉。第10军是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唯一一个所辖三个师同时获颁飞虎旗的军级单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