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突发状况,作为每一个不同的角度,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有一个关注和处理的点,但作为公务员,要做一个全能的人,关心以上所有主体关心的问题。
一、判断应急题的2个关键点:
1、题目中会设置一个场景。
2、题目中会给出一个特定的身份(注意自己的身份,以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处理此类问题的原则:
1、心理要稳定、不惊慌;
2、以人为重、以工作为重;
3、要注意进行“有限假设”;
4、做事情要有序处理,要懂得轻重缓急。多用序号词“第一、第二…”显示逻辑性;
5、既重要又紧急的>不重要但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的>不重要不紧急的;
6、要重视媒体的力量,要正确的引导舆论,详细的了解媒体搜集到的信息,解决群众的疑惑,邀请媒体对调查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报道,更加公开化的处理问题。
7、一物多用:以工作为重。相信在我的安排之下,各个事情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8、一时多事:以工作为重。要注意排序在后的事情,最后建议加一句人之常情的结尾(比如因为加班没有送同学,最后要对同学表示遗憾之情,并表示下次有机会一定参加)。
三、应急常见题目的类型:
开会没拿报告、领导当众指出你的报告是套话
公共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群众激动地反映问题、媒体当众质疑等。
四、应急题得高分的标准:
——没时间进行表态了,可以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反应要迅速不等于语速要迅速。常用的词语: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立即、马上。
例1:校车翻车,你作为赶到现场的消防官兵,你会怎么处理?
不要说:遇到这种情况,我要觉着冷静,不犹豫,果断救人(表态)。
建议说:校车翻车,小学生的生命危在旦夕,作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消防官兵,我要立即对现场的人员展开救援,并迅速将现场的信息回馈给指挥中心(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
例2:你和领导去外地开会,下飞机会发现发言稿不见了,你怎么处理?我和领导在外出差,人在外地,会议即将召开,遇到了发言稿不见了的情况,我要立即对随身行李进行寻找。
(比如出差过程中公车抛锚,提出的措施就不能是调一辆车来)。尽可能地进行假设,措施才能具体化。
例3:你在主办一项活动,活动要开始的时候,突然发现背景墙上有一个错别字,你怎么处理?
没有说活动马上开始、没有说错别字是在正中央还是角落(花束遮挡)。
来得及的话重新制作背景墙;不用背景墙,而是采用投影方式;错字在角落,花束遮挡;更换场地;如果是同音字,可以跟主持人进行沟通,借此作为一个开场白,以错就错,让大家忽略此错误。
例4:你今天代表单位去会见一位重要客人,结果在酒店大厅等待时,有人把一杯咖啡泼在了你的身上,你怎么办?
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假设情况。
①如果我不是一个人在等待客人,而是有同事或我的朋友在一起等待的话,我会第一时间和他换一下衣服,以保证我能很好的代表单位的形象会见客人;②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我可以打电话给我的朋友或我的家人,让他们送一件衣服过来,我进行更换;③如果时间充足并且周围有方便的购物场所,我会马上购买一套衣服进行更换,保证接待客人;④如果咖啡只是把外套打湿了,并且天气不太冷的话,我可以把外套脱掉,穿衬衫会见客人;⑤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我会联系酒店的工作人员进行干洗;如果湿的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进行擦拭,尽快擦干;⑥如果车上有备用的,我可以去换一件;时间来得及的话,我可以回住处换一件衣服。
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事件的合理解决。
例5:一所小学发生了食物中毒事件,200名小学生已经入院治疗,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假设你的身份分别是学生家长、记者、周围居民、警察、医生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1、学生家长:孩子怎么样了、在哪个医院、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医院有地方住吗、能治好吗、怎么治?
2、周围居民:这个学校这么多学生食物中毒严重吗、会不会扩散、是不是有人故意投毒、会影响到我们吗、政府是怎么处理的、如果是投毒罪犯抓到了吗
3、警察:究竟现在有多少人中毒、有没有送到医院、为什么会出现中毒事件、负责人(校长)在哪里?
4、医生:有多少孩子、床位够不够、究竟是什么中毒、严重不严重、采取什么措施救治、相应的药品有没有、人手够不够?
5、记者:问围观群众、问警察、问医生、问学生、问老师、问家长,以了解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