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的成长离不开蒋介石的一手扶持,可面对昔日爱将的背叛,老蒋也没有手软。在1950年试图通过儿子蒋经国引诱出张治中,确定好张治中位置后,马上就有轰炸机对张治中的居住地进行轰炸,若非是有人深夜提醒,张治中怕是难逃一死。

张治中是老蒋的爱将,当年两党的谈判,张治中就是中间人。身居国民党高位,却记挂着天下安危,可老蒋却一心想要将天下民生玩弄在手,张治中的性格注定有一天会与老蒋分道扬镳。
张治中归于我党之后,利用自己昔日在部队的名声,不断与国民党的重要人物会面,借此将走上弯路的人拉回。而这一做法,显然已经触犯到了老蒋的底线,但是张治中也没有想到,老蒋最后会对自己痛下杀手。
从对立向支持的转变
张治中的身份比较复杂,他是老蒋的爱将,深受老蒋的信任,几次都被派来与我党谈判。可以说,张治中是我党的对立者,可也是我党的支持者。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后,老蒋并没有打消对我党的顾虑,伺机而动是分分钟的事情,而皖南事变就是最好的证明。可张治中是一位和平将军,对于老蒋这种言而无信的做法自然是不满。
曾经上万言书,希望老蒋能够认清楚现如今的局势,及时悬崖勒马。只是老蒋没有听进去,反而是到了1942年,老蒋迫于时局才不得不假心假意谈判。
张治中自认为双方的谈判,老蒋这边已经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可老蒋明显是虚晃一招,即使拿着满怀诚意的谈判书,也没有下一步有诚意的行动。老蒋此举无非是通过拖延时间欺骗天下,可老蒋没有想到民众呼吁和平的声音会如此强烈,在1945年再次被迫谈判。
只不过双十协定,最后还是虚晃一招,毛泽东满怀诚意来到重庆,却换来老蒋的言而无信。张治中自知自己的理念与老蒋不和,一气之下辞职不干。老蒋背弃了天下,自然也不会取得有任何可乘之机,在面对节节败退的战争局势,老蒋又开始了谈判,而这一次任命的人选还是张治中。
张治中心怀苍生,即使与老蒋的政治理念不和,可为了天下民生,依然接下了这份任务。可是老蒋面对谈判依然没有任何的诚意,这次也同样如此。张治中拿到老蒋面前的《国内和平协定》遭到了老蒋的破口大骂,甚至张治中也成为老蒋口中的无能之人。
这已经不是政治理念不和,而是性命攸关。老蒋身边,张治中已经回不去了。面对张治中的为难,周恩来已经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将张治中的家人接到了北平,避免张治中处于被动的局势。
老蒋对昔日爱将痛下杀手
张治中的背叛,显然是出乎老蒋意料之外的。老蒋心胸狭隘,即使自己的阵营容不下张治中,也不会容忍张治中到我党的阵营。何况张治中在建国之后,利用自己在国民党中强大的影响力,不断说服国民党人士归入我党,这于老蒋来说就是要将其孤立。显然,张治中的所作所为已经不能再让老蒋容忍。
1950年,老蒋再次提出和平谈判,或许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这次老蒋派出的人是自己的儿子蒋经国,而我方张治中无疑是最好的牵头人。可老蒋狡诈,这一次派来儿子蒋经国和谈,诚意究竟有多少还值得细思。
为了掩人耳目,张治中以思念女儿为由,前往广州。在党中央的安排之下,张治中与家人住在广州番禺一座小岛的两层楼房里,接下来就是与老蒋派来的人接头,共商大计。
可张治中雀跃的心思并没有维持多久,张治中认为老蒋这次能派出重量级人物,虽说可能不是带了十分的诚意,可至少是有七八分的诚意的。所以若是祖国此次实现了大一统,那便是利民千秋万代。
可张治中还是没有把老蒋想到最坏,就当张治中终于整理完会面的资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此时是凌晨两点。能在深夜来电话,其实张治中在接起电话时,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猜测。和张纪中心中预料的一样,确实是不好的事情。电话是叶剑英打过来的,要求张治中马上撤离。
显然,现实与张治中想象的差别很大。张纪中低估了老蒋的狠辣,就在张纪中带着家人撤出小岛后,老蒋派来的轰炸机便将两层小楼房夷为平地。若非是叶剑英提前知晓了消息,张纪中怕是难逃一死。
即便是背叛了老蒋,张治中仍然对老蒋保留一分诚意,可老蒋屡次的言而无信,已经彻底寒了张纪中的心。何况这一次老蒋连两人多年的情谊都没有顾及,居然利用张治中全身心投入的事业为诱饵,想要将其除之而后快。
老蒋提前知晓了张治中的住处,若非是叶剑英又早一步知晓了特务的动向,张治中是生死难料。若说以前张治中还对老蒋保留一分希望,可看到自己居住的两层小楼房被轰炸,露出惊愕又不可置信的表情后,张治中已经彻底对老蒋断绝了念想。
张治中是在1969年去世,可即便在弥留之际,张治中也依然牵挂台湾回归问题,颇有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念念不忘。张治中多年来一直在台湾和大陆之间活动,并且多次向台湾喊话,希望利用思乡情绪勾起台湾人民回归祖国的念头!
张治中此人看得清楚中国局势,懂得老蒋并非良人,能够及时选择正确的阵营,甚至还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劝说更多的人回归祖国,张治中对我党的影响实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