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君子闻之,不多其子而多其母”,封建礼教下的宋朝妇女慈善活动

慈善活动自古有之,但凡施惠于弱者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慈善活动。不过在历朝历代的慈善活动中,宋代妇女群体的慈善活动尤为特别。盖因两宋乃封建礼教发源之时,较之前唐。闺中妇女连出门赏玩尚且无法成行,却能勇于行善,实可一书。

“君子闻之,不多其子而多其母”,封建礼教下的宋朝妇女慈善活动

一、慈善活动是宋代妇女在封建礼教束缚下一个很好的彰显自我的平台,通过参与慈善活动宋代妇女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声望。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在中国古代五千年的历史记载中,农民起义发生次数最多的王朝正是号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赵宋王朝。据现代学者统计,

宋朝的农民起义高达433次,冠绝中国古代历朝历代。

大量的农民起义自然造就了大量的流民和灾民。流民和灾民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被当权者视为洪水猛兽,因为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掀起一场战争,变身王朝的终结者。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流民和灾民态度都不怎么友好。

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流民和灾民只是一些失去了家乡和亲人的可怜人,如果安抚得当,他们也会迸发出无穷的生产力和热情。而慈善活动就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宋朝是一个封建礼教极其严苛的朝代。终两宋之世,妇女远远没有前代的自由。遑论如盛唐一般“朝踏南郊,暮游灯市”,即便是普通的待人接物都要规行矩步,不敢逾雷池一步。

“君子闻之,不多其子而多其母”,封建礼教下的宋朝妇女慈善活动

不过,虽然宋代的妇女一直都生活在礼教的樊笼中,但对于自由的向往和期盼却一直都烙印在她们的灵魂之中。所以,宋代的妇女往往会抓住一切能够接触外界的机会。而在所有能够接触外界的行为之中,慈善活动无疑是最堂皇正大的一个。

毕竟兴教义、活饥民,无论在哪一个朝代都是绝对的善行,即便是儒家礼教也无法指摘。另外,广行慈善不仅给予了一直被禁锢的宋代妇女们一个接触外界的机会,也对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声望的提高有极大的裨益。

恰好,宋朝社会流民灾民数量居高不下的境况也给了当权者很大的压力,以致于任何能够缓解这种压力的行为他们都会大力支持。所以,在宋朝,妇女行善虽然会被一些俗生老儒所指摘,但却会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推崇。

南宋理学家姚勉就曾在其著作《雪坡集》中记录一位因广行慈善而贤名远播的潭氏妇,称其

“必劝其夫下价发廪以济饥,虑细民少钱,不能多糴,则米其谷,随所糴多寡应之,或不能糴,则给之以食,仰糴者日千百,全活者甚众”

与谭氏妇相同的还有卧病在床,仍担心米价虚涨,侵利百姓的徐氏母。南宋名臣袁甫在为徐氏母撰写的墓志中就详细记录了她在灾荒发生时为压低米价所做的努力,称其:

“君子闻之,不多其子而多其母”,封建礼教下的宋朝妇女慈善活动

“劝分平糴,邻境翔踴,邑几半直”

从谭氏妇和徐氏母被当世名人姚勉和袁甫推崇传唱的事例就可以看出,在宋代,妇女进行慈善活动在社会上的接受度和认同度都非常高。对于长期处于附庸地位的宋朝妇女而言,进行慈善活动是极少数能获得名声和地位的社会活动。

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宋朝妇女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普遍较高。而且,随着宋代妇女广泛参与社会慈善活动,整个宋代的社会慈善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二、宋代妇女进行慈善活动的方式一般都是劝说丈夫和儿子行善,信仰宗教的妇女还可以通过宗教活动进行慈善活动

不过,虽说宋代妇女进行慈善活动的热情十分高涨,她们进行慈善活动的方式却往往比较委婉。

陆游祖父,文学家陆佃曾在其《陶山集》中记载过这么一段往事:

“君子闻之,不多其子而多其母”,封建礼教下的宋朝妇女慈善活动

“北宋熙宁岁,单于勾吴,大饥,蒋氏夫人令子为食于路,与里之饥者,又壝其地以掩暴骨骼数千百人,君子闻之,不多其子而多其母也。

这里的“蒋氏夫人”很明显在进行一项慈善活动,而且不管是从陆佃先生的明文描写还是世人的风评来看,这项慈善活动的主导者都是“蒋氏夫人”,但她的行为方式却是“令子”。

这个事例其实就已经体现了当时妇女地位的底下,在当时那种封建礼教昌盛的社会背景之下,妇女在外“抛头露面”难免惹人非议,即便是赈济灾民这种善事也无法亲力亲为。所以“令子”“求夫”这种委婉的方式成为了推行慈善活动的主流。

不过,一般妇女需要顾及亲自行善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得不求助于丈夫和儿子,但一些宗教的信徒在这方面却有更多的选择。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在我国就发展的十分良好,甚至一度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虽然之后陆续经历了“三武一宗”四次灭佛事件,但每次灭佛过后,佛教总能死灰复燃,而且还发展的比以前更好。

“君子闻之,不多其子而多其母”,封建礼教下的宋朝妇女慈善活动

到了宋朝时,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已经稳稳占据了正统大教的名义。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一反后周世宗柴荣的“灭佛”政策,开始对佛教进行保护。不仅停止了拆除佛寺的行为,还派人去印度求法,以彰显自己对佛教的尊崇。

宋太祖之后,太宗赵光义同意对佛教很感兴趣。不仅亲自写了《新译三藏圣教序》来彰显自己的佛学造诣,还设立传法院,大量翻译传播佛教经典。此外,宋太祖还赏赐僧人们大量的田园、山林,免除僧人和佛寺的赋税和徭役。所以,在宋朝,佛教几乎发展到了巅峰。

借助佛教的盛行,宋朝妇女可以通过参与佛教的特定节日或者特定活动来进行慈善活动。这样虽然也不是亲自进行慈善活动,但相比于只能“求夫”“令子”的普通女性也算是多出了一种方式。

三、宋代妇女慈善活动不仅仅只是赈济灾民,对于无钱婚丧嫁娶的底层平民,宋代妇女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宋代妇女所进行的慈善活动有很多,虽然其中赈济灾民的影响力最大,但“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真正热衷于慈善的妇女而言,她们不会在意慈善活动的形式,只要是能帮到他人的,她们都愿意参与。

众所周知,由于宋代放任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宋朝商业市场化程度特别高。而在这种高度市场化的商业环境中,许多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都会不同程度地被投机商人炒作。所以从宋代中期开始,婚丧嫁娶的成本开始逐渐提高,最后完全沦为了豪门炫富的手段。

“君子闻之,不多其子而多其母”,封建礼教下的宋朝妇女慈善活动

但是豪门大户有能力在这些程序上大做文章却不意味着底层平民也能如此,无法负担婚丧嫁娶成本的底层百姓们只能选择一再推后婚丧嫁娶的日期。比如适龄男女如果无法承担婚嫁的费用,只能选择不婚不嫁,最终沦为鳏夫或老姑婆,余生凄惨。

正是因为这么多的悲剧上演,从宋朝中期开始,周济无钱婚丧嫁娶的底层百姓就成了宋代妇女公认的慈善活动。

对比存世的史料,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当属宋朝大臣范高平的妻子王夫人。根据宋史记载:

“高平公既贵,有禄赐,夫人更推财以赒内外,凡男女之孤无所归,赞高平公为之婚姻者数十人,洛阳衣冠家有女子,因其家破,为人所略卖,夫人闻之,急推金帛以赎之,为具衣衾资装以嫁之。”

根据这段史料的记载,王夫人不仅为穷困百姓置办婚嫁所需资财,还赎买被人卖掉的苦命女子,并资助其婚嫁,让她们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虽然这些举动耗费了不少钱财,但王夫人在资助他人婚嫁方面的不懈努力也为她赢得了“贤妇人”的雅号。

除了资助婚丧嫁娶以外,宋朝妇女的慈善活动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在天寒之际为贫民添置衣物柴炭,天暑时为贫民发放凉茶、搭建凉棚等。这些多种多样的慈善活动虽然形式不一,消耗资财不等,但却彰显了行善妇女的仁爱之心,为世人所歌颂。

宋朝是我国封建礼教兴起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的宋朝社会各界不断地涌现出了大量针对女性的言论和学说。从程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虽然这些主张在当时并未如后世一般大行其道,但社会影响已经产生,对妇女也产生了禁锢效果。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下,宋朝的妇女却一颗博爱而勇敢的心不断推动着慈善活动的发展和壮大。

而随着这些形形色色的慈善活动的普及,整个宋朝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恶劣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可以说,宋代妇女的慈善活动是一个真正改善了民生的社会活动。

参考文献:《宋史》

《宋会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