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1089期)
战争,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
战争,让人类丧失理性,但也建立伟大的友谊。
比如,今天所谈的这个苏联美女,她在如花之龄为援助中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题记。
一战中期,也就是1916年,在前苏联莫斯科一个普通的职员之家,降生了一个女婴。
她叫季娜·彼得罗娃。
当时,没人知道,这个女婴会在多年以后,会与中国产生重要的联系。
在人生的初期,季娜·彼得罗娃就像所有的小女孩那样,在父亲的关爱之下,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然后等到学龄,就开始上学读书,小学、中学、大学。
季娜·彼得罗娃在中学时,学习成绩就非常优异,她考取了莫斯科外语学院。大学时期的季娜·彼得罗娃,不仅专业功课非常好,而且性格开朗,热爱各种课外活动,是师生眼中的才女加美女,当然也不乏追求者。

就在季娜·彼得罗娃大学毕业前后,在中国爆发了“卢沟桥事变”。
1937年,这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1937年,这年对于季娜·彼得罗娃来说,也是人生转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之后,世界诸国都对此事件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苏联、英、美等国。纷纷对当时之中国给予一定的军事援助,主要是航空方面,包括战斗机、运输机、先进的飞行理论。但是各国为了便于援助计划的推进,在选拔援助中国的航空人员时,非常注重语言能力,尤其是会更倾向于能够说多国语言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季娜·彼得罗娃报名后,因其精通英、法等语言,被选中。
接着,季娜·彼得罗娃被安排进了无线电技术特训班,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突击特训。之后,季娜·彼得罗娃被送往中国成都双流野战机场,真正开始了对中援助之路。
在双流野战机场,季娜·彼得罗娃的主要工作是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坐镇机场指挥部,用流利的语言向各国飞行员进行无线电沟通和联络,以确保信息的畅通,和指挥的有效开展。
但是随着世界战事的进一步演变,成都的苏联志愿飞行队,又增加了任务。他们不再是简单地对日进行空中作战,而且还要负责收集中国大地上的日军情报。
苏联指挥部,为了推进第二项工作的开展,季娜·彼得罗娃被雷恰戈夫上校选为最合适潜入日占领区的情报人员。
但是我们都知道,间谍是一项非常高难的工作,要求之人才越全能越好。季娜·彼得罗娃虽然精通多国语言,也聪明能干,但是搜集情报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毕竟不行。因此,苏联方面为此,专门派遣了一个“医疗小组”,以对成都飞行员检查身体为名,特别对季娜·彼得罗娃进行了2月情报搜集方面的集训。
2月之后,季娜·彼得罗娃在离开成都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新身份:
祖籍——新加坡;
家庭——英裔之家;
父亲——一家制造茶叶、咖啡所使用的木桶的小工厂老板;
新名字——艾伦·蓓薇;
季娜·彼得罗娃获得这个新身份之后,被派遣第一个地方为上海。
此时的上海,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当年的11月,已经沦陷,街上到处都是日本宪兵。
来自新加坡的季娜·彼得罗娃提着行李,在上海码头上,冷风吹拂着,等着被接应。
当时对接季娜·彼得罗娃的是人员是中国陆军参谋部上海情报站的情报人员。中方情报人员把季娜·彼得罗娃接到后,送往事先约好之地点——南京路国际饭店。
季娜·彼得罗娃将在上海,这座具有传奇性的大都市开启自己的间谍生涯。但这位苏联美女的间谍生涯,却并不顺利,甚至是波折迭起、险象环生。
当然,一开始还算顺利,季娜·彼得罗娃借用住最豪华的国际饭店之法以显示自己阔小姐的身份,同时借此掩饰身份的同时,她又私下为自己悄悄找到了另外的住所,一处五国公租界的富商房子。
有了住处还不够,她还需要给自己的身份继续镀金,以增加真实度,以便于经得起审查。当时季娜·彼得罗娃来上海的目的,组织上给出的理由是到上海继续医学方面的深造,因此季娜·彼得罗娃到一所教会办的医学院报名注册,有了学籍之后,前期工作基本搞定。
她要开始工作了!
她的具体工作,由一个叫“林克”的苏联情报人员负责传达。
于是,季娜·彼得罗娃白天按照教会医学院的安排,到学校上课,当然这也不过是一个幌子,季娜·彼得罗娃上学除了是掩盖间谍身份之外,还要借机熟悉周围的环境。但是到了深夜,才真正是季娜·彼得罗娃开始工作的时间,她打开电台,与上司联系。这是她与苏联的联系,当然也关系到中国的利益。
在1942年年底之前,一切都进行比较顺利,季娜·彼得罗娃的谍报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二战的战事升级和变化,日本政府昏头昏脑地干了一件蠢事:偷袭了美国海军驻扎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此举不亚于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
日本向英美等过宣战,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最先受到冲击的是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大都市上海。日军宪兵进驻租界,发出命令不允许租界内之人使用无线电台,一旦违反,将受到日本宪兵的军事法庭之制裁。
如此以来,对于季娜·彼得罗娃来说,无疑是最危险的了。为此,季娜·彼得罗娃不得不减少夜间工作,除非特别紧急的情况。另外,她的上级也赶紧给她制造应对措施。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日本宪兵方面的谍报专家已经发现了季娜·彼得罗娃的发报情况。
1943年,10月。二战继续升级。本月13日,意大利对德国宣战。
但对于季娜·彼得罗娃来说,却是厄运的开始。
在一个风高月黑之夜,她正在发报的时候,门,被敲响了。
敲门声很粗暴,代表着来者不善。
季娜·彼得罗娃急忙毁掉密码纸,收起电台,藏了起来,迅速穿上睡衣,装着睡觉的样子,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日本宪兵,他们不由分说,进入房间,开始搜查。
不久,季娜·彼得罗娃的电台及别的设备被搜出。
事实摆在面前,没什么可说的了,季娜·彼得罗娃,被宪兵带走了。
当夜,日本宪兵就紧急对季娜·彼得罗娃开始了审讯。
但审讯开始后,日军从季娜·彼得罗娃嘴里什么也没问出来。然日宪兵岂能放弃,他们把季娜·彼得罗娃带入一件秘密审讯室之后,开始对这个年轻的苏联女子使用残忍的刑罚,使其身体饱受摧残,但季娜·彼得罗娃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依然什么也没有说。
她始终不承认自己是间谍,只承认自己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
日宪兵为了达到目的,采取更惨无人道的手段折磨季娜·彼得罗娃,结果使季娜·彼得罗娃一次又一次昏死过去,日宪兵就用冰冷的水,一次又一次把她浇醒来。
审讯到深夜后,就把季娜·彼得罗娃丢进一个大牢房,该牢房中被关押的几乎全是中国人。中国人对这个苏联女子表示了最大的友好和帮助,他们给她腾出更好的位置让她休息,给她衣服让她遮蔽身体,还给她喂食物。
在如此艰难的险境中,在中国人的友好帮助下,季娜·彼得罗娃艰难地和日本宪兵对抗着。
最终,为援助中国,而来到中国的这个苏联美女间谍被日军抓捕后,被日本宪兵采用令人发指的审讯手段,使其身体受尽摧残,但她依然咬紧牙关,不肯暴露自己的身份,也没有暴露自己来中国的目的。日本无奈之下,他们把季娜·彼得罗娃送上了在上海地区自家设立的日本军事法庭,审理了一起“艾伦·蓓薇间谍案”。结果,季娜·彼得罗娃被判6年有期徒刑。
但不幸是有限度的,公义虽迟到,但依然会来到。
日本为自己的暴行,最终付出了代价。
1945年,日本战败,无头件投降。
上海被中国军队接管之后,季娜·彼得罗娃得救。
出狱后不久,在苏联大使馆的帮助下,季娜·彼得罗娃回到祖国。
但她在为难时刻援助中国的这份友谊,却永远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里。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