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游文化丨读书丨马卫:川江上的民族英魂——读李浩白长篇小说《盐战》

上游文化丨读书丨马卫:川江上的民族英魂——读李浩白长篇小说《盐战》

川江上的民族英魂

——读李浩白长篇小说《盐战》

马卫

好小说,首先要有好故事。

《盐战》就有好故事。好故事表现在:一是多头并进,互相钳制,生死攸关,悬念丛生。多头:一是共产党——有三条副线,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代表、川东地下党、黎天胜;二是国民党,分为中统、军统,其中中统又分为四川派和中组部派;三是以忠县牟宝权县长为代表的武德励进会;四是忠县的民间组织天虎帮;五是以赵信全为首的日军谍报人员;六是地方乡绅。各方都围绕着盐,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文武双战,精彩纷呈。

虽然线索多头,但交待清晰,逻辑严密。更精彩的是,中统中有军统人员,军统中有中统卧底,两线相交,怀疑、设套、大展手脚,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共产党中出现了叛徒,危险在即,船上锄奸那段很精彩。共产党的川东地下组织,写得极为真实,写出了共产党人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也写出了某些基层组织求胜心切,斗争经验不丰富,造成人员牺牲的不幸。

整部小说,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好小说,得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

《盐战》中,作者成功塑造了沉着机智的共产党员黎天成。他在国民党中枢的中组部党员训练处做秘书,受派遣到盐都忠县当国民党县党部秘书,后任书记长。他的秘密使命,却是给八路军弄盐,保证前线将士的食用和医用,责任十分重大。因此,自他上任始,无时无处不在围堵交锋之中。凭着他的智慧,先是斗垮了牟宝权为首的武德励进会;然后斗赢了以赵信全为首的日谍团伙,毁灭了他们占有和炸毁忠县盐场的阴谋;还斗胜了以韦定坤为首的军统特务。掩护了川东地下党,暗杀了叛徒,保护了我党在盐场的重大利益。黎天成是民族英雄,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崇高的地位。因此,面对生死,面对情感纠缠,面对金钱,他都能泰然处之,才能联络同志,利用盟友,完胜对手。

上游文化丨读书丨马卫:川江上的民族英魂——读李浩白长篇小说《盐战》

《盐战》 李浩白/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盐战》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我认为是着墨不多的国民党中组部大佬冯承泰。他的老谋深算,他的处世精明,他的巧于伪装,无不恰到好处,暴露出了国民党党棍的丑陋嘴脸。国民党的失败,根本原因是失去民心。失去民心的原因,是国民党的贪腐,而冯承泰就是贪腐的典型。冯承泰的圆滑和强势,实际上是处处谋私,但面子上却又冠冕堂皇,将肮脏包藏得十分巧妙。

《盐战》对江湖儿女的塑造也极为成功。川江,在民国时期,帮派林立,其成员形形色色,极为复杂。天虎帮三位头目,分别跟随了军统、日谍、共产党,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后各有结局。既是他们本性的选择,更有对时代的认识。没有国家,什么江湖都不成立,但是,二帮主郑天顺这样的江湖游客、寄生帮派,心中永远想谋取私利,所以投靠了日谍,结果是被当做帮凶而丧命,玩火自焚是必然结局。大帮主任东虎依附军统,为虎作伥,虽然最后醒悟,但为时已晚,结果也是被冤杀。其悲剧命运,自是无法逃脱。三帮主任东燕,明晰大局,选择了亲近共产党,最后成为共产党员,英勇牺牲,其形象光照人间。

好小说,要有地域特色。

忠县是长江边的水码头,因为产盐,成为抗战时期中日两国的焦点之一。《盐战》写出了忠县的地域风情,写出了忠县的人情世故,写出了忠县的水陆生活。特别是祭祖神庙那段,描写生动,文笔精彩。还有对袍哥的描写,也为之增色。袍哥,是民国时期四川极为普遍的帮派组织。在国民党时代,是本地的二政府,有些地方甚至比国民党的基层政府还管用。虽然袍哥分为清水——不涉黑黄赌抢骗,浑水——地道的黑社会,但由于生存的需要,袍哥事实上已成为当时的社会毒瘤。《盐战》对袍哥动作和暗语的描述,准确精当,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盐战》题材独特,故事生动,语言流畅,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小说。

版面欣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