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又读了一本,让我特别有感触的绘本。

故事情节
小老鼠在散步的时候,遇到了危险,遇到狐狸、猫头鹰、小蛇都想要吃它。而它编造出来了一个人物,咕噜牛,描述着它的样子,还说就在这里见面。
没成想,最后,真的遇见了咕噜牛,和它描述的一模一样。小老鼠很害怕,但是,它很机智,告诉它大家都很害怕它,其实大家是见到了背后的咕噜牛,最后说,老鼠爱吃咕噜牛肉,把咕噜牛就给吓跑了。
后来,咕噜牛有了一个姑娘。当咕噜牛给自己的闺女讲述那个可怕的老鼠的时候,她没有相信,表现出了怀疑的态度,趁着爸爸睡觉的时候,自己偷偷溜出去,去寻找那只老鼠。
故事启发
最害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在错误里,以为自己知道,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其实是错误的。
自己在错误的方向里,一直沉浸在错误里,要不断的学习,去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想解决办法。
一只那么大的咕噜牛,竟然会害怕一只老鼠。它自己却从来都没有回想过细节,从来没有复盘过。如若复盘过一次,就会发现问题,如若思考,就会发现问题,
那些属于自己错误的感知能力传递下去也是很恐怖的事情。
要思考,给后代传承的是什么,不应该是恐惧,而是应对困难的能力,应该是勇气,应该是不断试错的勇气,应该是善于思考的头脑。
孩子比我们勇敢
作为父母,就在想。孩子拥有比我们多的好奇心,拥有比我们想要去验证的勇气。
很多时候,当别人说不能怎么样怎么样时,就不会像小时候,不听祖母的话,你不让我干什么,我就非要干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选择相信,选择不去尝试,选择不去验证,只是一味的接受。
接受旁人的建议,然后不做任何的思考,其实内心深处还有一个疑问。而这个疑问,或许只能在未来有孩子的时候,孩子带着你去寻求到那个小时候,不曾解决的答案。
临危不惧
从小老鼠的身上,我也体会到了很多,面临那些要吃自己的动物,却能临危不惧,如此淡定。
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恐惧有什么用,危险出现了,沉浸在害怕中有用吗?
更应该迅速跳出来,去别的地方寻找钥匙,去想解决方法,不然,下一秒,就成为了他人的腹中之物。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一直留在牌桌上才是最重要的。
讲故事
小老鼠,这个角色是真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学习的,除了勇敢,除了临危不惧,还有一个特别强大、厉害的技能,那就是讲故事。
如何把故事讲的特别的好?如何把故事讲的生动、形象?如何传递给他人?
要学会讲故事很重要,故事总是能够打动人心的。
怎么样,具备讲一个好故事的能力呢?
语言表达能力特别的重要,那份自信特别的重要,那份会讲述故事,讲述生动故事的重要,那种描述具体细节的能力特别的重要。
多多观察,多多积累。
传承
在孩子的教育中,传承的不应该是金钱,而是那些具有穿透力的东西,真正有益的东西。
勇气,面对新事物,敢于去尝试的勇气,应该算是其中的一种吧。
不要把自己错误的认知,传递给她。当孩子想要去尝试的时候,在安全的时候,让她大胆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