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讀了一本,讓我特别有感觸的繪本。

故事情節
小老鼠在散步的時候,遇到了危險,遇到狐狸、貓頭鷹、小蛇都想要吃它。而它編造出來了一個人物,咕噜牛,描述着它的樣子,還說就在這裡見面。
沒成想,最後,真的遇見了咕噜牛,和它描述的一模一樣。小老鼠很害怕,但是,它很機智,告訴它大家都很害怕它,其實大家是見到了背後的咕噜牛,最後說,老鼠愛吃咕噜牛肉,把咕噜牛就給吓跑了。
後來,咕噜牛有了一個姑娘。當咕噜牛給自己的閨女講述那個可怕的老鼠的時候,她沒有相信,表現出了懷疑的态度,趁着爸爸睡覺的時候,自己偷偷溜出去,去尋找那隻老鼠。
故事啟發
最害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在錯誤裡,以為自己知道,以為自己是正确的,其實是錯誤的。
自己在錯誤的方向裡,一直沉浸在錯誤裡,要不斷的學習,去鍛煉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想解決辦法。
一隻那麼大的咕噜牛,竟然會害怕一隻老鼠。它自己卻從來都沒有回想過細節,從來沒有複盤過。如若複盤過一次,就會發現問題,如若思考,就會發現問題,
那些屬于自己錯誤的感覺能力傳遞下去也是很恐怖的事情。
要思考,給後代傳承的是什麼,不應該是恐懼,而是應對困難的能力,應該是勇氣,應該是不斷試錯的勇氣,應該是善于思考的頭腦。
孩子比我們勇敢
作為父母,就在想。孩子擁有比我們多的好奇心,擁有比我們想要去驗證的勇氣。
很多時候,當别人說不能怎麼樣怎麼樣時,就不會像小時候,不聽祖母的話,你不讓我幹什麼,我就非要幹什麼。随着年齡的增長,選擇相信,選擇不去嘗試,選擇不去驗證,隻是一味的接受。
接受旁人的建議,然後不做任何的思考,其實内心深處還有一個疑問。而這個疑問,或許隻能在未來有孩子的時候,孩子帶着你去尋求到那個小時候,不曾解決的答案。
臨危不懼
從小老鼠的身上,我也體會到了很多,面臨那些要吃自己的動物,卻能臨危不懼,如此淡定。
對于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恐懼有什麼用,危險出現了,沉浸在害怕中有用嗎?
更應該迅速跳出來,去别的地方尋找鑰匙,去想解決方法,不然,下一秒,就成為了他人的腹中之物。生存下來才是最重要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一直留在牌桌上才是最重要的。
講故事
小老鼠,這個角色是真的需要學習的,需要學習的,除了勇敢,除了臨危不懼,還有一個特别強大、厲害的技能,那就是講故事。
如何把故事講的特别的好?如何把故事講的生動、形象?如何傳遞給他人?
要學會講故事很重要,故事總是能夠打動人心的。
怎麼樣,具備講一個好故事的能力呢?
語言表達能力特别的重要,那份自信特别的重要,那份會講述故事,講述生動故事的重要,那種描述具體細節的能力特别的重要。
多多觀察,多多積累。
傳承
在孩子的教育中,傳承的不應該是金錢,而是那些具有穿透力的東西,真正有益的東西。
勇氣,面對新事物,敢于去嘗試的勇氣,應該算是其中的一種吧。
不要把自己錯誤的認知,傳遞給她。當孩子想要去嘗試的時候,在安全的時候,讓她大膽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