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文帝霸陵现世,他为汉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2021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西汉十二帝之中,汉文帝刘恒其实并不引人关注,人们了解更多的还是建立汉朝的汉高祖刘邦和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刘彻。对于汉文帝的印象基本就是文景之治的“文”,在汉景帝时期还有一个七王之乱,汉文帝时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这也使得这位皇帝容易遭到忽略。

汉文帝霸陵现世,他为汉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如果不算前后少帝,汉文帝是西汉的第三位皇帝,刘邦第四子,其生母为薄姬,汉文帝非嫡非长,皇位按理来说是轮不到他的。但是汉惠帝刘盈早逝,也没有和皇后留下嫡子,六个庶子其中两个分别为前后少帝,前少帝生母被吕雉所害,扬言:“吾未壮,壮即有变。”不久之后,吕雉废前少帝,并将他杀害,又立后少帝。后少帝期间,吕雉逝世,吕氏外戚势力被粉碎,朝臣以后少帝并非汉惠帝亲子为理由,诛杀了后少帝及其兄弟,自此汉惠帝一系绝嗣。

诸吕之乱被平定,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忠于刘邦的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评估了诸王和外戚势力后,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有人觉得是汉文帝运气好,皇位从天而降,砸到了他的头上,汉文帝于公元前180年继位,当时汉朝建立不过22年,留给汉文帝的并不是一个大好江山,他只需要享受就可以了,反而当时的汉朝问题不断,可以说就是一个烂摊子。

汉文帝霸陵现世,他为汉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汉文帝

一、开国功臣遍布朝野

虽然汉文帝是刘邦第四子,继承皇位有法理的基础,但是拥立他为皇帝的那些大臣也是功不可没,更何况其中很多人还是大汉的开国功臣。汉文帝继位之初,对于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赏赐、封官晋爵,同时,对于跟随父亲刘邦开国的功臣们分别赏赐、分封,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帝位。之后汉文帝以手段使拥立他的周勃辞去右丞相的职位,又让周勃作为表率,下诏命列候回自己的封国去,削弱他们在京城的影响力。如此一边拉拢一边打压,朝臣便对这位新帝有了敬畏之心。

二、诸侯王势力坐大

由于汉初大力推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对诸侯王势力的恶性发展起了催化作用。诸侯坐大,开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汉文帝的即位,使得刘氏宗室内部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文帝前元三年,济北王刘兴居因不满其长兄,刘邦长孙刘襄没有继承皇位,发动叛乱,刘兴居最后被俘自杀。文帝前元六年,淮南王刘长意图谋反,但是尚未行动就被发觉,刘长被诏入京,废王位,在发配途中绝食而死。

虽然两起叛乱都被平息,但是诸侯王与中央朝廷的对抗并没有结束,汉文帝只是在尽力不让双方爆发大规模的冲突,直到后来的贾谊的《治安策》、景帝时期平定七王之乱,再到武帝时的推恩令,诸侯王的隐患才算被解决。

汉文帝霸陵现世,他为汉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汉初诸侯国

三、匈奴虎视眈眈

文帝前元三年,匈奴右贤王背弃和亲之约,率数万大军侵占河南地,并进袭上郡,杀略汉民,威胁长安。文帝前元十四年,老上单于亲率14万大军大举入侵,最近处距长安仅200里,直接威胁西汉王朝的统治中心。汉文帝集结十万骑兵拱卫长安,又发上郡、北地、陇西等处兵马车骑迎击匈奴,苦战月余,老上单于方退出塞外,之后遣使者复与匈奴修好和亲。

总的来说汉文帝时期的汉朝对于匈奴一边坚决抵抗,一边稳定关系,虽然没有全胜压制之势,但也是汉匈战争成为均势,为汉武帝北击匈奴打下基础。

四、南越分庭抗礼

汉高祖时,赵佗接受“南越王“封号,从此“称臣奉汉约”,成为西汉王朝下的一个属国—南越国。吕后统治时期,对南越实行经济封锁政策,赵佗即以兵戎相见,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汉文帝继位以后,采取安抚政策,撤掉进攻南越的军官,拜赵佗的兄弟做官,在文帝诚意的感召下,赵佗谢罪称臣,南越重归汉朝,稳定了汉朝的南部边疆,也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南方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汉文帝霸陵现世,他为汉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汉初局势图

五、民生凋敝

在经历秦朝的徭役重赋以及楚汉争霸的战争之后,汉初的社会民生凋敝,十室九空,为了恢复社会生产,汉初的皇帝基本采用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汉文帝时期,为了吸引农民归农力本,汉文帝以减轻田租税率的办法,用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是在这一时期,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

汉文帝还规定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这样的减免,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文帝后六年,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弛禁的结果,“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汉文帝霸陵现世,他为汉朝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汉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汉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

汉文帝最大的优点就是克制,对朝臣权利的打压要克制,对诸侯王的限制要克制,对匈奴和南越的战争要克制,对自己的物质享受要克制,甚至对自己的陵墓修建也要克制。汉文帝的霸陵直到现在才确认其位置,就是因为汉文帝提倡“薄葬”,明确表示“因其山,不起坟”。所以霸陵非常隐蔽,不像其他西汉帝陵有清晰的封土。

汉文帝开创的文景之治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