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作者:管宏业

202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汽车无疑是中国“入世”以来最成功的一环。20年间,中国新车销量翻了十倍多,从206万辆增长到超过2500万辆;在产业合作与创新中,中国车市与国内外车企成就彼此,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繁荣。

若繁星般璀璨的20年里,奥迪汽车格外抢眼。今年7月,奥迪在华达到700万辆交付里程碑,成为首个实现这一成绩的高端汽车品牌。从商业变迁的历程来看,奥迪已将中国市场培育成为第二故乡、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走出了一条属于奥迪自己的中国成功之道。

看点并不仅是过去积累下来的规模与成绩,更在于对未来的探索和创新。12月7日,奥迪公布了中国市场核心管理职能的全新任命:自2022年1月1日起,温泽岳博士将出任奥迪中国总裁,领导奥迪在华业务运营。现任奥迪中国总裁安世豪即将退休。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随着产品技术全力转向电动化,南北奥迪两个合资架构运营合力在即,奥迪在华即将揭开更值得期盼的新篇章。

01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奥迪持续突破创新,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汽车品牌、第一个在华进行本土化生产的高端汽车品牌,更在一定程度上了定义了市场对高档车的认知,确立了全流程本土化标准。

1988年,从奥迪100驶入中国市场开始,“奥迪”就成为那个时代豪华汽车的代名词,它不仅掀开了中国国产高端汽车的序幕,培育和开发了高端汽车市场,更建立了国内高端汽车制造体系和采购标准,被誉为“最懂中国”的豪华车。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懂中国”,关键在于In China,For China,这离不开奥迪敏锐的市场嗅觉,更离不开深耕中国,建设“第二故乡”的决心。

早在1996年,奥迪就专为中国市场开发了奥迪200,并开创了国产车型加长的先河,在奥迪A6原有车型上加长100mm;

千禧年之后,奥迪首次将全球统一的高标准销售服务体系引进中国,建成了第一家奥迪标准经销商展厅;

不仅是制造和生产,更是研发功能前置。奥迪中国将北京设计中心打造为全球三大设计中心之一,将中国作为创新前沿阵地,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转化到车型设计之中,为中国市场打造专属豪华车;

2021年,奥迪进一步拓展合资合作内涵,携手两家本土合作伙伴,与中国一汽和上汽集团一起,建立起中国高端车领域最富实力的组合,打开了未来更富想象力的画卷。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也正是基于中国市场的成功,奥迪描绘出品牌百年历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幕:基于年销售近200万辆的体量规模,它已打造成为全球一流的高档车品牌;循着Vorsprung的品牌基因,它在产业转型的道路还在持续“进取”。

02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关于奥迪在华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始终坚持In China,For China,与时代同频共振;始终坚持多方共赢,与合作伙伴成就彼此……相关阐述已有很多。而在我看来,奥迪能够取得如此骄人业绩,也印证了品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理念——People Make the Brand——人创造品牌。自进入中国的33年里,中德双方员工同心共力,用热忱与汗水,执着与专业,为 “People make the brand” 做了完美注解,为“人”之于品牌的重要性提供了最佳案例。

在诸多值得详述的“人”中,即将卸任的奥迪中国总裁安世豪先生,是颇为卓越、也是最值得铭记的“人”之一。他被不少国内汽车人亲切称为“豪哥”。一方面,他亲切儒雅的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他为奥迪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多个辉煌篇章。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在中国,尊称“哥”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喜爱亲切,其二是尊敬认同。作为一位外国人,豪哥用他的智慧和魅力赢得了几乎所有当地事业伙伴的尊敬与认可。

2006年,安世豪就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首任总经理。随着了解增多,人们发现,这个帅气的德国人和以往印象中的德国人有很大不同:他自信但不盲目,在采取任何决策前总会征求合作伙伴的意见;他严谨但却足够幽默,即使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5分钟之内也会被他打动。

人们信任“豪哥”的更主要原因在于:面对一片亟待开发的豪华车市场,安世豪和他的团队完成了销售网络整合,至2008年离开,把奥迪中国销量从6万辆跨入10万辆级台阶,实现中国市场“赶英超美”的目标,将中国打造成奥迪全球第二大市场。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虽然离开中国,但安世豪视线再也没有离开中国。返回德国后,安世豪晋升为斯柯达品牌市场与销售董事,他得以从另一个视角继续关注中国。而似乎命中注定的是,中国市场又再度与他发生直接交集。2020年4月,安世豪第二次来到中国,担任奥迪中国总裁。

03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如果说14年前的他是开疆拓土,那么2020年则是重装上阵,面临的压力与责任都大了许多:一波三折的上汽奥迪项目迫在眉睫,如何完善合作,团结并妥善处理多方伙伴关系;中国车市竞争加剧,如何重塑品牌,进一步提升奥迪在华含金量。

再次回到中国的安世豪,更加成熟干练。上任不久便利落地推出了奥迪在华的“黄金十年”战略,明确了品牌在中国的增长战略将围绕强化管理架构、发展合作伙伴战略和强大产品阵容三个支柱展开。强大的产品阵容是奥迪在华开启“黄金十年”战略的重中之重,凭借强大的产品攻势、卓越的服务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奥迪有了更足的底气应对市场变化。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上海车展,当来自“南北”奥迪的最新款车型联合登台亮相,当安世豪的双手与一汽奥迪、上汽奥迪负责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掌声与欢呼响彻了整个展馆。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相当程度上,正是在安世豪的积极推动与影响下,奥迪实现了携手两家本土合作伙伴的战略布局,两家合资模式的成功建立,意味着奥迪打开了下一步大发展的阀门。

很显然,安世豪不负众望,使命必达,向集团及各方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杜思曼先生对此评价:“在过去两年中,安世豪成功书写了奥迪在华业务发展的全新篇章。我谨代表奥迪管理董事会,衷心感谢安世豪做出的贡献,并祝愿他在人生的新阶段一切顺利。”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光阴荏苒,情怀依旧。从1982年加入大众,豪哥近40年的职业生涯均贡献给了大众汽车集团,其中将近17年的时光在奥迪度过。一年多前谈起重回中国,安世豪向笔者直言:It’s destiny,命运安排。对他来说,命运难以捉摸,但未来却相当确定。谈起即将离任退休,他动情说道:“奥迪品牌对于我来说,已经像是刻在心上,怎么擦都擦不掉的那种感觉。”

自15年前来到中国后,“豪哥”与中国的情怀不断加深。他本人对“第二故乡”也有了亲人般的感觉。“在中国工作的这几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和人生经历。”

前不久,在一次访谈中他谈到。“在这里,我结缘了很多优秀的同事和朋友,感受到了大家的专业和热情,这些于我来说弥足珍贵。奥迪在中国的成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成绩,而是一批有理想、有胆识、有谋略之人的合力之举。我相信现在的奥迪已做好准备,去应对行业变革中的各种挑战。未来,我会有更多时间回归家庭,陪伴自己的亲友,但同时,我也会继续关注并祝福奥迪在中国的发展。”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说,当你回首人生往事时,一些不经意的点滴,或许当时感受不到意义,但当你连串起来,会发现不一样的价值。豪哥说,将生命中的点与线串联起来,他非常感恩命运的安排。

祝福“豪哥”,中国再会!

04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作为奥迪中国新任总裁,温泽岳博士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上任。值得期待的是,温泽岳博士同样是一位中国老朋友,此番来到奥迪中国,既是启新使命,也是再续前缘。

温泽岳博士于1965年出生于德国巴登-沃尔滕堡州拉施塔特市,拥有机械工程学位。他于2004年加入大众汽车集团,并曾在大众商用车和奥迪的生产部门、以及大众汽车集团的生产规划及生产战略部门担任管理职务。

2013年,温泽岳博士来到中国,出任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技术)副总经理及董事,负责技术研发、产品管理及生产制造工作。

在接下来的7年中,一汽-大众实现了高速发展阶段,体系能力达到了年产销200万辆。在这一时期,一汽-大众相继有十座新工厂投入运营,其中包括位于佛山、天津、青岛的奥迪新生产基地。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人汽传媒认为,选择温泽岳博士出任奥迪中国负责人,一方面是基于他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他在技术研发、产品管理及生产制造工作全方位高水平业务能力。

有总部全力支持,有专业技能打底,有中国经验加持,人汽传媒认为,温泽岳很有可能同他的前任一样,即将在“关键时刻”扮演“关键角色”。

05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但成功也绝不是容易的事,相当程度上,温泽岳面临着比他的前任们更加棘手、难度更大的考验。笔者认为,挑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尽快为传统豪华品牌电动汽车正名。

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有望突破300万辆大关,但包括奥迪、奔驰、宝马在内,传统豪强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绩,倒是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新造车者吸引了市场关注。

过去,衡量一家汽车企业能否成功的核心标准在于:成本、价格、渠道、品牌、产业链整合,也就是基于传统制造业基础的判断。短短数年间,新的等式正在形成:大数据、车联网、智能化、生态圈……很显然,商业模式已经截然不同,过去奠定成功的要素,并不能保证下一个成功。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就在几个月前,奥迪在德国发布了全新的“Vorsprung 2030”战略,从而明确了聚焦电动出行、自动驾驶与数字化三大重点。至于中国,奥迪及大众汽车集团将在2024年前,在中国投资高达150亿欧元,用于电动化领域,包括基础设施、电动车研发、智能交通技术等等。

实际上就在今年,奥迪已经实现了全球首次在公开道路融合V2X信号的L4自动驾驶演示,并将中国市场推出带C-V2X功能的5G 通讯模块率先应用在奥迪A7L和奥迪A6L,未来还将相关硬件及功能推广于更多量产车型上。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人汽传媒认为,在起跑阶段,传统豪华品牌迟疑了一下,但他们的积淀与规模与新晋玩家毕竟不在一个量级,成熟的体系与技术能力仍是通向未来的有力保障。

其次,夯实双合资伙伴布局,真正实现“1+1>2”的愿景。

33年前,奥迪将全球先进的汽车技术和经验引入中国,并经中德精诚合作,开辟出一条成功的合资合作道路。

而今,在多方努力下,奥迪构建起两大本土合资伙伴框架。按照奥迪构想,未来,一汽-大众奥迪将负责与世界同步的国产车型、进口车型和PPE平台车型,上汽奥迪将生产专为中国用户需求量身打造的额外的、互补性的产品。

接下来,如何通过两个合资伙伴协同、互补性产品布局,创新销售模式推进,真正实现“1+1>2”的战略,将极大考验温泽岳的智慧与技巧。毕竟还从未有过以往先例。“高档车双合资伙伴”,是机遇,也是挑战。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第三,加速向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有效推进研发、采购等前端价值本地化。

进入中国33年,中国“入世”20年,在疫情反复与科技迭代联合裹挟下,我们正加速奔向不确定的未来。许多以往我们所熟悉的规则、方法和模式,再也回不来了。笔者认为,可以用三个“后时代”来定义未来的未知——后疫情时代,后合资时代,后红利时代——背后反映出的是固有格局的崩塌、新秩序的摇摆。

起因并不限于汽车业本身,放缓的市场节奏、逐渐离心的产业政策以及更趋成熟和多元的消费模式,都对跨国公司的中国定位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逐渐明确的共识是,后合资时代必须建立在更深入融合本地需求、更大程度的全价值链本地化,这是外资汽车品牌在中国生根发展新的时代命题。

“人汽”抓准中国内核,奥迪赢之有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从安世豪到温泽岳,历任奥迪中国总裁面临的挑战不同,需要承担的使命各异,但不随外界变迁摇摆的是,中国汽车的“大道”就在那里——只要能够抓住时代需求内核,与中国用户同频共振,那奥迪就能够一直赢在中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