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相信一提起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会认为是“男人天下”。在“三纲五常”以及“三从四德”等,诸多

封建思想以及礼教的影响之下。生活于封建社会的女性不仅没有任何地位,而且她们也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但是今天要谈起的这位古代女性,她不仅容貌风华绝代而且也颇有才情。在唐代历史中如果想要找出两位著名的女性,相信除了一代女皇武则天之外,还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应该是被誉为“巾帼宰相”的上官婉儿。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历史上关于上官婉儿的轶事非常多,这也足见其在初唐时期的曝光度特别高。按照史书上的记载上官婉儿,是唐朝时期中书令上官仪的孙女。其祖父在唐高宗时就已经身居宰相高位,而她的父亲则是是黄门侍郎上官庭芝。

如果在往上推几代上官家族依然十分显赫,上官婉儿曾自称她是西汉安阳侯上官桀的后裔。其高祖父、曾祖父在北周以及隋朝都曾官居要职。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出身于名门的上官婉儿,在唐朝以及中国历史上,能够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女强人”,也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纵观上官婉儿的一生,可以说是“高开低走”的典型案例。出身于名门、受到武则天的宠幸,曾为唐中宗李显的妃嫔、文学造诣颇深,最后因为“唐隆之变”被杀。她的人生虽然定格于四十六岁,但却活成了很多人羡慕至极的样子。

出身于名门,显赫于武周

1.名门之后塑造大气诗风

很多人一提起上官婉儿及其一波三折的人生,都会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之声。作为古代社会的一届女流之辈,上官婉儿能够以自己的才学身居唐朝要职,并且在唐朝诗坛闯出一番自己的天下,不得不说这个才貌兼备的女人,确实有让人敬佩的过人之处。

上官婉儿的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时任江都宫副监。但是在隋炀帝被杀之时,他与其子也一同被斩杀。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上官家族,在唐朝建立之后的影响力。深厚的家族历史以及文武兼备的家风,都为上官婉儿的成名之路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尤其是其祖父上官仪在唐高宗时期官至宰相之职,这不仅提升了上官家族在唐朝政治上的影响力,同时也为上官婉儿能够入宫埋下了伏笔。

如果上官婉儿只是寻常老百姓家的女子,相信纵使她有千般才学万般柔情,也根本无法接触到唐朝皇室。

据史书记载上官婉儿小时候,便“明慧善文,晓达吏事。聪达敏识,才华无比”。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上官婉儿的家世并不显赫,她又怎么可能自幼饱览诗书,并成为一位才华无比的女子呢?

所以说在上官婉儿的成名之路上,出身于名门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从上官婉儿的诗歌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词藻华丽、大气恢弘是她诗歌作品的主要风格。

虽然她的诗歌中也有一些,闺中怨怼类型的作品,但这也无法掩饰她“巾帼宰相”的风度。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2.突遭变故掖廷为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放在上官婉儿的身上十分贴切。麟德元年其祖父上官仪,因为曾经替唐高宗李治起草过“废武诏书”。

在武则天夺取大唐江山之后,心存怨恨的一代女皇将上官仪及其子上官庭芝斩杀。

这对于上官家族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从曾经的名门望族、官宦家世,在遭遇政治突变之后,顷刻之间就如将倾大厦轰然倒塌。正所谓“福兮祸相依,祸兮福相随”。此时刚降临人世的上官婉儿,与其母郑氏同被配没掖廷。

但是在掖廷为奴期间,上官婉儿的母亲并未因此而消沉。在她的精心培养之下,聪敏异常的上官婉儿,不仅可以书读诗书而且还能吟诗作对。“明慧善文,晓达吏事”就是对此时的上官婉儿最好的评价。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掖廷为奴”期间其实也是,上官婉儿蓄势待发的关键阶段。上官婉儿十四岁时便被武则天册封为才人,公元677年即武周仪凤二年,当时的唐朝女皇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

为了一试上官婉儿的才学虚实,武则天命人当场出题考校于她。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年仅十四岁的少女,居然可以文不加点一气呵成。而且他的文章不仅语义通顺,还多用华丽的词藻以及引经据典。

武则天在看过上官婉儿的文章之后,当即决定免其奴婢身份,并且让她掌管宫中诏命。这不仅体现出了武则天惜才爱才的个人性格,同时也体现出了上官婉儿,确实有真才实学的历史事实。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3.上官婉儿诗歌成就背后的社会因素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强国。在综合国力比较强大的唐朝时期,人们的思想以及行为相对来说都比较开放。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唐朝成为了女性地位最高的朝代。

这种对女性地位的认可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无论是生活于唐朝皇宫内院的妃嫔,还是生活于市井的普通女性。在有唐一代尤其是出唐和盛唐时期,女性的地位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这其实也是上官婉儿之所以能够身居要职,并成为初唐时期著名才女和大诗人的关键因素。上官婉儿一生所撰写的诗文不可计数,但是在其死后却只留下了三十二首诗歌。这不得不说是唐朝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

上官婉儿诗歌风格及特色

1.上官婉儿的诗歌风格和贡献

上官婉儿能够在众多唐朝诗人中脱颖而出,除了与其本人的显赫家世,以及过早的经历了人生百态有关系之外。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诗歌风格能够独树一帜。再加上唐朝时期女性地位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才能让她在唐朝诗坛大放异彩。

上官婉儿在诗歌创作上,不仅借鉴了“上官体”的形式和技巧。同时她通过个人才华,也将“上官体”诗歌做了进一步发展。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诗歌的题材范围更加广阔,在抒情上也更加注重格调和气度。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这不仅对此前诗人所作的宫廷诗有所超越,而且也将宫体诗“歌功颂德、绮错婉媚”,的精神以及艺术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上官婉儿的诗歌不仅为初唐诗坛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唐诗推向尽善尽美的高峰。

2.《彩书怨》中的爱情憧憬

在上官婉儿众多诗作中,有一首名为《彩书怨》的诗歌,不仅可以代表其诗风和诗歌成就,同时也写出了唐朝时期女性对爱情的追求。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十个字,但却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相思之情。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这首诗创作于初唐时期,由于上官婉儿一生都被困于皇宫之中,所以即使到了待字闺中的年纪,也无法享受平常女子的婚姻幸福。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她虽然深受女皇武则天的宠信,但是也无法抚平她内心中对爱情的向往,以及波澜起伏的情愫。在唐朝的深宫大院之中,上官婉儿只是后宫三千佳丽中的一个,这样她可以拥有荣华富贵的生活,并且在政治上也得到了她想要的地位。

但是这些身外之物,又怎么能够代替她对爱情的向往呢?虽然在公元705年也就是神龙元年,唐中宗通过神龙政变复辟成功,并且对上官婉儿宠幸有加。情到浓时又拜他为昭容,至此她成为了唐中宗的一个妃嫔。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但是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天子”怎么可能独宠于她呢?在这种情境之下虽然上官婉儿与唐中宗,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但终究是“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即使是这样一位倾国倾城的大才女,最终也只能是空守闺房自怨自艾。

《彩书怨》这首诗歌就是在,这种历史情景之下创作出来的。这首诗歌不仅寄予了上官婉儿,对唐中宗的一腔思念之情。同时也从上官婉儿自身的遭遇,由此及彼的想到了全天下,深切思念丈夫的女子的怨怼之情。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洞庭湖岸边的秋叶刚刚落下,女诗人上官婉儿就开始,思念身在万里之外的情郎。实际上在古代人们在表达悲凉或思念的感情,往往都会以秋天或者落叶为背景。

“露浓香被冷”虽然现在刚刚进入初秋,但露水就已经开始增多。诗人睡在冰冷的被子中感到格外寒冷。这一句其实写的就是诗人独处之时,不仅对情郎思念更切,同时也希望能够与情郎双宿双飞。

从《彩书怨》中,观上官婉儿的才情

“月落锦屏虚”月光洒落在色彩斑斓的锦屏之上,不仅显得特别清冷而且也反衬出了诗人的孤独。“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想演奏一首江南的曲子,但是我更愿意做的事,却是想给远在蓟北的你写一封书信。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这封信其实也没有什么主题,主要的内容就是独居的惆怅之情。诗人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情郎,就想以书信的方式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如果按照这首诗的整体意思来看,实际上写的就是独守空房的凄凉,以及对远在万里之外的情郎的思念。

上官婉儿其实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位奇女子,她的经历始终围绕着政治与诗歌。这与其出于身名门幼时饱读诗书,以及坎坷多变的人生经历都有很大关系。我们可以从上官婉儿的诗文中,很清楚的了解她本人与其诗歌的艺术特色。

按照历史发展规律来看,这样一位能歌善舞、舞文弄墨的绝代佳人,其实只有在唐代才能够发光发热。这其实主要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上官婉儿的一生其实就是浓缩的唐朝命运。

她虽然显于朝野、闻名于唐朝诗坛,但是作为一个女儿身,其实她最想要的并不是官职与诗名。在上官婉儿创作的中国诗歌中,其实都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探讨。

根据史书上有关上官婉儿的记载,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总结,她“成于政治又败于政治”的人生特色。公元710年即景龙四年,一代“巾帼宰相”诗文俱佳的“女神”,上官婉儿被唐明皇李隆基赐死。

参考文献:罗时进,李凌《唐代女权文学的神话--上官婉儿的宫廷诗歌创作及其文学史地位》

苏者聪《才华绝代的上官婉儿》李海燕《上官婉儿与初唐宫廷诗的终结》

李宜蓬《上官婉儿与中宗文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