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水浒传》里那位作恶多端、八面玲珑的高俅最后怎么样了?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其意思便是,人们在年轻的时候不建议去看水浒,因为水浒中很多情节描写过于血腥和“成人”,此时年轻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没有形成,所以不容易看透里面更为深层次的内涵,很容易会被带入歧途,会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这个作用和当年曾经风靡大陆一时的“古惑仔系列”相同。而老不读三国的原因,便是三国当中多是人与人的斗争,国与国的博弈,本来老人经过世事的沧桑,阅历很深、见识很广,已经具有很高的智慧,可若是再去看三国,则会变得越来越奸诈,越来越聪明。

《水浒传》里那位作恶多端、八面玲珑的高俅最后怎么样了?

《水浒传》是以宋徽宗时期为背景,为大家介绍了那个时候动荡的社会。因为是朝廷的末期,所以为了渲染出那个时候多种社会矛盾,作者将一些社会现象毫无保留的写了出来,这些社会问题和现象包括朝廷上的纷争、地方官员的夺利、民不聊生,以及太多人走投无路,最终被逼为匪寇的现象,这便是真正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水浒传》里那位作恶多端、八面玲珑的高俅最后怎么样了?

高俅奸臣形象的塑造

在北宋末年,朝廷中有着这么四个人被称呼为“北宋四大奸臣”,他们分别是蔡京、高俅、杨戬和童贯。

就高俅的具体资料而言,他在历史上的奸恶程度远远不及小说《水浒传》中那样高,所以水浒传上的那个高俅有明显的艺术加工。

因为本是市井小民,而且在发迹后谎报自己的出生日期,所以在历史上人们对这位奸臣的出生时间不太清楚,只知道他去世于1126年。

高俅被宠信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踢球技术较高,还因为他在文案书写方面拥有一定的成就,我们从他曾经给苏东坡做书童就能看出。所以,正是因为他的性格乖巧,擅长文字的抄写,所以练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除此之外他还有很高的诗词歌赋功底、并有武功基础。正是拥有这些优势,才使得他在朝廷上很得徽宗的垂青和喜爱。

其实在古代就是那样,想要让自己的位子不断的向上爬,就需要不断地去和自己的上级沟通,去和他们交流,并且知道他们的喜好,由此来得到新的突破。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能够不断的升迁,他只能绞尽脑汁的在这片宦海中艰难前行。

《水浒传》里那位作恶多端、八面玲珑的高俅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上的高俅

历史上的高俅曾经做过苏轼身边的一个“小秘书”,正是在苏轼身边他才学会了一系列文人所喜爱的东西。因为高俅聪明机警,对于苏轼的心思摸得很透,在生活、工作以及其他方面都尽力的去迎合他,苏轼一高兴便在元佑八年的时候,将自己的这位“小秘书”推荐给了他的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便是小王都太尉王诜,苏轼的这一次推举,使得高俅的仕途得到了后来的发展。小王都太尉王诜不是别人,正是宋神宗皇帝的妹夫,宋徽宗的姑父,有了这样的关系,高俅在跟了小王都太尉王诜后,将他在苏轼那学到的本领全部发挥了出来,从而得到了这位“书画高手”的重视和喜爱。

小王都太尉王诜的喜爱,这也就意味着高俅离中央、离皇帝和无上权力的距离是越来越近了。

在历史上,高俅这个人并没有那么的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贪官,而且是一个贪欲非常强的人。

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在靖康年间,一些大臣为了打倒这位贪官,无情的揭露了其仗着皇帝喜欢,拥有无上的权力,在背地里却做着其他见不得人的事情。

在《靖康要录》中是这样记载的:

“靖康元年五月二十日,''臣僚上言,谨按: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请给既不以时,而俅率敛又多,无以存活,往往别营他业。虽然禁军,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废校阅,曾不顾恤。夫出钱者既私令免教,无钱者又营生废教,所以前日缓急之际,人不知兵,无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实俅恃宠营私所致”

我们从这一份罪状中就能看出,高俅在北宋时期最为著名的便是贪,甚至可以称呼为是“疯狂的贪”。当时的高俅因为得到宠信所以掌管着禁军,可是高俅却将这来自皇家的权力,当成是自己营私的工具和筹码。他利用军营的地皮来建造私人使用的豪宅,还把国家的禁军当成是自己的私有佣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宋朝有几十万的禁军,还会在后来灭亡。要知道,一支军队就是一个国家保护自己的利剑,是保证国家地位的工具和武器,高俅不仅没有重视这一点,反而大加特加的对军队进行“糟蹋”,不让里面的军人参与军事训练,而是让他们充当自己营私的佣人。

正是因为这样荒唐的行为,让宋朝的军队成为了“纪律废弛、军纪涣散”的典型案例,让这些捍卫国家的铁血之人慢慢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奸诈小人,以至于当北宋政权垂危的时候,当金军的铁骑向宋朝的都城攻击的时候,宋朝几十万禁军的力量,不一会便土崩瓦解。

《水浒传》里那位作恶多端、八面玲珑的高俅最后怎么样了?

高俅的结局

如果拿其做的恶来说,高俅最后的结局还是得到了善终。在金军渡过了长江后,宋徽宗逃亡东南想要避难,在得知主子逃亡了泗州后,童贯和高俅两人带着自己的武装也赶到了徽宗的所在地,在泗州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因为高俅与童贯争宠失败,所以徽宗在后来只带走了童贯,让高俅留守,高俅借口身体抱恙,撤回了开封,远离了徽宗。

正是因为远离了徽宗,才使得他在后来没有卷入到徽宗和钦宗的政斗,从而保住了性命。在后来1126年的时候病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