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协助刘志丹脱离困境的地下交通员——华县高塘人陈居义

党的地下交通员陈居义

——渭华起义革命故事

作者 贾平京

在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有这么一位革命老前辈,在大革命失败后,他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出生入死。1960年4月,他作为渭南地区唯一代表,应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民兵代表大会,获得中央军委奖励一支半自动步枪的殊荣,他究竟是谁,做了什么呢?

协助刘志丹脱离困境的地下交通员——华县高塘人陈居义

他叫陈居义,人们尊称他“陈老”1902年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原籍在高塘镇胡磊村郭庄组,渭华起义失败后,房屋被清乡团烧光。解放后,分得地主半院房,迁居胡磊村宋嘴组至今。他早年父母病亡,以卖豆腐为生,每天游走于乡间阡陌,待人热情,消息灵通,常为村邻捎脚带话,卖豆腐诚实守信,买卖公平,很受众乡亲的信任和爱戴。

1927年的一天,黄麓口村陈述德约他晚上在黄麓口学校西北的大石头处见面,见面后,他的哥哥陈述善也来了,陈述善没有搭讪别的,开门见山地对陈居义说:“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是为穷苦百姓深冤报仇的党,是以解放全人类,让大家都过上平等、自由,共同富裕的生活为目的的党,你可否愿意加入?”这些话说到了陈居义的心砍上,他望着陈述善毫无犹豫地回答:“愿意参加”陈述善接着说:“参加共产党闹革命,是要被反动派杀头和抄家的,这个你可清楚!”陈居义还是毫不犹豫地说:“我清楚”,最后陈述善给他讲了保守党的秘密的重要性,他面对严肃认真的陈述善,只是虔诚地听着点头。从此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党组织分配他的任务是,以买豆腐为掩护,收集信息和传递情报。与他接头的是高塘会馆门前一个担货郎担子的人,以担子上插猫娃草暗号,有草表示有情报,无草表示无事。从此,高塘街会馆门前是他每天的必经之处。

1928年渭华起义爆发后,陈居义当选为村苏维埃政府代表,参加了村赤卫队。在声势浩大的对敌斗争高压态势下,号称“南霸天”的薛良臣成了惊弓之鸟,整日居无定所,形影迷离,给四区区委打击薛良臣带来困难。于是,区委派陈居义打探侦察薛良臣的下落。他白天在高塘街观察薛良臣的“维盛源”商号动静,夜里在薛良臣老家薛村蹲点守候。5月3日,陈居义卖豆腐到薛村,薛良臣家的老管家出来买豆腐,要他半货豆腐,陈居义搭讪地说:“今天怎么买这么多?”老管家低声细语回答:“掌柜的要回来!”得到这一重要消息后,陈居义连忙把豆腐担子放回家,来到薛村一个无人察觉的地方守候,凝视着薛良臣家的动静。到了晚上,天下起蒙蒙细雨,大约在夜深人静时,一伙鬼鬼祟祟提着马灯的黑影进了村,陈居义静神一看,果然是薛良臣回家了。他立即向区委报告了情况,狡猾的薛良臣回家后加强了家院警戒,赤卫队刚一靠近就被家丁发现,随即双方发生激烈交战,薛良臣侥幸跳脱。

渭华起义失败后,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处于低潮。薛良臣与胡磊村宋斜组清乡分团团长宋忠武勾结,四处抓捕共产党员、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放火烧了陈居义等赤卫队员家的房子。从此,陈居义与党组织也失去了联系。

1930年经李凌云、黄志文(省委军事科长)介绍,陈居义再次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任区委交通员工作。

1933年6月29日(农历后五月初七),红二十六军二团南下,准备在蓝田县、洛南县、渭南县、华县一带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遭到敌人多次围追堵截,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红军失败,刘志丹等革命骨干被困箭峪山中。

敌军在山里山外贴出悬赏布告:“谁能把刘志丹等送来,赏洋二千块,带来枪支者,赏洋二百块。”但当地群众知道红军是给穷苦百姓打天下的,刘志丹是红军的头,没有一人出卖红军和刘志丹。

陈忠微(渭华县委宣传部长)、陈居义等得知刘志丹等困在山里后,先后多次派人以打柴为名到箭峪寻找,还派宋金昌带着保健药丸和干粮去霸龙庙、青岗坪一带寻找,由于敌人在山里封锁严密,且时常出没巡逻,一直未能找到刘志丹等的下落。

1933年8月29日(农历七月初九),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带着破草帽的人到宋嘴村找陈居义,群众不知他的情况没一个敢说。第二天在宋嘴村碰见宋志昌(宋忠微的胞弟),经他一番盘问后,得知他叫魏武,是从刘志丹身边冒险出山来寻找地下党组织的,随将魏武领到陈居义家。魏武说:“你们赶快想办法,首长(刘志丹)等隐蔽在密岔沟南窨子,整天吃洋芋,喝生水,露宿山林,饥饿难忍,命悬一线。”陈居义当即与陈忠微等商议营救方案,为了避开敌人的注意力,决定由熟悉牛峪地形的安窑村安彦娃带路,魏武、陈居功等带足干粮,化妆成打柴人从牛峪进山,迂回到箭峪寻找到刘志丹等,找到后翻山到机子山后靠等候接应。由交通员陈居义去赤水,联系赤水区委设法援助一袋面粉带回,在他家烙成“坨坨馍”,接应刘志丹等。接应到后,先住在陈忠微岳父张兴仁家。

第二天,为了刘志丹等隐蔽安全,陈忠微、陈居义把刘志丹等居住作了分散安排。陈居义家住王世泰、魏武,郭福生家住高岗、李杰夫,李树坤家住曹士荣、杨伟谋,郭天德家住黄子文,陈佐鹏家住刘志丹。

刘志丹等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后,元气基本恢复。得知渭河涨水已经下落,可以渡河的消息后,便决定奔赴照金。刘志丹修养期间,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得知他们要离开,依依不舍,为了解决刘志丹一行的路途盘缠,大家纷纷相助,宋忠微借了七斗麦的钱,陈居义把家的牛买了21元,又借当郭天昌家三亩半耕地换得20元,全部作为刘志丹他们的盘缠。刘志丹得知这些情况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临走前,刘志丹得知宋斜村恶霸地主宋忠武,在渭华起义失败后,当上清乡分团团长,与总团团长勾结残杀共产党员和赤卫队员,抓走了共产党员陈居敬,赤卫队员陈金满。残忍地剁掉陈居敬的两只脚,两人惨死在桥沟口,敲诈勒索群众钱财,派狗腿子进山打探失散红军下落的情况后,决定在临走之前,除掉宋忠武,为民除害。

狡猾的宋忠武自知罪孽深重,为了自保,常常行动诡秘、刘志丹指示陈居义暗地侦察。8月13日,是宋忠武喜迎小老婆的日子,陈居义知道机会来了,第二天夜晚,探得宋忠武依然在家的消息后,立即告诉刘志丹,刘志丹下令王世泰行动。王世泰安排宋佐鹏、李忠平、陈居功、宋金昌、刘小迷守门放哨,他带黄子文、曹士荣入室击杀宋忠武,话音刚落,只见王世泰他们一跃而起,翻过院墙,不一会便听到“砰”的一声枪响,王世泰操原路返回,告诉大家宋忠武已一命呜呼,大家都非常高兴。

击杀宋忠武当晚,刘志丹按原计划要离开这里去照金,大家集合在陈居义家。临行前,刘志丹对陈居义说,“敌人在路上肯定查得很严,这里有8支短枪,我们带上不方便,暂寄藏你家,后边我给捎信给你,你就送到渭北闸上,交给张我公、白诗堂同志,由他们转交我。”话完,大家一同陪刘志丹等上路,一路还算顺利,到赤水后,和渭华县委书记赵应魁接上头,宋作鹏、陈居义等返回,

一段时间后,刘志丹捎话让陈居义送枪,陈居义以去渭北买柿子为掩护,把枪藏在笼底铺的稻草中间,先后四次往返渭北闸上,都没有联系上接头的人,后来得知闸北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到破环,陈居义再也没去送。

陈居义家日子过得很窘迫,他常年在外打长工,妻子带一男一女食不温饱,以乞讨为生,漂泊游离八年之久。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陈居义从不后悔,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日不忘革命,坚信革命一定能成功,总有拨开乌云见晴天的一天!”这就是陈居义的底气和力量,这种力量让他无坚不摧,这种力量让他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了今天国家的繁荣富强与人民的安居乐业!

贾平京

2021年12月5日

主要参考资料:

1、1992年出版的《华县志》

2、1984年中共华县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印的《坚持隐蔽斗争,夺取新的胜利——记红二十六军一九三三年华县箭峪失败后的史记》

3、中共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渭南县新民主主义时期专题资料汇集(1922—1949)》

4、采访陈居义的儿子陈光明、内侄陈西川(高塘镇拆头村)、贾栓拄(高塘镇涧峪口村)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贾平京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