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经地理》结集出版,他们用行走唤起这片国土的诗性

“诗与地理的关系,是我国传统地理文化的一大特色。今天的人们,面对美景,也常常萌生诗意,也会来上几句。文化学者说,文化不是凭空存在,它的载体是人,在人的行为中,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确,好好想一想,所谓《诗经》的地理本质,其实源于人本身。”北京大学教授唐晓峰如是说。

近日,《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结集而成的《诗经地理》一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全书主要讲述与《诗经》相关的山、水、植物三个方面的话题,以《诗经》这部经典传世文献记载为线索,以其中提及的地理要素作为切入点,将先秦时代的历史与文献记载相结合,同时又不断切换镜头,从历史走进现实,从现实反观历史。各篇文章均来自周刊记者的采写,既有记者的视角,也有受访者的观点,较为客观生动地展现了“诗经地理”这一主题。

《诗经地理》结集出版,他们用行走唤起这片国土的诗性

以空间写时间的方法论

在《诗经地理》的正文前,收录《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写的一篇题为《地理作为方法论》的序言。在序言中,他提到了《三联生活周刊》逸出新闻常规操作之外,自我意识开启,始自封面故事“毛泽东地理”。他提出了“以空间写时间”,把媒体人物报道的“通史”体例—用时间顺序建构叙事逻辑的旧例打破,改由基于地理/空间人物活动的“断代史”组合。

他进而提到:“在更长的时段里观察、思考空间尤其更大尺度地理的因素,是一种方法论。举凡山川、河流、土壤、气候、温度、湿度、阳光向背、雨水多寡……种种生存条件与资源系统,既促进人之想象,也约束人的行为,它是核心要素。”读者可以看到,李鸿谷此文并非专为《诗经地理》而写,乃是针对一个文丛——地理中国,撰写的总序,故其所谓方法论将贯穿于《诗经地理》之后、文丛所收的全部图书。

回到《诗经地理》上来。这本书缘起于《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焱在北京的一次观展经历。据曾焱在本书的《后记》里回忆,在一个摄影展的入选作品中,她注意到一组黑白摄影,作品名叫《诗山河考》,介绍里说,摄影师塔可用了4 年时间去寻访《诗经》里提到过的故地,以镜头来想象和再现一部分在《诗经》里被吟咏过的画面意境。“出于当记者的职业毛病,我们时刻都在为采访找选题。当时我就想,摄影师希望呼应《诗经》的诗意,如果以采访与记录的报道方式,做一组文字寻访的《诗经》地理,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故事?记者可以通过行走,观察,访谈,尽可能深入肌理去理解古中国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看见作为对照的当下中国更贴近现实的部分。”

曾焱的想法到了2019年终于实现。当年春天,《三联生活周刊》5 位文字记者,加上5 位摄影记者,以涉足5 个省份的细密踏寻、深入采访,完成了一组扎实的封面故事:2019 年第24 期,《诗意中国: 寻访〈诗经〉的山、水、 植物》。这是以空间写时间方法论的又一次尝试,也是《诗经地理》一书的文本基础。

寻找通往《诗经》时代的入口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的诗篇从西周初年,绵延到春秋中叶,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所描述的时代已太久远,什么才能让我重回那个中国文化的纯真年代呢?如果说《诗经》中描述过的物事至今仍有踪迹、名目可作比照,很可能只剩下了大山、大河与植物。它们既是相对恒定的自然物,塑造了一地的生活形态,也参与塑造了一地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核。于是山、河、植物成为我们为《诗经》地理梳理出来的三条脉络,像一副骨架,搭起了全书的主体结构。就像本书作者丘濂所说:“古今不变的,有人情,也有江河。”

全书依据的文本是《诗经》,选择的对象是《诗经》中的山、水、植物,方法论支持的方式是踏访。对踏访地的选择,创作团队有一个重要标准,即并非单纯的风景地理,必须在过去和现在都有人之生生息息。人的生存方式、经济、地理,决定发现的范围。

最终,在《诗经》描述的山地里面,选择了首阳山、泰山、宛丘、终南山和随枣走廊;而河流,选的是淇水、汉水、渭水、汶水和汾河。除了踏访,记者们还做了大量历史阅读和学者采访,但是,在文字中所呈现的山水格局和人情故事,其描述的起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来自记者以客观视角进入的当下与现实环境,而不单纯是文本及其演绎。曾焱写道:“我们希望能够在先民和自然的关系之中,在打开时间的无数层覆盖之后,去接近发现一点点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通过遗址辨析、史料发掘,更重要的是通过记者在现实中的实地踏访,将围绕山地、河流所发生的文化史、生活史,一层一层打开。”

用行走唤起这片国土的诗性

在12月11日举行的“找寻通往先秦时代的入口——《诗经地理》新书分享会”上,《三联生活周刊》的副主编、《地理中国》文丛的副主编曾焱谈到,以前《三联生活周刊》做过不少以《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文本为出发的报道。但当时还是从文本到文本,以文本分析为采访的主要方法。此次借用了社会报道的地理方法论,从文本出发,但是地理是框架,在中间加入记者的人文观察和记录。

《诗经地理》结集出版,他们用行走唤起这片国土的诗性

“找寻通往先秦时代的入口——《诗经地理》新书分享会” 曾焱与董梅

由于《诗经地理》的部分探访地与中国考古事业密切相关,曾焱认为,五组人马、历时近半个月的采访,更像是一场“文化考古”。“我们希望记者同事汲取考古的方法论。考古实际上也是有一个典籍和物质存在的两相对照,而且它一定要找到中间可靠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从文本出发得出结论。这就是我们在整个《诗经地理》踏访过程中对记者最基本的要求:一定要有脚踏实地的方法,一定要有来自学者、来自典籍但同时也是来自当下记者观察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些想当然的推测,这也是我们文章的支撑所在。”

如今关于《诗经》的各类著作早已汗牛充栋,但曾焱认为,记者平实理性的视角,赋予了《诗经地理》独特的价值。

中国古典文学学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董梅副教授也走在《诗经》的踏访之路上。在《诗经地理》新书分享会上,她谈到,几年前,她在学校开设《诗经》课程,希望从器物、饮食、服饰、动植物等各种不同维度来对古老的诗经文本进行还原。但做到以上这些,董梅觉得还不够。

“既然十五国风,国本身是地域,所以它是直接来源于土地,而每个诸侯国我们基本可以根据史料梳理出范围和国史。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有一种想法,我希望能够到生成这些诗的土壤上去,到达那个空间,虽然我们无法返回那个时间,但是到达那个空间之后,至少可以对国土有所了解。”

最初做这件事情,学术性还原文本是一个目的,同时她还带有一个比较理想性目的。她在课堂上对学生说,“希望每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走唤醒这片国土的诗性。我们每一天所寄身的寻常的土地,都是曾经孕育过诗的土地。”

2012年春天,清明节刚过的时候,以《诗经·国风》中《郑风》为研究对象,董梅去到溱水、洧水两条河流之间,进行了第一次对《诗经》的田野调查。她回忆说:“我的方法当然第一是文本,然后是史集,但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前提的准备之下,到那片国土去,做一种再阅读。但其实后来发现,它已经超越了阅读,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诗经本身,而是对这片国土的重新理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