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城池即将被攻破之时,唐朝此名将仅用一语便改变了局势,反败为胜

唐朝,是一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不论是在文化上、经济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着一批一批不凡的人物粉墨登场,展现自我风采,名留史册。唐朝的社会稳定,强大的国力,辽阔的疆域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那些“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甘愿为唐之社稷付出的将军们,正因为他们以青春、汗水、鲜血的付出,才有了唐之强盛的璀璨历史。

城池即将被攻破之时,唐朝此名将仅用一语便改变了局势,反败为胜

古装将军人物影视形象剧照(图)

提起唐朝名将耀古耀今者众多:李靖、李绩、薛仁贵、郭子仪、李光弼等等,他们的名字只要被提及,古今之人,恐不知者甚少,关于他们的人物传记、小说、野史等等衍生不断,不为别的,只在让其等名字千古流传,世人铭记其等功劳。然而在众多名将的浩瀚海洋之中,有一位唐之名将相较于笔者悔昔之前所提及的名将而言,被宣扬与提及的甚少,此位将军,笔者悔昔非常欣赏,其不仅能力出众,而且军事素养极高,更重要的是其对于唐朝而言战功显赫,对于击败安史之乱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人非是别人,乃李抱玉也,唐朝中期名将,其本姓安,唤安重璋,其为人沉着冷静,意志坚定,善谋断,最可贵的是他还是个忠诚之士。安史之乱,安重璋不齿于安禄山同姓,得唐肃宗赐姓李,后改名为李抱玉。李抱玉的军事素养极高,有建树。得到唐之名将时任太尉李光弼的赏识,便将其向肃宗引荐为自己的偏裨之将。李抱玉追随李光弼南征北战,履历战功,其名开始显赫,为人所知,官位也越做越大。

城池即将被攻破之时,唐朝此名将仅用一语便改变了局势,反败为胜

在《旧唐书》中记载,史思明率兵攻陷洛阳,叛军气焰强盛,兵力强悍,攻城略地大有势如破竹之势。太尉李光弼据守河阳,与派军相对抗,双方战事一触即发。所谓“攻城容易,守成难”,要面对敌人四面进攻,光靠李光弼一人是不行的,他也深知此中道理,李光弼想到了李抱玉,他希望李抱玉能够替他在南门主持大局,指挥战斗,他找来李抱玉对其说:“将军,能不能替我收住南城两天?”李抱玉反问道:“要是过了两天呢?援军没到该如何?”李光弼干脆的回答他说:“如果过了两天,救兵还没有达到的话,将军可以放弃城池。”

于是,李抱玉接下了这份重担,而李光弼则是去其他地方防御叛军的进攻。不久,叛军元帅周挚率先统兵达到南城,他与手下大将安太清、徐黄玉等人商议先从南城发动攻击。双方开战,战火通天,死伤无数,李抱玉淡定指挥,打退叛军一一次的进攻,然而毕竟敌强我弱,南城守军逐现危机,大有被攻陷之趋势,正在危机之时,李抱玉妙计横出,他对叛军元帅周挚撒谎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城内已经粮食用尽,已经无法支持下去,明天便开城投降。”叛军一听,非常的开心,为了避免更大的攻城损失,他们收兵不再进攻,等候着第二日李抱玉开城投降。然而,让叛军周挚、安太清、徐黄玉等没想到的是,投降之说只是李抱玉的缓兵之计。

当他们正在安享美食,等候他人开城投降安逸生活之时,李抱玉却是在积极整顿人马、组织将士修缮城墙,加固防卫设施,坚固防御,安排战略。

城池即将被攻破之时,唐朝此名将仅用一语便改变了局势,反败为胜

古装战场影视场面形象剧照(图)

翌日,叛军整顿人马,在城墙外等候李抱玉开城投降,可没想到,等来的却是李抱玉坚守城墙,反而请求叛军相战。受欺骗的叛军气急败坏,发动连番攻击,妄图摧毁城池。

然而,因为他们的一时大意给了李抱玉喘息之机,李抱玉早已安排应对之策,外设伏兵,内外夹攻叛军,始料未及的叛军大慌,被杀被伤众多,叛军大败,周挚只好率军撤退改变战略,他决定放弃南城,集中兵力攻击李光弼亲自把守的河阳中城,自然,结果失败了,他又率军攻打北城,李光弼抓住时机,率领大军出城攻击欲进攻北城的叛军,叛军被杀得是丢盔弃甲,一败涂地。

唐军固守住洛阳,收复怀州之役,李光弼认为李抱玉功劳之最大,唐肃宗于是升李抱玉为泽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李抱玉威名大震!李抱玉之后的战功频繁,显赫:剿平匪乱,抵御吐蕃等,其功劳颇为当时及后世之人所称赞!

悔昔言语道:盛唐名将如星斗,璀璨光芒耀今古。铁马金戈千秋业,沙场血战传风骨。凭君莫话封侯事,抱玉一语流千古!(文:潘悔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