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城池即将被攻破之時,唐朝此名将僅用一語便改變了局勢,反敗為勝

唐朝,是一個群星荟萃的時代,不論是在文化上、經濟上、還是在藝術上,都有着一批一批不凡的人物粉墨登場,展現自我風采,名留史冊。唐朝的社會穩定,強大的國力,遼闊的疆域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那些“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甘願為唐之社稷付出的将軍們,正因為他們以青春、汗水、鮮血的付出,才有了唐之強盛的璀璨曆史。

城池即将被攻破之時,唐朝此名将僅用一語便改變了局勢,反敗為勝

古裝将軍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提起唐朝名将耀古耀今者衆多:李靖、李績、薛仁貴、郭子儀、李光弼等等,他們的名字隻要被提及,古今之人,恐不知者甚少,關于他們的人物傳記、小說、野史等等衍生不斷,不為别的,隻在讓其等名字千古流傳,世人銘記其等功勞。然而在衆多名将的浩瀚海洋之中,有一位唐之名将相較于筆者悔昔之前所提及的名将而言,被宣揚與提及的甚少,此位将軍,筆者悔昔非常欣賞,其不僅能力出衆,而且軍事素養極高,更重要的是其對于唐朝而言戰功顯赫,對于擊敗安史之亂更是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

此人非是别人,乃李抱玉也,唐朝中期名将,其本姓安,喚安重璋,其為人沉着冷靜,意志堅定,善謀斷,最可貴的是他還是個忠誠之士。安史之亂,安重璋不齒于安祿山同姓,得唐肅宗賜姓李,後改名為李抱玉。李抱玉的軍事素養極高,有建樹。得到唐之名将時任太尉李光弼的賞識,便将其向肅宗引薦為自己的偏裨之将。李抱玉追随李光弼南征北戰,履曆戰功,其名開始顯赫,為人所知,官位也越做越大。

城池即将被攻破之時,唐朝此名将僅用一語便改變了局勢,反敗為勝

在《舊唐書》中記載,史思明率兵攻陷洛陽,叛軍氣焰強盛,兵力強悍,攻城略地大有勢如破竹之勢。太尉李光弼據守河陽,與派軍相對抗,雙方戰事一觸即發。所謂“攻城容易,守成難”,要面對敵人四面進攻,光靠李光弼一人是不行的,他也深知此中道理,李光弼想到了李抱玉,他希望李抱玉能夠替他在南門主持大局,指揮戰鬥,他找來李抱玉對其說:“将軍,能不能替我收住南城兩天?”李抱玉反問道:“要是過了兩天呢?援軍沒到該如何?”李光弼幹脆的回答他說:“如果過了兩天,救兵還沒有達到的話,将軍可以放棄城池。”

于是,李抱玉接下了這份重擔,而李光弼則是去其他地方防禦叛軍的進攻。不久,叛軍元帥周摯率先統兵達到南城,他與手下大将安太清、徐黃玉等人商議先從南城發動攻擊。雙方開戰,戰火通天,死傷無數,李抱玉淡定指揮,打退叛軍一一次的進攻,然而畢竟敵強我弱,南城守軍逐現危機,大有被攻陷之趨勢,正在危機之時,李抱玉妙計橫出,他對叛軍元帥周摯撒謊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們城内已經糧食用盡,已經無法支援下去,明天便開城投降。”叛軍一聽,非常的開心,為了避免更大的攻城損失,他們收兵不再進攻,等候着第二日李抱玉開城投降。然而,讓叛軍周摯、安太清、徐黃玉等沒想到的是,投降之說隻是李抱玉的緩兵之計。

當他們正在安享美食,等候他人開城投降安逸生活之時,李抱玉卻是在積極整頓人馬、組織将士修繕城牆,加強防衛設施,堅固防禦,安排戰略。

城池即将被攻破之時,唐朝此名将僅用一語便改變了局勢,反敗為勝

古裝戰場影視場面形象劇照(圖)

翌日,叛軍整頓人馬,在城牆外等候李抱玉開城投降,可沒想到,等來的卻是李抱玉堅守城牆,反而請求叛軍相戰。受欺騙的叛軍氣急敗壞,發動連番攻擊,妄圖摧毀城池。

然而,因為他們的一時大意給了李抱玉喘息之機,李抱玉早已安排應對之策,外設伏兵,内外夾攻叛軍,始料未及的叛軍大慌,被殺被傷衆多,叛軍大敗,周摯隻好率軍撤退改變戰略,他決定放棄南城,集中兵力攻擊李光弼親自把守的河陽中城,自然,結果失敗了,他又率軍攻打北城,李光弼抓住時機,率領大軍出城攻擊欲進攻北城的叛軍,叛軍被殺得是丢盔棄甲,一敗塗地。

唐軍固守住洛陽,收複懷州之役,李光弼認為李抱玉功勞之最大,唐肅宗于是升李抱玉為澤州刺史、兼任禦史中丞,李抱玉威名大震!李抱玉之後的戰功頻繁,顯赫:剿平匪亂,抵禦吐蕃等,其功勞頗為當時及後世之人所稱贊!

悔昔言語道:盛唐名将如星鬥,璀璨光芒耀今古。鐵馬金戈千秋業,沙場血戰傳風骨。憑君莫話封侯事,抱玉一語流千古!(文:潘悔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