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呂布誅殺董卓,實際是并州軍和涼州軍沖突不斷激化的必然結果

呂布誅殺董卓,實際是并州軍和涼州軍沖突不斷激化的必然結果

東漢末年,并州軍、涼州軍被稱為天下最強的兩支勁旅。時謂“天下強勇,百姓所畏者,有并、涼之人。”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涼州軍統帥董卓受大将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所召,率軍進洛陽讨伐十常侍。趁着何進與宦官集團内鬥俱亡的契機,董卓先是收編了洛陽周邊駐軍,又收買呂布殺死了前來救駕的并州刺史丁原,一舉兼并了并州軍。

呂布誅殺董卓,實際是并州軍和涼州軍沖突不斷激化的必然結果

涼并猜忌,互生嫌隙

從此,涼、并兩軍都落入董卓的麾下。董卓對并州軍首領呂布甚愛信之,兩人“誓為父子”,且董卓“行止常以布自衛”。但董卓與呂布的親密并不能化解兩軍之間的沖突。并州軍方面是被董卓采用陰謀手段兼并的,全軍上下人心不服;而董卓對呂布的信任親近,也招緻涼州軍諸将的嫉妒。

這種沖突在董卓集團處于順境的時候并不凸顯,但當大戰來臨尤其是戰敗的時候就完全迸發了出來。十八路諸侯起兵聯合讨伐董卓的第二年,“孫堅收合散卒,進屯梁縣之陽人。卓遣将胡轸、呂布攻之,布與轸不相能,軍中自驚恐,士卒散亂。堅追擊之,轸、布敗走。”

呂布誅殺董卓,實際是并州軍和涼州軍沖突不斷激化的必然結果

彼此猜忌,作戰失利

當時的十八路諸侯早已沒有最初起兵時的氣勢,另一位用于與董卓對決的曹操已被董卓大将徐榮等人擊敗,孫堅可謂孤軍深入,但依舊擊敗了胡轸、呂布兩員大将,還占領了洛陽。原因就在于胡、呂二人不和,胡轸作為主帥,出兵前就揚言“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绶,乃整齊耳”。

按照東漢禮制,青绶就是中郎将的标配。據《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記載,擔任大軍騎督的呂布正好擔任中郎将之職,是以胡轸所要斬的青绶實際就代指呂布。是以,在孫堅率軍進攻時,呂布等人宣言相警雲“賊至”,軍衆大亂奔走,結果并州和涼州騎兵聯軍竟然被孫堅的江東部隊擊潰。

呂布誅殺董卓,實際是并州軍和涼州軍沖突不斷激化的必然結果

沖突爆發,傷亡慘重

随着并、涼兩軍沖突的不斷發酵,尤其是兩軍統帥董卓和呂布失和,雙方終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據《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記載:“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由是陰怨卓。”董卓的殘暴性格,最終将呂布推向了同時并州人的朝臣王允身邊。

呂布殺死董卓之後,并、涼沖突徹底公開化。“布自殺卓後,畏惡涼州人,涼州人皆怨。”同時,以李傕、郭汜等人為首的涼州軍團,也對呂布率并州軍誅殺董卓的行為非常怨恨,“并州人其在軍者男女數百人,皆誅殺之。”僅以董卓一人之死,就殺死軍中所有的并州人,可見彼此積怨之深。

呂布誅殺董卓,實際是并州軍和涼州軍沖突不斷激化的必然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