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期间,日寇在东北大庆只差100米就挖出石油,为何放弃了?

1941年12月7日,日寇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战术上讲,日寇的偷袭很成功,以很小的代价就重创了美军太平洋舰队,但如果从战略上看,这次行动是愚蠢且失败的。日寇本来就已经被中国战场死死拖住,又招惹了美国这个“壮汉”,最终导致了1945年的战败投降。

二战期间,日寇在东北大庆只差100米就挖出石油,为何放弃了?

日寇为何要主动招惹美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石油。1940年,日寇储备的石油即将枯竭,他们盯上了东印度(即印尼)的大油田。美国看穿日寇的意图,于1941年8月1日对日寇实施石油禁运,英国、荷兰同时响应。此举给日寇带来了沉重打击,每年约290万吨的石油进口渠道被完全封死。

没有石油,日寇的所有战争机器都将无法开动。日寇海军大将曾说过一句话:“离开了石油,我们就像是没有武器的残疾人。”因此,日寇才冒险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妄图保证日寇往返苏门达腊及婆罗洲的油轮畅通无阻。

二战期间,日寇在东北大庆只差100米就挖出石油,为何放弃了?

众所周知,日寇势力早就入侵东北地区,而且在“九一八”事变后,实际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并开始疯狂掠夺资源。东北资源密集,而且盛产石油,中国著名的大庆油田就是在东北发现的,那日本为什么不在东北探勘、开采石油?他们距离大庆油田有多远?

鲜为人知的是,日军早在1928年,就曾派出著名地质学者新带国太郎来到中国勘探石油。新带国太郎招募了10名俄罗斯人当顾问,雇了几名当地人做向导,从哈尔滨出发,沿着中东铁路向东徒步行走,一直勘探到牡丹江上游的森林地带,不过最终无功而返。不过日寇贼心不死,再次派出勘探队。

日寇成立了“满铁调查部”,专门在中国东北勘探石油,位于松嫩平原中部的大庆也是日寇寻油的区域,日寇飞行员曾俯瞰到草甸子的水面上漂着油膜状漂浮物,他们向勘探队通报此事。不过他们除了发现一些开采价值不大的矿床外,一无所获。

二战期间,日寇在东北大庆只差100米就挖出石油,为何放弃了?

有人认为,日寇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东北发现油田,是因为他们当时的钻井技术落后,或者钻探深度不够,其实并不是这个原因。日本作家草柳大藏在《实录满铁调查部》一书中认为:“满铁”的钻探技术是完全可以达到1800米的。

当时“满铁调查部”曾在中国大庆油田的边缘地带上,打下一口大约深1000米左右的油井,而且这口油井也出油了,只不过流出来的是黏稠、含硫量很高的重油,而且流量很小,故而被日寇放弃。约三十年后,铁人王进喜的1205钻井队在大庆油田所打的第一口井,其深度仅为1100米。就这百米之差,让日寇错失“天赐良机”。

此外,日寇的探矿思想也出了问题,当时日寇一味相信“海相生油理论”,即海中大量浮游生物死去,其尸体与植物和淤泥等混合在一起,成为沉积物,这些沉积物腐烂后就会生出油气,而且世界上90%的石油都符合“海相生油理论”,如中东地区全部符合。

二战期间,日寇在东北大庆只差100米就挖出石油,为何放弃了?

中国老一辈地质学家潘钟祥、黄汲清等人,提出的“陆相地层生油”理论,是日寇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因此,日寇根本就没想到黝黝黑土覆盖的松辽平原具有蕴藏石油的可能性,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扎赉诺尔地区和阜新盆地。

阜新地区有石油吗?当然有,著名的辽河油田。但辽河油田的高流动性原油,埋藏在地下6000米处,是当时日寇技术达不到的。所以,后来日本人听说辽河油田被发现后感叹:“当时即便站在油田正中央,也找不到石油。”

日寇在东北找了几十年一无所获,又没有坚实可靠的理论支撑,终于坚持不下去了。最终,将其大部分设备和技术人员全部派往了“南方”,即苏门答腊等地。这是中国的幸运,也是全世界的幸运。

二战期间,日寇在东北大庆只差100米就挖出石油,为何放弃了?

大庆油田石油储量极其丰富,是世界十大油田之一,属于特大型砂岩油田。截至2019年上半年,大庆油田60年来累计生产原油23.9亿吨,占中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的40%左右!

如果当年日寇发现了大庆油田,必将得到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他们可能就不会选择南下,而是北上和自己的盟友纳粹德国一起夹击苏联。届时,“二战”的结局也恐怕要改写了。倒不是说日寇和德国一定会赢,但二战一定会更加艰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