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黎岺—丰宜:长平大战策划者冯亭后人在晋东南的迁徙(之五)

作者:冯潞侃山西
黎岺—丰宜:长平大战策划者冯亭后人在晋东南的迁徙(之五)

山西人迁徙图

黎岺—丰宜—柳林之关系

黎岺—丰宜:长平大战策划者冯亭后人在晋东南的迁徙(之五)

丰宜冯氏族谱

根据以上祖父、父亲及黎岺口传,以及丰宜家谱记载,笔者以为,黎岺—丰宜—柳林三者之间存在一种迁徙关系,尤其是黎岭—丰宜的迁徙,脉络清楚。

因经商而移民,纽带是交通

这种信息在屯留县丰宜镇一带的居民中,尤其强烈,几乎是脱口而出。据冯树忠先生讲,他在整理黎岺村志时听闻,有些丰宜人近些年曾到黎岺寻过根;黎岺也有历代口传,1940年代后生人冯树忠、李岳峰先生也曾面告笔者:“天下冯氏是一家,黎园坟里找本家”。其夹带的内涵是:上党冯氏本为一家,其根祖就是战国时期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冯奉世一脉;黎岺村北侧的冯氏祖茔地——黎园坟,葬有历代冯氏先祖,散落各地的冯氏族人于此可以寻见属于你的一支。黎岺村口传的另一则信息:冯氏弟兄几人,在明代初迁徙到外地,仅留下一个,让他守护祖屋看护坟茔。这一传说与丰宜传说及家谱记载初步能对接上。

黎岺—丰宜:长平大战策划者冯亭后人在晋东南的迁徙(之五)

安介生所著

但对“丰宜返回柳林”的信息反映较弱;这条信息主要是来自柳林祖父三四十年前的口传,如今祖父已经谢世22年,线索已断。笔者获知信息有:柳林冯姓与南面一里许的黎岺村存在家族渊源,具有群体性记忆,应属可信;但黎岺至柳林中间发生了什么?

充满了巨大悬念。

笔者曾问询过几个丰宜村民,都对此问题表达模糊。丰宜冯满红对应的话语是,“五个儿子少了两个”。笔者由此大胆推测:会不会是这两子返回了柳林呢?

父亲根据先祖坟茔推测,先祖返回柳林应在1664年前后;而冯旺及五子移民丰宜,则是在明洪武二年(1369),前后相差了近300年。这说明丰宜移民柳林与冯旺父子无关,与冯旺后嗣似乎有关。

黎岺—丰宜:长平大战策划者冯亭后人在晋东南的迁徙(之五)

笔者又拓展思维分析:会不会柳林冯氏出自丰宜镇下隶的某一个村呢?导致其迁徙地不宜被发现?!顺此思维,需要进一步在丰宜周边有冯姓的各村进行渗透调研,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笔者从“冯旺移民丰宜”口传中发现两个问题:一是黎岭冯氏五兄弟移民的时间——明洪武二年是否准确?如果准确,似乎与洪洞大槐树政策移民接不上关系,因为大槐树移民最早始于明洪武三年(1370);而且从国家移民分析,不大可能出现“独户移民”。冯旺独户移民这种情况不符合当时国家政策的逻辑性。 如果其移民时间确定是明洪武二年,那冯旺父子的迁徙极有可能是“私人行为”。

黎岺—丰宜:长平大战策划者冯亭后人在晋东南的迁徙(之五)

作者拜见著名历史地理学者葛剑雄先生

笔者曾经在2020年11月于长治学院幸遇复旦大学安介生。安祖籍山西介休,与笔者同庚,其师从葛剑雄先生,现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对移民有研究,著有《山西移民史》一书。就“明洪武二年移民”一事,笔者于饭桌前曾经问及安,他也不置可否,无法给出明确回答。

笔者再拓宽思维——私人移民可能有两种:被迫性移民和发展性移民,即推力——引力原理。黎岺地处上党盆地腹地,论及生存宜居条件,自然要比屯留区好许多,况且当时黎岺村的人口要少于今天,不存在“地狭人稠”,“被迫性移民”的条件似乎并不存在;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如天灾人祸、强族欺凌,也是冯旺背井离乡的外因。如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他在故乡江苏昆山曾受到仇人叶方恒的逼迫,于45岁离乡北上,最终漂泊20余年后,客死于山西曲沃。但冯旺被逼迫移民,没有证据支持。

至于“发展性移民”,需要做进一步思考分析:冯旺属于一介农民,在财富和眼界上,不应有“特殊积累”。有鉴于此,其选择性移民的最大可能是“经商之需”,或“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许有人会问:上党区黎岺相比丰宜镇,为富庶之地,为何冯旺离开黎岺,要选择到偏僻落后的屯留丰宜发展?根据推力——引力原理,丰宜一定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

黎岺—丰宜:长平大战策划者冯亭后人在晋东南的迁徙(之五)

太岳山脉

经笔者对屯留及周边地理、交通的反复勘察,发现:丰宜地处上党盆地西缘,潞安府至平阳府的驿路由此通过,在其西部12Km处就是太岳山脉东缘,上山不远处就是上党关,出关就是平阳府地界之岳阳县。两府中间因太岳山脉横亘,交通崎岖难行,唯此一条官道迤逦而行。在古代,驿路功能是复合式的,既是军政路又是商路,只要沿途有人通过,商机毕现。由此可见,丰宜一带最大优势就是区位、交通优势,存在可达性。

黎岺—丰宜:长平大战策划者冯亭后人在晋东南的迁徙(之五)

位于屯留、安泽交界之上党关

冯氏极有可能是依托驿路发的家。

另外,冯满红的口述也可作为旁证。据他回忆,丰宜当年并无村庄,因先祖冯旺落籍而成村。冯旺于此垦荒种地,利用驿路开店,逐渐站稳脚跟;后又吸附一些异姓家户,逐步成村。笔者在丰宜也发现了明代冯姓的当铺、车马店遗址,其中部分坍塌。

有人会问:冯旺是如何选定丰宜这个地方的?

黎岺—丰宜:长平大战策划者冯亭后人在晋东南的迁徙(之五)

黎岺至丰宜,距离约50余Km,丰宜至柳林也是如此,其间涉及长治(即上党区)、长子、屯留三县。这段驿路展布于上党盆地之中,基本是平路,但在当时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普通农民的活动范围。

其中移民的一个基本逻辑是:举家迁徙非同小可,迁徙之前,首先得熟悉此地,还应有迁徙的足够理由,方可完成迁徙。这里不禁要问:冯旺区区一介农民,活动范围有限,又如何能发现丰宜此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