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水知县张三同

作者:视微观

白水知县张三同

明朝初年,白水的第一位知县是苏州吴县人张三同,他来自北宋名士范仲淹家乡,在白水历史上留下许多故事,至今流传不断。

白水知县张三同

白水具城老照片

丁华新建县城于临川

明洪武二年(1369),白水暂无知县,由主管文书和事务的主簿丁华管理臧的县内大小事务。一日,丁华在城内察看民情,看到县城经历元末战火,建筑破烂不堪,几乎荡为废墟,官署尽皆废弛,城中百姓更是流离失所,艰难度日。于是,他就主持在白水河南面的南临川(今县城南古城村北)重新建造了县城。洪武三年三月石希仁在《创修县治记》写道:“白水县即古之彭衙也,县治南距南河为里者五。昔人以其河水色白因以名其县。元末,义兵争雄,列据关辅,互相攻围。守是邑者,以其地利失阻,遂墟其城。徙县治于南河水湄……首建是县者,主簿丁公华,江南和州人也,自洪武二年秋七月始到任。下车之初、邑无居人,公廨无所。不月余,众感其德,复市廛者济济焉。”

知县张三同重建老城

白水知县张三同

白水县城老照片

据清代乾隆年间《白水县志》记载,张三同于洪武三年(1370)秋,参加科举考试而取进士。由于其才思敏捷,善为政事,第二年即洪武四年(1371),便以内阁中书的身份任白水知县。

白水县城在唐朝时,方4里,位于县之南端原头。知县张三同到任后,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民情,发现县城新筑于南临川,隔河跨沟,若遇大雨,河水洪溢,乡民百姓不便往来,于是他广征民意,将县城迁回旧址。在充分准备物资的基础上于老城原址新筑土城,即内廓城。此后至今600余年,县治所均在今县城处。

白水知县张三同

林皋湖

张三同所作《创复县治记》写道:“白水县……历唐及宋俱隶冯翊。元末兵乱,遂尽废弛。大明洪武二年,王师肃清陕右,州县悉归其制。乃以和州丁华簿是邑,权寄治于南五里之临川。三年秋,余来知斯邑。时乡里耆庶咸告予曰:临川阻河傍谷,侧近蒲城,遇时雨骤降,则西有山水冲击,溢里巷、倾栋宇,而士民不便于所止;东有河水泛滥,激巨石、走原野而乡民不便于转输。若复于旧,则一县之民便。余深嘉其言以时有未可,力有未赡而不暇及也。今年夏、秋颇获,遂卜于九月庚戌创复旧治。”

为了发挥官署职能,尽快建立新的社会秩序,遂修筑了五间正堂,并建有仪门;两列各建有廊屋,作办公之用;其后又建重堂,作官吏居住所用,整体布局层次分明。同时又引导市。

白水知县张三同

从事贸易往来,不足三个月市井商铺繁荣起来。新城竣工,有城门三个:南曰“永宁门”,东曰“环洛门”,北曰“景泰门”。

然而,频繁大兴土木必然给老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影响,肯定有人对官府举动产生怀疑,甚至诟骂。张三同在他的《创复县治记》中写道:“虽劳于民者固莫逃夫士君子之议,然他日老幼无涉水之忧,垣屋无漂溺之患;转输者易,供亿者便,则佚于民者,庶可以忘前日之劳矣。”

白水知县张三同

张三同重修庙学

明朝新近立国,洪武初年,白水在知县张三同治理下,百废方兴、四方之民争相来此安家落户。而此时,张三同亟须完成的事是创修庙学。他在《创修庙学记》中写道:“三同奉天子命来知是邑,夙夜祗畏,恐坠教基。”意思是:我张三同奉天子之命来这里做知县,让我内心日夜担忧的就是恐怕白水教育落后。现实是,白水县用来讲授礼仪、传播文化之所--文宣王庙学(即孔子文庙),已经在元末战乱中毁坏废弃。

张知县对重修庙学颇为重视,他“卜以吉日,躬率吏胥,命工督役”。第二年,庙学完工,张三同以知县身份,率师生举行隆重的祭祀孔子仪式,规模大而严肃,观看庆典的群众无不欢欣称赞。

白水知县张三同

张三同来白水下车伊始,就创复县治、创修庙学,利于当世,名于后世。明正德十六年(1521),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侯恂长子、四川叙泸兵备佥事白水籍侯恂之子侯自明撰写的《重修学宫记》开篇写道:“白水之学,洪武癸丑肇建于张侯三同。嘉靖十六年(1537),同州给事赵国梁在其《重修县治记》中评价:“国朝洪武六年,知县事吴郡张三同始新其堂焉。”嘉靖四十八年,白水训导黎世和在其《邑令题名记》中写道:“洪武初,陕右肃清,首以进士中书张三同氏为邑大夫。经纶草昧治行称为第一。”直到清代,凡修葺庙学、树碑立传、追溯根源,张三同都是无法绕开的名字,显示了白水后世对知县张三同的铭记与感恩。

白水知县张三同

仓颉庙老照片

另据县志记载,张三同任知七下县期间,“又定法令,均瑶赋功居多焉。”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