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水知縣張三同

作者:視微觀

白水知縣張三同

明朝初年,白水的第一位知縣是蘇州吳縣人張三同,他來自北宋名士範仲淹家鄉,在白水曆史上留下許多故事,至今流傳不斷。

白水知縣張三同

白水具城老照片

丁華建立縣城于臨川

明洪武二年(1369),白水暫無知縣,由主管文書和事務的主簿丁華管理臧的縣内大小事務。一日,丁華在城内察看民情,看到縣城經曆元末戰火,建築破爛不堪,幾乎蕩為廢墟,官署盡皆廢弛,城中百姓更是流離失所,艱難度日。于是,他就主持在白水河南面的南臨川(今縣城南古城村北)重建立造了縣城。洪武三年三月石希仁在《創修縣治記》寫道:“白水縣即古之彭衙也,縣治南距南河為裡者五。昔人以其河水色白因以名其縣。元末,義兵争雄,列據關輔,互相攻圍。守是邑者,以其地利失阻,遂墟其城。徙縣治于南河水湄……首建是縣者,主簿丁公華,江南和州人也,自洪武二年秋七月始到任。下車之初、邑無居人,公廨無所。不月餘,衆感其德,複市廛者濟濟焉。”

知縣張三同重建老城

白水知縣張三同

白水縣城老照片

據清代乾隆年間《白水縣志》記載,張三同于洪武三年(1370)秋,參加科舉考試而取進士。由于其才思靈活,善為政事,第二年即洪武四年(1371),便以内閣中書的身份任白水知縣。

白水縣城在唐朝時,方4裡,位于縣之南端原頭。知縣張三同到任後,通過實地考察、走訪民情,發現縣城新築于南臨川,隔河跨溝,若遇大雨,河水洪溢,鄉民百姓不便往來,于是他廣征民意,将縣城遷回舊址。在充分準備物資的基礎上于老城原址新築土城,即内廓城。此後至今600餘年,縣治所均在今縣城處。

白水知縣張三同

林臯湖

張三同所作《創複縣治記》寫道:“白水縣……曆唐及宋俱隸馮翊。元末兵亂,遂盡廢弛。大明洪武二年,王師肅清陝右,州縣悉歸其制。乃以和州丁華簿是邑,權寄治于南五裡之臨川。三年秋,餘來知斯邑。時鄉裡耆庶鹹告予曰:臨川阻河傍谷,側近蒲城,遇時雨驟降,則西有山水沖擊,溢裡巷、傾棟宇,而士民不便于所止;東有河水泛濫,激巨石、走原野而鄉民不便于轉輸。若複于舊,則一縣之民便。餘深嘉其言以時有未可,力有未贍而不暇及也。今年夏、秋頗獲,遂蔔于九月庚戌創複舊治。”

為了發揮官署職能,盡快建立新的社會秩序,遂修築了五間正堂,并建有儀門;兩列各建有廊屋,作辦公之用;其後又建重堂,作官吏居住所用,整體布局層次分明。同時又引導市。

白水知縣張三同

從事貿易往來,不足三個月市井商鋪繁榮起來。新城竣工,有城門三個:南曰“永甯門”,東曰“環洛門”,北曰“景泰門”。

然而,頻繁大興土木必然給老百姓生産生活帶來影響,肯定有人對官府舉動産生懷疑,甚至诟罵。張三同在他的《創複縣治記》中寫道:“雖勞于民者固莫逃夫士君子之議,然他日老幼無涉水之憂,垣屋無漂溺之患;轉輸者易,供億者便,則佚于民者,庶可以忘前日之勞矣。”

白水知縣張三同

張三同重修廟學

明朝新近立國,洪武初年,白水在知縣張三同治理下,百廢方興、四方之民争相來此安家落戶。而此時,張三同亟須完成的事是創修廟學。他在《創修廟學記》中寫道:“三同奉天子命來知是邑,夙夜祗畏,恐墜教基。”意思是:我張三同奉天子之命來這裡做知縣,讓我内心日夜擔憂的就是恐怕白水教育落後。現實是,白水縣用來講授禮儀、傳播文化之所--文宣王廟學(即孔子文廟),已經在元末戰亂中毀壞廢棄。

張知縣對重修廟學頗為重視,他“蔔以吉日,躬率吏胥,命工督役”。第二年,廟學完工,張三同以知縣身份,率師生舉行隆重的祭祀孔子儀式,規模大而嚴肅,觀看慶典的群衆無不歡欣稱贊。

白水知縣張三同

張三同來白水下車伊始,就創複縣治、創修廟學,利于當世,名于後世。明正德十六年(1521),南京都察院副都禦史侯恂長子、四川叙泸兵備佥事白水籍侯恂之子侯自明撰寫的《重修學宮記》開篇寫道:“白水之學,洪武癸醜肇建于張侯三同。嘉靖十六年(1537),同州給事趙國梁在其《重修縣治記》中評價:“國朝洪武六年,知縣事吳郡張三同始新其堂焉。”嘉靖四十八年,白水訓導黎世和在其《邑令題名記》中寫道:“洪武初,陝右肅清,首以進士中書張三同氏為邑大夫。經綸草昧治行稱為第一。”直到清代,凡修葺廟學、樹碑立傳、追溯根源,張三同都是無法繞開的名字,顯示了白水後世對知縣張三同的銘記與感恩。

白水知縣張三同

倉颉廟老照片

另據縣志記載,張三同任知七下縣期間,“又定法令,均瑤賦功居多焉。”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