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人问“李鸿章是伟人”,别逗了,他若是就没天理了

“伟人”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李鸿章算不上。但有些人将其称为“卖国贼”也罪证不太明显,至少英俄美日德法六大列强因为“分赃”无法单一吞并我国,汪季新无法提前出生。

(1)李鸿章首先得判定是爱国者还是卖国者,然后才能说是否是伟人

按清朝的观点不算,按今天的观点就算。因为,晚清时期我们还没有“国”的观念,只有“朝廷”观念(但也有疆域概念呀)。李鸿章忠于的是腐朽的晚清政权而不是天下、百姓,失去了传统儒家的“天下、社稷、君王”观念。在传统儒家观念中,天下是最大的,最应该保护的。但李鸿章只忠于君王或掌权者,只忠于能为自己带来荣华富贵的社稷。

有人问“李鸿章是伟人”,别逗了,他若是就没天理了

从现代社会观点看,李鸿章如果是伟人的话,就得要有“贡献”进行说明。世人最爱讲两点:

其一,他对洋务企业的贡献。有些人说他创办了多少洋务企业,但可惜他只是“洋务企业出资者(清廷和有钱人)间的中介”而非创立者,他的最大价值不是将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带入中国,他只是将“古代的朝廷的买卖以企业这种形式去经营”,洋务企业大部分都是依靠清廷的“垄断权”才得以生存,但内部人浮于事、贪腐和官员的索取无度,大部分洋务企业都是效率低下、亏损存在。

其二:中国海军的成型和发展。中国海军理论上的第一功臣是魏源,实践上却是两大创建者。左宗棠和李鸿章分别是第一、第二个海军的专业打造者,他们分别是海军软件(人才)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提供者、买硬件(武器)的最大贡献者。

有人问“李鸿章是伟人”,别逗了,他若是就没天理了

(2)世人对其“鞠躬尽瘁”“卧薪尝胆”的描述很容易让人觉得是“伟人”,然而拨开这些“催泪”话语后,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个人利益四个字

“卧薪尝胆”我批评了多次了,卧薪尝胆要有成果,而且是在卧在“薪”上尝“苦胆”用以国强,而不是卧在“金”上尝“凤胆”用以自身强大。我们重点说说“鞠躬尽瘁”这个印象。

当我们去看李鸿章的奏折时,经常会看到李鸿章摆困难、讲不容易。李鸿章从清廷的腰包里掏钱搞北洋海军,用清廷的钱“买买买”战舰,确实很难。但北洋海军成军之时论硬件却是亚洲第一,并没有受到改革派内部多大掣肘。

特别是李鸿章死前的诗、遗折,有些人更是感动得涕泪横流,进而编造出慈禧还失声痛哭的桥段。真把自己当成不可或缺了。

有人问“李鸿章是伟人”,别逗了,他若是就没天理了

在1866年,作为曾左李三人中第一个专业搞海防的人,建立福州船政局时的困难。他受到了清廷保守派、英国人和法国人、李鸿章派系的改革派的共同掣肘(李鸿章只是受到保守派围攻而已)。左宗棠在奏折里抱怨过多少?

有的人天生就是“影帝”,有的人天生就是“干事儿的人”。但如果你只看到表演而忽略了表演后面的实质,那么,得出的结论只能是错误的。

古代社会官员贪腐:除了军事武器、行政、和家人开办诸如银号等商业机构外,晚清时期的官员又多了借助签协议得到列强的行贿、开洋务企业或者买股票或者以权力得到暗股等好处、牵线卖地或开矿许可证以及至少办企业上班等多种途径。

那么,李鸿章对以上这些都有参与。那么,他的鞠躬尽瘁、忙里往外与为他的家庭、他的家族、他的亲信牟利有高度相关。例如“甲午战争”为日本人提供军事情报、平时倒卖武器的亲外甥张士珩等家族成员的问题怎么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