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是明军太弱还是清兵太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明军屡战屡败

从萨尔浒之败到袁应泰、王化贞的相继大败,明军的恐满症开始流传,甚至有些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满万不可敌’的神话也被搞了出来。从来就没有谁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也曾被逼的背水一战;唐宗征战四方,也曾被迫定立城下之盟;徐达复幽云,扫残元,也曾中过王保保的埋伏险些全军覆没。究其根源,不是这些人不能被战胜,而是更多的人难以战胜自己心中的恐惧。

是明军太弱还是清兵太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明军屡战屡败

到了明末,之所以明军面对后金大军屡战屡败,后金军战力确实强是一方面,但是后金军也并非不能战胜。崇祯十五年周遇吉在杨柳青依托地形优势伏击撤退的清兵取得大胜;崇祯十四年,松锦大战,洪承畴率领的秦兵首战便于乳峰山击溃多尔衮率领的清兵,史载‘清人兵马死伤甚多,几至溃败’,要不是总兵杨国柱突然中箭阵亡,明军几乎就要达成解围锦州的战役目的;崇祯十一年清兵回撤至永平遭到明军伏击,参领扈敏、佐领巴海、乌纳海被明军击杀。但这些基本都为局部胜利,难改大局。为什么面对清兵明军屡战屡败,战歌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明朝军制的败坏

从成祖建三大营开始,明军就分成了皇帝直属的京营、处在边防重镇的边军、负担维护国内的卫所军三部分。京营在土木堡之变中几乎损失殆尽,后虽经于谦补充整顿恢复了部分战力,但在宪宗后期逐渐沦为工匠、杂役性质的后勤部队,虽有天子亲军之名,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再加上吃空饷,往往十几万的员额,实际只有几万人,并且就是这几万人还大多是应付了事,甚至是临时雇佣充充数。

后来孝宗、武宗、世宗各朝屡次想要整顿,但积弊已深,难以复振。卫所军从太祖朱元璋后期就已经出现了军制败坏的情况,有条件的交好卫所军官可以另谋出路,没条件的就只能成为卫所军官的私人杂役,还没有工钱。边军由于长年处在对敌战争的第一线,情况稍微好一点,但上边有的毛病他们哪个都没落下。并且为了由边军开始,明朝的将领们养成了用吃空饷养亲兵的惯例。这些亲兵体格强壮、待遇好、装备精、训练足,但只听命于将领一人。往往出战这些人便是战斗的主力或者是掩护将领撤退的绝佳后卫。这就造成了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别看明军在关外作战动辄十几万,但实数往往也就是七八万人并且这其中战斗的主力还是将领亲兵。所以说清兵只要集中兵力击败明军的将领亲兵基本上就算是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是明军太弱还是清兵太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明军屡战屡败

明朝内部的掣肘

实际上明朝从熊廷弼开始对于关外问题就有一个极为正确的应对战略,用我们比较熟悉的四个字就是‘主守,后战’。但是朝廷中那帮唇枪舌剑之徒,往往不顾全局,有事没事都要乱喷。熊廷弼刚稳定局势,就喷熊廷弼,让熊廷弼不能安心经略关外只得辞职;袁应泰大败,沈阳、辽阳尽失,又把熊廷弼请出来,可又弄了个王化贞把熊廷弼架空;天启皇帝任用孙承宗、袁可立完善了熊廷弼提出的三方布置战略,打造了一个攻守兼备的环环辽东防御体系,只等待时机一举荡平,又出来个阉党因为惧怕二人手中的兵权非要把他俩搞走,结果强撵去个高第尽弃关外所有,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然后袁崇焕出来,不管争议如何,好歹他能守住宁锦防线,稳定局面,最后他弄没了毛文龙,崇祯又让他去见了毛文龙,明朝应对关外的战略算是彻底崩溃了!

内部不稳、战略失策

崇祯时期不仅要面对越来越强盛的后金,还要同时应对国内的西北起义和西南土司之乱。本来应为朝廷提供兵员补充和后勤保障的西北及西南地区不仅失去了作用,反而还要耗费朝廷捉襟见肘的人力、财力、物力。当时明朝为数不多的能跟清兵拼战力的白杆兵也只能留下来守家。

在战略上,崇祯时期皇太极已经收服了草原各部落,关宁锦防线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继续存在只是给敌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围点打援地。崇祯要是不想议和也行,放弃宁远以东,既能省劲应对国内问题又能化被动为主动,何乐而不为。但是崇祯时期的宁锦明明不能守、明明没有多大作用了,偏还要坚持。

辽东武人集团

说到明朝与后金绝对绕不过的就是这帮子。他们以祖大寿、吴三桂为代表,世居辽东根基深厚。他们手下的辽东军绝对能力敌关外敌军,但是就他们自身的利益来说。朝廷调集的客兵是绝对不能在关外取胜的,因为那样他们的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而要他们击败清兵也是也是不行的,一是损失太大也不能保证稳胜;二是朝廷看到希望肯定会强令他们出战。对于他们来说最能凸显重要性的情况就是只有依靠他们才能守住辽东,但是野战不行只有据城而守。看看明末客兵以及客兵与他们的联合作战,再看看他们自己作战,就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是明军太弱还是清兵太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明军屡战屡败

总的说来,明军之所以屡战屡败绝非仅仅因为战力不行,而是各种弊端互相作用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