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句话说的是不假的。但是针对安史之乱能持续这么久的问题,唐肃宗的确把“王”擒了,但是究其意义上,唐肃宗还是没有搞清楚这场政变、这场内乱真正的“贼王”——问题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如果没有正确地找到病根、对症下药,那么就算是杀了安禄山,这场政变依旧不会轻易停止,事情依旧不会有好转。
说到唐朝的政变,其实已经是一件屡见不鲜的事情了,唐朝这些三番五次的政变甚至有时候不止男人参与、有时候女人也参与其中,用政治动乱做主题甚至可以出很多本书。安史之乱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政变了,其实要问为何安史之乱能持续这么久,倒不如问这场内乱发生和持续的原因。

这场内乱发生的原因毫无疑问就是安禄山,唐玄宗由于在统治后期极度不作为,而且疑似安禄山又与唐玄宗之间有着一层三角关系——杨贵妃,总之纠结各种各样的原因,安禄山带头造反。不过在这之前,唐玄宗其实有收到下属禀报,说安禄山要造反了,但是唐玄宗毫不在意、压根不管,这就比较要命了,明明可以把病根掐死在摇篮里,却偏偏落得一个最后被追杀的结局,最后实在只能说是李隆基昏庸无能。
再者说来,其实虽然安禄山是这场政变的发起者,但是不代表发起者死了,政变就能停止——安禄山有接班人啊,史思明不就是安禄山的接盘人吗?也就是就算有一个安禄山倒下,还有千千万万的安禄山会站起来,毕竟换谁谁不想要权力和金钱呢?不可能的,趁着国家内乱,觉得自己有机会的就都想捞一笔,更何况安禄山的接班人呢。
还有一点就是李唐战略真的不行,回顾一下当年战国时期秦国的白起,就算找过四十万精良军队投降了,人家该埋的还是照样埋,没有一点闪失,不然把这队精锐放回了赵国,过个几年难道还要他们卷土重来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李唐做的就是这些不太合理的事情,不够绝情。而且李唐对于两京首都是迷之贪恋和迷之执着,觉得只要收复了两京就完了,于是当一个晚上的僵持过后、敌方的军队撤回去,他们也就再也不追了,只要两京拿回手里就好。
于是过了几晚敌方的部队卷土重来、打败了、再卷土重来,就这么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了几年,终于是好不容易才平定战乱。所以说并不是一个安禄山死了就完事了,只要李唐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诸如安史之乱这样的政治内乱还会有更多更多。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就关注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