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古代在军中各负责什么?

大家在影视剧中,特别是汉末三国这段时期的相关影视中能见到许许多多的将军称号,包括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及四征四镇,骠骑将军、车骑将军。那么为什么当时要用前、后、左、右来命名将军称谓呢?他们是否有着不同的职责或是决定着地位高低的不同?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些称谓的区别。

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古代在军中各负责什么?

早在战国时期,左将军的称谓就已经存在了,当时把统领军队左翼部分的将军称作左将军。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军职进行改革,各国杂乱的将军职位被整合统一,其中,左将军作为官职被保留了下来,但是自从汉朝建立以后,这个职位就不常设立了。然而东汉末年以后,各地豪强并起,诸侯们割据一方,四处混战。这就导致各个军队对武将的需求特别大,同时也就需要更多的封号来命名这些将军们,于是那些被遗弃的称谓又被拉出来使用,其中就有前、后、左、右这一称号。三国时期不少将领曾经获得这些封号,例如马超、于禁、张郃就曾是左将军,张飞、徐晃等领过右将军。

通常情况下,左、右将军官职是同级的,而且职位也一样,只是名称叫法不同而已。

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古代在军中各负责什么?

每个朝代的官职都体现了一部分这个时代的特点,而东汉三国时期,因为常年的诸侯割据,大大小小的战争频发,武将的官职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扩充,一度达到二十余种,按品阶高低可分为大将军、膘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以及一堆的杂号将军。曹氏集团把持着汉献帝和朝廷,可以肆意任命下属一些正统的官职。而刘备手下,虽然同样人才众多,但是因为刘备自身官职也不高,而且任命下属的高级将军职位还需要获得大汉朝廷的认可,所以也就没法给下属们一些正统的将军称号,只能扩充一批杂号将军的封号来敕封下属。所以在刘氏集团中,如果你立下了大功,刘备怎么都会想办法给你弄一个威武霸气的将军称号,什么平虏将军破贼将军之类的。但是你不要以为名字响亮官职也高,这些称号甚至还不如前、后、左、右品阶来得高。

所以,在三国时期前后左右将军已经属于职位较高的等级了,蜀汉的五虎将和曹魏的五子良将都有人担任这一职位。

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古代在军中各负责什么?

虽说名义上左右将军官职同级,但是汉朝毕竟遵循着左卑右尊的规矩,所以在当时左将军的地位会稍逊于右将军。不过这种差距非常之小,几乎是没有实质性的影响的,右将军也并不能指挥左将军,在大部分的时候,还是不会仔细去区分前后左右之间的区别的。在所有的将军职位中,汉朝大将军是一品职位,膘骑将军和车骑将军以及卫将军属于二品,只有这几个将军拥有指挥全局的权利,其他的将军只能作为执行者。

而在三国时期降低了之前作为高级职位的前将军,同时提高了左右将军的等级,使他们也拥有制定军政策略的权力。

前后左右将军在他们被使用最多的年代里,也属于对将军的一种高级称谓,他们拥有部分军队的指挥权,大都是由能够独自领军一方的武将担任。他们之间由于时代对等级称呼上的细微差别也存在着细微的区别,但总体来说是相近且功能相同的。而偏将军属于将军的辅佐官职,主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而非带阵冲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