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熙王朝》中,大臣周培公去世,康熙为何会为他守夜?

周培公是康熙年间重要的大臣之一,他幼年丧父,十岁时失去自己的母亲,从此孤苦无依,后来只能当个州卒小吏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周培公运气很好,不久后便成功依附上有权有势之人,进入京城内阁之中任职。

《康熙王朝》中,大臣周培公去世,康熙为何会为他守夜?

时势造英雄,周培公恰好遇上了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借此事件刚好能够发挥他的军事指挥才能。

康熙帝看清楚了吴三桂的战略意图,派遣东阁大学士黄锡衮与周培公一同调遣大军,扑灭来自王辅臣以及吴三桂的叛乱,控制政局。周培公对当时的军事局势作出了全面、详尽的分析,提出不如派遣使者前去对王辅臣进行劝和,这样就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解决这一难题。但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周培公便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前去劝降。

康熙帝听完周培公的想法和计划后,十分赞成,当即决定赐给周培公丰盛奖励,并嘉封他为参议道台,御赐黄马褂。在周培公的劝降下,王辅臣最终同意降服,吴三桂在西北一方的势力也得到了剿灭与铲除,战乱的平定让周培公立下大功,而周培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能够对自己的父母亲进行嘉奖、封赏。康熙帝也满足了周培公的要求,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他的父亲也被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周培公一生都关注朝廷局势,随时准备为国家的安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他最终却因公职劳累过度死于工作岗位上,实属可惜了。

《康熙王朝》中,大臣周培公去世,康熙为何会为他守夜?

那么为什么身为九五之尊的康熙帝会为周培公守夜呢?在《康熙王朝》的电视剧中,周培公被刻画得足智多谋、机智勇敢,他不仅参与了立太子一事,而且耗费十几年的心血,画出了一张详细的大清地图。

康熙帝深受感动,也因对周培公的离世感到十分惋惜,才提出为周培公守夜。

但其中不乏康熙帝对于政治大局的考虑和衡量。在中原,儒教文化盛行,而康熙帝要想控制中原地区,就需要依靠这些儒生。

看重忠孝两全的儒生们十分在乎自己的颜面,而康熙帝为周培公守夜一举正是给足了他们颜面,让汉人明白了清王朝对他们的重视,让他们对清廷更加的死心塌地。这正是康熙帝的政治目的和意图。

《康熙王朝》中,大臣周培公去世,康熙为何会为他守夜?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康熙帝对于周培公的愧疚之情。周培公才能出众,本应该受到重用,位列朝堂之上。但康熙帝出于防备之心,军权始终掌握在满族人的手里,像周培公这样的汉人虽有才能,却无施展之地。周培公还被外放到荒凉之地盛京,管理军务。而盛京以满族人为主,周培公在盛京根本无法发挥施展才能。但周培公不仅没有怨言,还为康熙帝绘制了详细的国家地图。康熙帝仅凭这一件事,便应嘉奖周培公。但恰逢周培公去世,康熙帝便答应为其守夜。这一举动更多的包含着康熙帝的政治目的。

皇帝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整个朝廷,就连后宫家务之事皇帝都需考虑再三,更不用说涉及到了朝廷的大臣。康熙帝为周培公守夜,是对其的补偿,给予周培公的荣耀,更是对政治局势的考虑。此后的许多汉人文人都受到了照顾与体谅,得到了康熙帝的善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