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1948年12月15日,东北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为了尽快促成平津战役的胜利,我党我军突然通过新华社对外严肃公布了国军43名头等战争罪犯的名单。

其中,时任国民政府副总统的桂系新军阀李宗仁,在43大战犯名单中高居第二位,仅次于反动头子蒋介石,摆明了就是要追究李宗仁发动内战的罪责。

无奈之下,李宗仁只好在全国解放前夕,先蒋介石一步逃离解放战争,乘坐专机前往美国避祸。

但为何仅仅17年过后,1965年李宗仁就敢带着妻子高调回国呢?这似乎非常不符合逻辑,难道李宗仁就不怕国家重新追究他的内战责任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李宗仁,祖籍广西桂林,早年毕业于广西陆军小学堂后,正好赶上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就追随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脚步,加入了爱国同盟会,并于1912年获得推荐进入广西速成学堂深造。

1913年毕业后,调任广西南宁担任见习少尉和中尉队附,从此走上革命征战的道路,先后参加过护国、护法和粤桂等经典战役战斗,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1923年,李宗仁在李济深和陈铭枢两位国军大佬的介绍下,正式加入国民党,于次年得到孙中山的赏识,平步青云,担任广西绥靖公署督办和广西第一陆军军长等要职。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1925年,李宗仁在黄绍竤和白崇禧的辅佐下,击败广西旧军阀沈鸿英,统一广西,彻底奠定了广西桂系新军阀首脑的统治地位,致力于两广统一,亲率2万大军响应蒋介石发起的大革命北伐战争。

在龙潭战役中,全歼消灭北洋军阀孙传芳主力大部后,迅速回兵西征,奇袭湖北武汉,击败湖北军阀唐生智部。

于1929年胜利回师广西,与小诸葛白崇禧励精图治,建设广西,惩办地主老财等反动势力,兴办教育,一时间,广西呈现一副欣欣向荣之态。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1929年3月份,李宗仁因与蒋介石政见理念不合,爆发武力冲突,发起蒋桂战役,最终李宗仁无奈战败,败逃广西,而蒋介石也以反动罪名革除李宗仁党籍,并开除一切军职,但李宗仁却并不甘心,自封救国军总司令,长期盘踞广西,与蒋介石继续作对。

1930年至1931年间,李宗仁先与山西军阀阎锡山和西北军阀冯玉祥结成反蒋同盟,后联合广东粤系军阀陈济棠倒蒋反蒋,就此拉开中原军阀混战的大幕。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宁、粤合流,李宗仁屏弃前嫌,重新回到南京国民政府任职,并被授予了陆军一级上将军衔,发表著名的《焦土抗战论》,提出:中国军队应该有计划地节节相抗,将日军拉入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1936年,李宗仁兵出湖南北上抗日,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总督领导华东和山东一应抗战要务,先后打出了徐州会战、血战台儿庄、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和豫南会战等大型经典战役,为民族独立自主大业立下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公然撕毁与我党我军在重庆签订的和平停战双十协定,挑起内战后,李宗仁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大规模战役,却被蒋介石明升暗降,剥夺大部兵权,只给了他一个北平行辕主任的虚职,将其牢牢阻隔在华北战区之外,李宗仁与蒋介石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

1948年4月,李宗仁暗中指使妻子郭德洁发动“夫人攻势”,在国大选举上,击败被蒋介石看好的孙科,斩获副总统职务。

1949年1月底,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继结束,国军大部精锐几乎全部覆灭于长江以北,李宗仁果断抓住时机,逼迫蒋介石下野,就任中华民国代理总统一职,幻想通过和谈的方式阻挡百万解放大军横渡长江,却又公然拒绝在我党我军提出的《和平协定》上签字,做起了划长江而南北分治的美梦。

最终,毛主席和朱德联名签署“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渡江与敌展开最后决战,两天内解放南京,标致国军反动统治被彻底推翻。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11月份,白崇禧指挥的桂系本部精锐在广西战役中被林彪和陈赓一举击溃,李宗仁赖以生存的政治条件被彻底摧毁,为了逃避战败后的内战追责,李宗仁携妻子于11月20日以看病就医为名,从广西飞抵香港,转机迁居美国避祸,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流亡生涯。

1965年,距离李宗仁登上国军43大头等战犯名单17年后,妻子郭德洁不幸身患癌症晚期,无药可救,非常思念故土,李宗仁此时也已流亡海外多年,也无比迫切的希望回国养老。

而在此之前,同样登上43大国军头等战犯名单的原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和国军政府行政院长翁文灏已经一前一后全部返回国内,在新中国人民政府担任要职,国家并未追究他们的内战责任。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翁文灏是中国最优秀的地质学家之一,是个学术性的文职干部,实权不大,本人也并未直接参加内战,但在国民政府内的职务等级和政治地位很高,一度官至行政院长,所以自然而然就出现在了43名头等战犯名单之上。

解放战争末期,翁文灏因为害怕我党追究他的内战责任,就一直在香港隐居避祸,直到1951年才重新回国。

因为翁文灏本人没有直接参与内战的意愿,又是一名博学多才的专业人才,所以我党直接就对他表示了既往不咎的善意,让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继续从事擅长的地质学研究工作。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而卫立煌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是带兵超过50万的国军二级上将,是东北剿匪总司令,在辽沈战役中给我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虽然最后损兵折将40余万,被蒋介石直接革职查办,但却弥补不了他在内战中犯下累累血债的事实。

不过,卫立煌在国军内部处处与人为善,人缘很好,所以通过多方斡旋,成功逃亡到香港避祸,于1955年在我党的引渡下顺利回国,不仅没有被追究内战责任,而且还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的亲切接见。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这主要是因为卫立煌当初在国共统一抗日战线时,思想上比较同情劳苦大众,从心底里不愿意打内战,平白消耗国家实力,所以对蒋介石的命令经常阴奉阳违,将手中大量的国军粮弹物资,批量供应给八路军作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八路军坚持抗战的一大功臣。

更何况卫立煌在辽沈战役中直面林彪东北第四野战军的糟糕表现,大败亏输,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他本人的内战罪责。

所以,卫立煌在1955年回国后,就被毛主席亲自委认为国防委员会的副主席,当上副国级干部,在国内的地位很高。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登上我党我军公布的国军头等43名战犯中,有且仅有原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和剿总司令杜聿明一人在淮海战役战败被俘,被关押在北京功德林参加劳改,但也在1959年被国家首批特赦。

可以说,这份头等战犯名单上没有一个人被我军直接处决,而正因如此,所以李宗仁根本不担心追责和前途问题,就开始非常积极地与我国政府接洽回国的事宜。

同时,为了试探新中国的态度,李宗仁还老谋深算的与周总理秘密取得联系,向我国文物机构无偿捐献了一大批珍贵古董,表示自己想要落叶归根,回国养老的爱国之心。

而对于李宗仁赤诚的爱国热忱,周总理也没有白要,而是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欢迎支持,转送给他13万美元的费用,这也让李宗仁切身体会到了新中国人民政府的满满诚意和宽容大度,从此坦然面对,再也没有任何怀疑。

于1956年携妻子郭德洁乘坐专机高调回国,周总理亲自到机场接机表示欢迎,而李宗仁也趁此机会在机场面向全国,郑重宣布声明:表示一定要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和国家统一大业略尽绵薄之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不过,与翁文灏和卫立煌不同的是,李宗仁回国时已经74岁高龄,年事已高,而且在国军政府内部的党政军地位很高,仅次于蒋介石,所以新中国很难在政府内为李宗仁找到一个绝对匹配的职务和相关待遇。

尽管李宗仁斟酌再三,向国家申请了一个人大副委员长的副国级干部职务,但还是被毛主席委婉拒绝,阐明前因后果之后,只为李宗仁提供了超出规格标准的生活待遇和医疗福利。

李宗仁虽然心里稍微遗憾,但他已经年过古稀,功名利禄于他如浮云,对社会地位和政治早已看淡,所以他也非常体谅国家的难处,不再继续追逐名利,往后余生就在北京的住处安心隐居避世,享受起了无忧无虑的养老生活。

李宗仁:国军头等战犯中排名第二,为何回国后竟受到高规格礼遇

1966年,夫人郭德洁因病离世后,李宗仁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续弦娶了护士胡友松为妻。

至1969年,78岁的李宗仁因肺炎在北京去世,国家为他举行盛大的公祭仪式,死后骨灰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周总理亲自到场参加追悼会,对李宗仁的不幸离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对李宗仁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祖国的壮举,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和推崇。

李宗仁去世后,他的最后一任妻子胡友松从此皈依佛门,青灯相伴,没有再嫁人,也没有留下任何后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