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历史上最强小将,一个人打八千,吓死敌人主将

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将,成名时年纪都很轻。这可能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的最好写照吧。随着评书演义的盛行,有些原本不存在的“小将”为人所熟知,比如《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薛刚反唐》中的薛葵。他们虽然有名,但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真要说起历史上战斗力爆表的小将,应该首推三国时期的文鸯,一个敢单人独骑追杀对方千万大军的人。在曹魏末年不可一世的司马师,就是被他生生吓死的。

中国历史上最强小将,一个人打八千,吓死敌人主将

文鸯本名文俶,父亲是曹魏的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曹魏自从魏明帝曹睿死后,江河日下,朝政逐渐落入曹爽和司马懿之手。司马懿虽然在朝中很有威信,但是毕竟不是曹魏宗室,所以处处受曹爽压制。当时的曹魏朝中,大部分人都投靠了曹爽,文钦也不例外,不但和曹爽走得很近,还居功自傲,很有狐假虎威的架势。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魏帝曹芳带领群臣前往拜谒魏明帝之墓高平陵,朝中空虚。装病的司马懿突然发难,率三千死士夺取了首都洛阳。手握兵权的曹爽一时害怕,竟然回城投降。从此以后,曹魏的军政大权尽归司马懿所掌控。司马懿死后,朝政大权又尽归其长子司马师。文钦失去了靠山,只能在战场上拼杀博取财富地位。他为了多领功劳,经常虚报战果,让司马师非常反感,两人因此关系不好。后来司马师以防御吴国为名,调文钦驻守扬州,远离了朝廷。这一年,年幼的文鸯也跟随父亲一起去扬州赴任。

中国历史上最强小将,一个人打八千,吓死敌人主将

嘉平六年(公元254年),中书令李丰和光禄大夫张缉无法忍受司马师的专权,密谋废了他,让曹魏宗室中能力最强的夏侯玄接任。然而司马师很快察觉,将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惩处,夏侯玄也被夷灭三族。经此一事,司马师感觉曹芳的影响力已经逐渐大了,开始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便借故废了他的皇帝位,让高贵乡公曹髦继位。

擅自废立天子,是臣子大忌。司马师此举,无疑是得罪了所有和曹魏宗室有牵连的人。文钦此时和镇东大将军毌丘俭商量了一下,决定起兵勤王。

正元二年(公元256年),文钦、毌丘俭在寿春起兵,假借太后之名讨伐司马师。司马师此时正患眼疾,但是为了平叛,仍然强打精神,亲自带兵征讨。

中国历史上最强小将,一个人打八千,吓死敌人主将

战役开始之后,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原本毌丘俭希望兖州刺史邓艾可以帮助自己共讨司马师,却没想到邓艾选择和司马师站在一起。毌丘俭急忙让文钦带队去攻击邓艾,却没想到正好碰上了司马师的主力不多。面对强大的对手,文钦有些胆怯。而此时刚刚十八岁的文鸯却镇定自若,对父亲说:“敌人立足未稳,如果我们发动突袭,一定可以成功。”文钦没别的主意,只能按儿子说的方法来办。

是夜,文钦、文鸯父子分左右两翼对司马师的大营发起了进攻。为造声势,文鸯一路击鼓呐喊,大叫“活捉司马师!”本来就受困于眼疾的司马师心中害怕,血压飙升,本就已经不牢靠的眼球竟然从眼眶中迸出!司马师也是狠人,为了安定军心,强忍疼痛,将自己所盖的被子被头都咬烂了,没有喊出一个“疼”字。中军安定,整个营盘也就稳如泰山。

天色渐明,文鸯没有等来父亲文钦的部队,却看到了司马师的军队越聚越多。最后文鸯只能长叹一声,下令撤兵。文家父子杀了一阵,就撤了回去。司马师此时强忍病痛,命人追击文钦所部。文钦眼看支撑不住,便要撤回寿春。此时文鸯觉得必须给对方一些颜色看看,于是率领数十骑兵,冲入司马师阵中,尽情砍杀之后才离去。

中国历史上最强小将,一个人打八千,吓死敌人主将

紧接着,司马师手下的左长史司马班率领八千骑兵,再次追击文钦所部。文鸯这下又来了兴致,索性一个人也不带,仅仅自己单人独骑,就冲入了敌人阵中。这一战,文鸯杀得痛快淋漓,在敌人的军阵中杀了个七出七入,斩杀敌人百余人,自己身上却一点儿伤都没带。司马班畏惧文鸯的骁勇,不敢再追,文钦得以从容逃脱。

这一战最终还是文钦和毌丘俭失败了,造反大军被全部平定。之后毌丘俭被杀,文钦向南投降了东吴。不久之后,眼睛废了的司马师没能熬过去,一命呜呼。如果说他是被文鸯吓死的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他眼疾的迅速恶化,也不能说和文鸯没有关系。

三年之后,魏国新任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又在寿春起兵,反叛司马昭,文钦父子受命前去接应。可文钦与诸葛诞素来不和,相互猜忌,导致军事上节节失利。诸葛诞见情况不好,竟然杀了文钦。文鸯和弟弟文虎听说之后,连夜翻墙出城,投降了司马昭。司马昭不但没有杀这兄弟二人,还保举他们做了将军。最终诸葛诞的叛乱也被平定,文鸯随司马昭回朝。

中国历史上最强小将,一个人打八千,吓死敌人主将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司马炎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文鸯继续在其手下供职。不久,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反叛,杀死了多名封疆大吏。文鸯临危受命,率领凉、秦、雍州三州兵马,大破秃发树机能,让二十万胡人俯首称臣,再次威震华夏。不过,晋武帝司马炎并不喜欢文鸯,后来找了个借口将其免职。

司马炎死后,晋惠帝司马衷继位,皇后贾南风掌权。东安王司马繇和文鸯不和,便借机诬告他谋反。文鸯因此而遇害,家中三族被灭。

纵观文鸯一生,军功赫赫,绝对当得起“少年英雄”四个字。他在对战司马班时单人独骑挑战八千骑兵的壮举,可谓是空前绝后。后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时,也是借鉴了这一情节,把他放到了长坂坡赵云救阿斗的故事中。若论起中国古代的少年将军,文鸯如果称第二,恐怕还真没谁敢称第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