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国军中将,主席亲笔写信劝他投诚,他却顽抗到底直至战败被俘

提起共产党和国民党,大家应该都了解到两党之间曾有过对峙时期,在两党对峙时期,主席曾亲笔写信给予多名国民党的高级领导,信的内容大多都是劝多名高级领导放弃内战,跟从共产党,为人民的意愿而作战。在其中,有不少将领被主席的信件感化,便投奔于共产党。但有这样一名将领,他却十分顽固,自始至终都十分忠心于自己的工作岗位,直至最后被我军俘虏,他都没有投降,他的名字叫杜聿明

他是国军中将,主席亲笔写信劝他投诚,他却顽抗到底直至战败被俘

一、杜聿明身世

杜聿明于1904年11月出生于陕西米脂,杜聿明的父亲是清末举人,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活动;而杜聿明从小受父亲积极参与反抗斗争的影响,有了一个喜爱玩弄武器枪支的爱好。在受表哥李鼎铭的严厉教育下,在学习方面,杜聿明也是一个“妥妥的学霸”,考取北京大学后却对当时官员的黑暗腐败而感到气愤,使他有了从军救国的思想,便离开北京,前往了位于广州的黄埔军校,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在学习方面从不马虎的杜聿明,便作为第一期优秀毕业生毕业。由于成绩的优异,他便被分配到何应钦第一教导团第一营第三连当见习和军需上士。

他是国军中将,主席亲笔写信劝他投诚,他却顽抗到底直至战败被俘

二、杜聿明的军事生涯。

在杜聿明于黄埔军校毕业之前,他便和同学参与了讨平广州反动商团的战斗,这也是杜聿明第一次体验与学校训练时不同的场景,是真枪实火的战场搏杀。在淡水城之战中,被称为“敢死队成员”之一的他,也立下了不少战绩。

他是国军中将,主席亲笔写信劝他投诚,他却顽抗到底直至战败被俘

而最不可忽视的是他在1933年的古北口激战中,身处国军的他,大战起来的战役也干气十足,在他的带领下,第17军25师的士兵誓死不退,前仆后继地打击日寇,向他们展示了中国士兵誓死保卫国家的勇气和决心。

而在之后,由于杜聿明的领导有方,他所带领的第五军整支部队战斗力甚强,在武器方面也不亚于其他部队,便快速成为了当时抗战时期的王牌队伍。

他是国军中将,主席亲笔写信劝他投诚,他却顽抗到底直至战败被俘

在1939年底,史称“昆仑关战役”的战役拉开序幕,而当时杜聿明所带领的第五军便遇到了强大的敌人-有着“钢军”称号的日军第5师团,该军团在相比其他队伍中,有着比第五军更精锐的机械化设备。而在他们进攻之时,第五军也毫不示弱,层层包围着日军,最终击倒了日军团长中村正雄,而下级军官伤亡数目达到了当时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经历了十八天日夜不停地战斗,中国军队获得了巨大的胜利,给予了日军歼灭性打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中国人民对抗日的民心和士气。

他是国军中将,主席亲笔写信劝他投诚,他却顽抗到底直至战败被俘

在昆仑关战役过后,杜聿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抗日将领,但在此次战役中,我国军队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而杜聿明为了给他们给予最大的纪念和敬佩,亲自在昆仑关建立起“陆军第五军阵亡将领纪念碑”,并在碑上叙述了他最大的想念的敬佩。

他是国军中将,主席亲笔写信劝他投诚,他却顽抗到底直至战败被俘

此时的他,掌握着大量的兵权,勇敢能战的他,深受蒋介石的重用在解放战争中,他也充当着救火员的角色,但在其中,由于多次奔赴前线指挥,日夜不息,最终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他也曾担任过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等职位。但他的对手却从日本军队变成了粟裕、刘伯承等人,不息地走向了错误的道路。

在淮海战役中,主席亲自写了劝降信,希望他可以早日投降,但坚定的他对自己的职位忠心耿耿,丝毫没有投降的想法,直至成了我军的俘虏,在战犯所里监禁了十余年。

他是国军中将,主席亲笔写信劝他投诚,他却顽抗到底直至战败被俘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杜聿明他确实是个很有军事领导能力的人,这一方面不仅表现在他的学习上,在抗战中他为中国陆军开创了现代化战争的思路,为中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少的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