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斯图尔特·雷登,台独运动的重要推动者

作者:思想火炬
斯图尔特·雷登,台独运动的重要推动者

美国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国家。正如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在《危险国家》(Dangerous Nations)一书中指出的那样:"美国一直是一个危险的国家,正在向性领域扩张。

美国"分阶段"入我国台湾历史悠久。早在1844年7月,美国就强迫中国满族政府签署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沙条约》,以夺取厦门等"贸易港口",觊觎台湾,台湾可被视为美国商船的理想中转和补给站。但是,由于美国正忙于扩张和巩固其在美洲大陆的地盘,因此几乎没有时间对此进行过多的思考。1865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国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外部扩张势头增强。19世纪60年代,美国驻厦门总领事李森德和美国驻香港总领事伊萨卡·艾伦建议美国政府尽快进入台湾。根据伊萨卡·艾伦的说法,"我们的政府希望获得这个大岛"。

1899年9月,随着后来美国的势头,美国正式向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进一步参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竞争。但此时台湾已于1895年4月被日本割让。因此,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有更直接的利益冲突。

斯图尔特·雷登,台独运动的重要推动者

1942年初,在五角大楼远东战略小组任职的乔治为美军准备了一份备忘录,指出台湾对美国的"潜在"经济和战略重要性,并提醒美国政府,它不能"轻易地将台湾交给中国控制"。然而,美国当局为了当时战略的最佳利益,决定同意将台湾归还中国。1943年11月,美国、英国和中国领导人共同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确立了战后将包括东北、台湾和澎湖群岛在内的日本占领的中国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其中第八份声明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将得到执行,日本的主权将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越和我国人民确定的其他小岛屿。"这项国际协议重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应该归还给中国。由于主导这两份文件的美国当时有三个目的:

一、敦促蒋介石继续捶住日军,以尽快打败日本;

第二,帮助加强中国,使日本在战后削弱在亚太地区的实力;

第三,最重要的是帮助培养亲美的中国,以利于战后中国制造的苏联,巩固和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

但是,蒋介石实实在是太无可争辩了。二战后中国局势的发展打破了美国政府的一厢情愿的算计。中国共产党凭借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地位,赢得了越来越多中国普通民众的支持,蒋介石的腐败无能和积极的反共政策,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人心。因此,美国政府开始密谋分裂台湾,以阻止中国革命的胜利。

斯图尔特·雷登,台独运动的重要推动者

1947年2月,"228事件"在台湾爆发。这一时期,由于动乱,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鼓吹"台独",有的去美国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3月3日,美国驻台北总领事馆分析了台湾局势,建议"以美国本身的名义或以联合国的名义"立即干预"台湾局势,以防止"屠杀政府军"。3月6日,该提案得到美国驻华大使斯图尔特·雷登(Stuart Redden)的认可。斯特莱登随后通过秘密电汇将文件直接发送给国务卿,他称之为"斯特莱登的秘密"。

据美国驻台北领事馆称,台湾人只是反抗现政府,不是为了分裂中国,仍然愿意维持他们的"中国公民身份"。当然,支持者必须充分意识到,一旦美国或联合国介入,美国政府将面临如何向国民党政府和国际政府负责的问题。针对国民党政府,美国的"中国通行证"提案是,美国可以向中国政府保证,台湾只是"受信任的",将被归还给一个"负责任的"中国政府。在规划该提案时,美国医务人员一直在努力应对国际舆论。由于台湾已经返回中国,在国际法和道义上,"信任"一个主权国家的部分领土是不恰当的。为此,"斯图尔特·雷登的秘密"设计了一个险恶的谬论,即台湾的"地位"很难被描述为"日本在法律上仍然对台湾拥有主权"。按照史崔登秘密的逻辑,按照这一定位,那么美国的"直接干预"是"正当的"。

斯图尔特·雷登,台独运动的重要推动者

就美国官员而言,白宫和国务院当时并不打算干涉台湾事件。然而,"斯图尔特·雷登的秘密"关于台湾"地位"问题的最后推理部分,为美国随后的政策调整埋下了障碍:即如果美国今后打算干预,就可以打着所谓"台湾地位未定"的幌子。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美国第13航空队进军台湾。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特别声明:

"关于台湾殖民地术语"福尔摩沙"(葡萄牙语语音翻译为"怀左"")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恢复、日本和平条约签署或联合国审议。"美国政府的这一声明完全违背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就这样,经过半年的审议,美国政府终于趁着朝鲜战争的机缘,制造了"台湾地位不确定",重新介入中国内政。28日,周恩来总理和外交部长发表声明,断然驳斥杜鲁门的说法,庄严宣称"无论美帝国主义采取何种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都无法改变",中国将能够"收复台湾和属于中国的一切领土"。(陶文轩主编:《中美史》)《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8页,2004年)

此前,斯特莱登在人员布局上也尝试过。他在一份"小报告"中抨击了台湾行政长官陈毅,迫使蒋介石解除了陈一前驻美国大使魏道明的职务。这样,更有利于美台之间的"沟通"。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段时间里,有影响力的台独活动人士廖文义,后来为取代中华民国、建立所谓"台独共和国"进行了多年的斗争。

廖文义,原籍福建省漳州市。1910年出生于台湾云林县一个地主家庭,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赴美俄亥俄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于1935年回到中国大陆,并于1940年开始在台湾经营企业。台湾复国后,廖文义进入国民党政坛。在竞选国民议会失败后,他开始专注于台湾独立。

1947年6月,廖氏兄弟和另外五人在上海组成了台湾解放联盟。7月,廖某会见美国派往中国特使魏德美,并提交了《关于处理台湾问题的意见》,要求台湾派代表参加《日日条约》,并要求台湾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为期两至三年,并举行全民公决,决定台湾是否属于中国。 脱离中国,或完全独立。10月,廖文义和台湾佳怡黄济南在上海举行对外记者招待会,黄建安在会上用英语发言,宣扬台独思想。11月初,廖文奎(廖文义的弟弟)和黄济南前往南京会见美国驻华大使斯图尔特·雷登,请他转介美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交在台湾举行"公投"以决定台湾未来的提案。"台湾独立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道路,但值得为之奋斗,"他鼓励他们。

多年来,中国媒体流传着很多关于斯特莱登"假装"爱中国的故事。如果加上"斯图尔特·雷登的秘密"这一段话,会让斯特莱登的形象更丰满一点吗?

(作者:怀佐徐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