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夜读丨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文/小小

《为了不眠之夜》里有一句话:动不动就愤怒,表示幼稚得无法驾驭自己。

一个人的豁达,体现在落魄的时候;一个人的涵养,体现在生气的时候。

不为过去的事徒增烦恼,也不为眼前的事糟心烦忧。控制自己,少些脾气,多些理智,要知道,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少生怨气,是智慧

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面对无法改变的事时,抱怨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会把情绪弄的糟糕透顶。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因家道中落而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其他地方。

一天,他来到一个村庄,村庄都被洪水冲垮了。他看着满目疮痍的村庄,不禁悲从中来,觉得自己的命运就像这个被冲毁的村庄一样。

走着走着,他看见了一个农夫站在被洪水淹没的田地旁,面带微笑,没有抱怨也没有悲伤。年轻人感到非常奇怪,就去问农夫:“面对这样的天灾,为什么你不为被淹没的庄稼而悲伤呢?”

农夫说:“这些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了,抱怨没有用。虽说洪水淹没了庄稼,但是也带来了许多的养料,土地变得肥沃,我相信明年一定会有好收成的。”

做人需要有农夫的智慧,不一味抱怨,要从痛苦中寻找生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人对事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苛求别人做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完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总是抱怨别人。改变自己,不要让自己沉浸在抱怨之中。

学会不抱怨,学会在逆境中找到生存方式,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少生怒气,是一种修养

看过这样一句话:“当周围的人良善可亲,我们也可以温顺有礼,如果周围的人邪恶异常,我们很快也会变得张牙舞爪。”愤怒是人顶端的情绪,一个充满怒气的人,智商基本为“零”,而能控制自己的怒气,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一只骆驼在沙漠里跋涉。正午的太阳晒得它又饿又渴,焦躁万分。

正在这时,一块儿玻璃瓶的碎片把它的脚掌硌了一下,疲累的骆驼火冒三丈,抬起脚就将碎片踢了出去,结果脚掌被玻璃片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红的血液顿时染红了沙粒,升腾起一股烟尘。

生气的骆驼一瘸一拐地走着,一路的血迹引来了空中的秃鹫。骆驼十分恐惧,不顾伤势狂奔起来,在沙漠上留下一条长长的血痕。

跑到沙漠边缘时,浓重的血腥味引来了附近沙漠里的狼,被惊吓到的骆驼像只无头苍蝇般横冲直撞。不一会儿,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漓的倒在地上了。

临死前,骆驼追悔莫及道:“我为什么要跟一块小小的碎玻璃生气呢?”

在盛怒的当下,人就会失去理智,会伤人伤己。而此时忍耐过后的冷静往往比愤怒更有效。

生气时,在开口前数十下,如果异常愤怒,那就数到一百吧。所以,放平心态,让怒气和自己擦身而过,留下一方纯净安宁给自己。

少生闲气,是一种活法

生活就是各扫门前雪的过程,与其为他人生气,不如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有人问作家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余光中沉吟片刻答:“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不管闲事,不生闲气,既是对别人的礼貌,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很多时候,回过头来很多苦不堪言的事,其实都是自己和自己在较劲。

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而是心浮气躁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时,而是众声喧哗时;一个人的慈悲,不在居高临下时,而是人微言轻时;情侣间的尊重,不是闲情逸致时,而是观点相左时;夫妻间的恩爱,不在花前月下时,而是大难临头时。

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扔,走出来的是路,扔掉的是包袱。这样,路就会越走越长,心就会越走越静,才能留一点时间让自己思考。

学着少生气,这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智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