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宋史,焦头烂额的赵匡胤

作者:羊官运史
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宋史,焦头烂额的赵匡胤

宋太祖御驾亲征,指挥两路大军合围潞州李筠,平定了大宋开国后的第一次叛乱,本以为天下太平的赵皇帝,再一次站在了平叛的战场。

建隆元年四月,李筠联合北汉发动对宋的战争,四月起兵,六月即兵败。

李重进原想与李筠南北夹击汴梁,故派遣翟守珣暗中联络,可这老小子背叛了他,跑去开封告密。

赵匡胤将计就计,让翟守珣离间二人,李重进也是直脑子,直接中计,错失了与李筠合击的机会。

九月,李重进起兵反宋,改用后周显德年号。十月,赵匡胤亲率石守信、王审琦、李处耘等将南下平叛。十一月,攻破扬州城。

面对败局,李重进无奈仰天长叹,“我有愧于周太祖之恩也”,言毕举家自焚而亡。

收拾了李筠、李重进,赵匡胤的江山才有一些稳固,做为武将的他,习惯了亲临战场,后世把大宋积贫积弱的原因归咎于他是不对的。

说起来,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当年也是皇位继承人的一大热门人选,传位给柴荣的那日,郭威特地要李重进向柴荣行君臣之礼,打消他日后夺位的企图。

李重进靠着姻亲关系升到核心层,但他却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是一位不可多得军事人才。

李重进凭借战功升到成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时人称之为“使相”,并让自己的母亲享受殊荣。他用自己的生命证明自己无愧于后周!

解决了叛乱,赵匡胤便可以腾出手来建设大宋。此时面临的局面不容乐观。

赵匡胤意在统一中国,先看看周边环境,北有契丹、北汉,南有南唐、吴越,西有后蜀,定难军,还有武平、南汉等割据政权。

国内形势也不容乐观,短短几十年间,中原历经五个王朝,连年征战,耗费无数民力,人口、经济、土地都处于衰势。

比如后梁的耕牛税甚至征收到五代末,虽然牛非牛,人非人,但税你得缴。

面对这一切,赵匡胤并没有退缩。新朝初建,当建立一整套典章制度,为了拉拢前朝大家,他不计前嫌,甚至李筠造反,仍然重用李重进。为了缓和矛盾,缓征农税,赈济灾民。

将要励精图治的宋太祖遇到了大宋开国元年贪腐大案。事情都经过是这样的,还是那个王彦升,一次夜里巡城,跑到宰相王溥家要酒喝,并乘机索贿。

王溥假意允诺他,次日便将此事告诉了宋太祖。本来因为王彦升擅杀韩通已让赵匡胤耿耿于怀,这下更加厌恶,一怒之下把王彦升贬到了唐州。

大家都晓得宋朝的贪腐是一件很严重的现象,但在太祖年间还是强调清明,像王彦升这样的武将以拥戴之功自居,跑到宰相加勒索。这已不是索贿,分明是武将的嚣张跋扈。

赵匡胤即是武将出身,黄袍加身成为天子,自然见不得武将肆意妄为,更要防备再来一出“黄袍加身”。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为了赵宋江山,赵匡胤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