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何让亲密关系获得双赢不因矛盾摩擦而禁锢

作者:百想耳语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里,父母,爱人,孩子,朋友,构成了我们的朋友圈。好的关系是我们可以在这个圈子里快乐自由的成长。就像有的人谁跟他在一起都会感觉很舒服,我们称之为双商高。但有的却总是喜欢用刺激别人的方法来面对那些善意,以此来显示自己的霸道或者厉害。所以刺痛效果往往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说不定回过头来自己会更伤更痛更自责。

所以,聪明的方法就是我对你的爱可以换回我所需要的爱意——双赢。而笨拙的方法则是,明明是关心在意,但却总是词不达意,或者不知该怎么表达。所以只能用刺痛的办法来伪装自己的所需所感。因为那样的表达其实还是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在渴求与呼唤爱的需要和存在。

就像《爱到极致是放手》所讲的就是带我们寻找如何与所爱之人相处然后获得内在力量和智慧,以及学会如何接纳,臣服和放手,然后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而它的作者张德芬女士,毕业于台湾大学企业管理系,曾任台湾电视公司记者、主播多年,在美国UCLA取得MBA学位。2002年辞去国际知名公司IBM高薪工作,致力于心灵潜修与写作。为的就是帮助更多人找到打开亲密关系的钥匙。

如何让亲密关系获得双赢不因矛盾摩擦而禁锢

如果说,在关系里聪明的办法是获得双赢。那又该如何双赢呢?其办法就是,懂得怎么称赞别人和自己。付出的东西既是别人所需,而自己又努力付出了,然后还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的真实回馈,这是所谓双赢。

因为在关系里无论什么样的状态,开心,失望,伤心,愤怒,这些情绪其实无不表达我们的感受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爱,得到了我们会开心,而得不到,所以才会有这些负面的情绪表达。

比如夫妻两个人做家务,妻子要丈夫去拖地,丈夫如果应允了,然后把地拖好了,这是因为丈夫觉得这样可以减少妻子为家庭付出的劳累感,或者自己就是闲着没事,拖一下就拖了就当玩了,那么在丈夫打扫干净以后妻子适当的夸奖,这就是一种双赢,彼此都快乐开心。但假如妻子说,你在家几天也不拖拖地,你看家里都脏成什么样子了?那么丈夫可能就会反击,我前两天还拖地了呢?你怎么不说?于是这架就可以吵起来了。

如何让亲密关系获得双赢不因矛盾摩擦而禁锢

如果妻子可以表达,那你再辛苦一下,把地拖了,我实在是太累了,那么丈夫可能就会以一种心疼和体谅的方式去做家务,但如果妻子回答的是:这有什么?咱们家的地都是我拖的,我说过什么了吗?怎么干点活还得显摆?所以后面这个回答就是非常笨拙的求爱方式。明明自己想要得到爱,但却非要让对方感到痛苦一下才可以。很明显妻子是在诉说自己的辛苦以得到丈夫的爱和关心,但是诉求里边妻子表达的只是自己要求的东西,却没有表达出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需要。

所以这样的时候提出要求者可以看看自己的内心,我为什么想要对方做这些?我想满足自己的哪些需要?以及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要?或者作为妻子的这一方已经付出惯了,但是想要得到的只是别人可以给自己一些回馈和爱。所以聪明的表达方式和笨拙的表达方式得到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以及有些人为了逃避内心的自责还会选择合理化伤害,然后用一些大道理来做自我保护。

所以当我们懂得,可以回馈一点爱给对方以及这种爱也是对方所需要时,那么我们的爱就可以相互流动历久弥新了。

“都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也有说“幸福的婚姻大多相似,不幸的婚姻却各有不同”。而张德芬的《爱到极致是放手》里这样表达,她说,人生是场修行,当你凡事责怪他人跟老天的时候其实你并没有在做功课,但是当你去思考各种解决之道时才是让自己在成长在历练。所以,很多时候婚姻的去留,如果不是外人可以随便下定论的话,那么就是你自己在做选择。

因为很多时候抱怨它带着一种无力感,是你面对这件事情找不到解决方法,或者是你把快乐通过对方的行为做着自己的表达,就等于你把自己的力量放在了对方的身上,而没有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就像前边说到的那位妻子,如果她想改变丈夫,那么可能就会得到负值,因为妻子的意图丈夫可以洞悉,但如果不是丈夫心甘情愿,那么最后往往妻子会装满了伤心失望。

如何让亲密关系获得双赢不因矛盾摩擦而禁锢

那么是要妻子必须忍受丈夫的懒惰还是选择心甘情愿的在一起生活?这里其实不是要让大家必须委屈求全,而是说无论怎样选择其实都是妻子的自由。如果想要继续被囚禁在这种生活状态那么就不会有人劝说妻子离开。因为这种夫妻模式也真的很多。而如果想要离开,那么也是妻子的自由。所以关键是看妻子会做怎样的选择。

就像如果改变注定会受折磨,那么可不可以选择折中的办法呢?比如,变“期望”为“希望”。

就像,“期望”是比“希望”更为迫切的感受。当我们可以放下“期望”时我们就会放下很多可能遇到的不如意。但“希望”则是指,我们有一个目标,如果可以实现,那么当然会更好,但如果没有实现那么一切如常也ok。

如何让亲密关系获得双赢不因矛盾摩擦而禁锢

所以,接受对方的状态,如果他们有心改变,我们可以加以鼓励。如果对方一切如常,那么适当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进行及时的沟通。不指对错,而指需要,那么生活也就不会变得两败俱伤了。

有的时候我们会愤怒,甚至是仇恨,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像张德芬的《爱到极致是放手》里表达的当我们愤怒时是我们所不想面对的负面情绪,比如,伤心,失望,羞愧,懊恼等。因为不想面对,所以通过发泄愤怒来谴责那个引起我们这种情绪的人。而还有一种状态就是直接转嫁给了第三方。

比如丈夫有了外遇,妻子可能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去发泄不满,那么是丈夫的这种行为让妻子难过愤怒吗?不是。而是丈夫的行为让妻子感受到了背叛,被抛弃以及这背后引起来的伤心,难过,失望带来的各种负面情绪,给妻子引发出来的恨与不满。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看到自己的需要,是选择让丈夫回归家庭还是选择无法忍受与丈夫离婚,这些都是我们在人世间,学会与自己相连接,然后看清楚自己心中的答案,再做出的选择。

而这里所提到的把愤怒的情绪转嫁到第三方的行为,其实也是无法面对自己不能承受情绪的一种发泄,而当自己可以明白自己心里的感受时也就可以面对,甚至说可以放下了。

写在最后

生活里我们都在寻找爱,然后可以快乐的生活,但很多时候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则会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伤害,然后“相爱相杀”这样的词就出现了。于是我们用各种方式呼唤爱,表达自己所需所感。所以就像《爱到极致是放手》里提到的,既然想要表达需要,让爱流动。那么为什么不去选择好的方法,而让不好的总是运用其中呢?所以,可以看看这本书,或者可以让你从中得到答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百想耳语

喜爱画画,也爱读书,更爱幻想的有爱妈妈。让我们一起享受生活,感悟生活,同时在历经风雨过后,可以享受彩虹般阳光的生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