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代有多少异姓王?连封带赠共有9个,其中6个都是汉人

清代异姓爵位等级中,级别最高的是一等公爵。有清一代,异姓获封公爵的人数并不多,一、二、三等连封带赠总共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人。所以,正常情况下公爵对异姓贵族而言,已经是天花板了。

清代有多少异姓王?连封带赠共有9个,其中6个都是汉人

不过,异姓封王、赠王的情况还是有的,而且还不是个例,从关外崇德时期,即皇太极称帝后,一直到乾隆年间,异姓封王者共有9人。奇怪的是,这9个异姓王中,汉人占了多数,共有6个,具体的情况下面仔细来讲。

入正题之前,还是需要声明一下,御史所说的异姓王,并不包括蒙古王公。因为蒙古地区实行的是特殊的管理体制,蒙古亲王、郡王和宗室王公是有很大差别的,这里不仔细讲,有机会再说这个话题。

三顺王、平西王、义王

三顺王具体是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他们都是明朝辽东地区的将领,且都是毛文龙的部属。袁崇焕矫诏杀了毛文龙后,其旧部内讧,三人先后归降后金。

清代有多少异姓王?连封带赠共有9个,其中6个都是汉人

孔、耿、尚三人归降,是清初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他们带来了数万兵丁,战船,以及后金最缺乏的火器技术,使得八旗战力得到迅速提升。此后皇太极如虎添翼,自制红衣大炮,与辽东的明军抗衡,并最终打败明军。

天命、天聪两朝归降后金的明军文臣武将不少,但基本上都是被俘或被迫投降,洪承畴、祖大寿就属这一类。而孔、耿、尚三人属于主动来归,性质不一样。

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元称帝,定宗室爵位,封代善、多尔衮等人为和硕亲王。孔有德封恭顺王、耿仲明封怀顺王、尚可喜封智顺王,史称“三顺王”。崇德二年,正式编定八旗汉军后,三顺王都是汉军旗的官旗大臣。

崇德一朝,三顺王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是清初的开国元勋。及至入关后,三顺王又与中原明军、农民起义军作战,为大清入主中原立下赫赫战功。顺治六年,孔有德改封定南王、耿仲明改封靖南王、尚可喜改封平南王(康熙十四年晋亲王)。

清代有多少异姓王?连封带赠共有9个,其中6个都是汉人

吴三桂归降的时间较晚,他是在顺治元年时率部归降多尔衮的(封平西王)。但以整体实力而言,又比三顺王更强,其麾下的数万关宁铁骑,成了清军入关后平定李自成和南明军队的主力。康熙元年,吴三桂晋封亲王,是三藩中军事、经济实力最强的藩王。

孙可望原是农民军领袖张献忠麾下的主要将领,张献忠死后,大西军内讧,孙可望与李定国不合,因部将倒戈不敌李定国,遂投降清廷,引清军入四川、贵州,使李定国和西南抗清武装最后失利,顺治十四年孙可望因功被封为义王。

前面讲的这几个汉人异姓王,都是清初时期著名的将领,由于皇太极、顺治两朝,是大清统一中原的关键时期,清廷对汉人也是极尽拉拢,所以封王也在情理之中。

清代有多少异姓王?连封带赠共有9个,其中6个都是汉人

武勋王扬古利

扬古利是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努尔哈赤时期跟随父亲归附建州女真,隶属满洲正黄旗。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扬古利与额亦都等人,立下赫赫军功,官至一等总兵。

天聪时期,是扬古利建功立业的巅峰阶段,这一时期,他先后参与对蒙古、朝鲜、明军的多次战事,并于天聪八年被晋为朝品公爵。超品公爵整个清代就扬古利一人获得过,当时的地位仅次于贝勒。

崇德元年,皇太极亲征朝鲜,扬古利作为前线大将,于次年中朝鲜军埋伏,重伤身亡。第二天,多铎率兵逼近朝鲜大营,朝鲜的兵马在夜里就已经撤走了,多铎将扬古利的尸首带回了营中。皇太极亲临为之祭奠,赐御用冠服。回京之后命陪葬福陵。

清代有多少异姓王?连封带赠共有9个,其中6个都是汉人

同年十一月,皇太极追封扬古利为武勋王。顺治年间,顺治帝命将其配享太庙。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帝东巡盛京谒陵,亲自祭奠扬古利之墓。康熙三十九年,又建碑刻文来旌表他的功绩。雍正九年,定世爵为一等英诚公。

康熙、乾隆时期追封的三个郡王

第一个是汉人黄芳度,他的父亲是一等海澄公黄梧。黄梧死后,黄芳度世袭了一等公爵,驻守福建漳州。康熙十五年五月,台湾郑经所部集重兵围攻漳州,及至十月,城中粮尽,叛将吴淑引贼陷城,黄芳度战死,全家三十余口皆被处死。

康熙闻讯后,下旨赠黄芳度多罗郡王衔,谥“忠勇”,遣大臣致祭。这也是清代汉人中,最后一个获赠王爵的。

清代有多少异姓王?连封带赠共有9个,其中6个都是汉人

另外两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是乾隆朝著名的傅恒父子。乾隆三十五年,傅恒征缅班师回朝,不幸染病,二个月后病情恶化,于当年七月十三日病逝。乾隆帝十分悲痛,对傅恒一生予以充分肯定,亲登其府在灵前祭酒,并谕示丧礼按宗室镇国公规格办理,赐谥号“文忠”。后来乾隆帝赋诗悼念傅恒,嘉许他为“社稷臣”。 嘉庆元年,推恩赠郡王衔,并配享太庙。

福康安是傅恒之子,也是乾隆朝的名将,是平定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平定西藏叛乱等重大战役的主帅。乾隆六十年,福康复受命带兵平叛苗疆起事,因功被封为贝子。

但福康安在此次战役中也不幸染病,于嘉庆元年五月病逝军中。乾隆帝万分悲痛,追封福康安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并建立专祠以致祭。不过,后来的嘉庆帝并未像其父亲那般褒奖福康安,多次追加谴责他在军中挥霍无度。嘉庆十三年嘉庆帝将福康安儿子由世袭贝勒降为贝子。

清代有多少异姓王?连封带赠共有9个,其中6个都是汉人

清代异姓王中,生前封王的实际上只有三顺王、平西王、义王五个,且清一色都是汉人。康熙以后的四个异姓王,都属于追赠,含金量自然也要低一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