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辽沈战役时,林彪负责前方,他保证后方供应,功劳体现在军衔上

作者:吧唧社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打得最早的一场,历时52天,歼敌47万余人。

在这场大战役中,林罗刘的功劳是第一位的。战役的胜利也离不开后方的支援,而人们往往会忽略后方做出的贡献。

辽沈战役时,林彪负责前方,他保证后方供应,功劳体现在军衔上

说到后方,不得不说黄克诚为辽沈战役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1947年8月,担任西满军区司令员的黄克诚建议东北局撤销西满分局和西满军区,让东北局直接领导下辖工作,有利于发挥支援前线作战。

几个月后,黄克诚调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统辖东北作战部队的战勤工作。他与原后勤部负责人钟赤兵、杨至诚针对后勤工作,制定一套规则制度,建立统一的、正规的后勤工作,提高后勤保障水平,确保后勤保障工作有章可循。

也因为黄克诚的努力,使得东北野战军后勤工作,走在几大野战军之前。

辽沈战役时,林彪负责前方,他保证后方供应,功劳体现在军衔上

1948年4月,东北局认为冀热辽是今后作战的要地,做好群众工作,负责部队补给工作,又要指挥地方作战。考虑让黄克诚担任冀察热辽分区任书记兼政委,同时兼任东野第二兵团政委,与程子华搭档。

他俩当时的分工不同,程子华兼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员兼第二兵团司令,负责前线作战指挥,他负责后方战勤支前工作。

8月份,毛主席决定攻打锦州,造成关门打狗之势。黄克诚动员一起力量支援战争。

辽沈战役时,林彪负责前方,他保证后方供应,功劳体现在军衔上

在他组织下,筹集粮秣,组织民工给前线送去,阵地上需要什么,他送什么。能填饱肚子的饭和水,打敌人的枪和弹。在他精心组织下,确保前线一起物质需要。

就这样,历经52天的战役结束,黄克诚为这次战役付出并不怎么为人所知。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林罗刘,以及纵队指挥员是如何打好这场战役的。

辽沈战役后,黄克诚随部队南下,天津解放后,他担任第一任书记,负责稳定和恢复工商业。当时四野解放湖南后,又被派往老家担任湖南省书记。

很多人不了解黄克诚为何能排在大将的第三位,以上就是他的贡献。

不仅如此,他率领的新四军三万多人,经过发展和改编,已经扩编为三个纵队,分别是第二纵队、第六纵队、第七纵队,而且都是特别能打硬仗的部队。

辽沈战役时,林彪负责前方,他保证后方供应,功劳体现在军衔上

黄克诚虽然没有陈赓战场的战绩辉煌,可他在后方的贡献和对军队的贡献非常大。不难看出,从军衔和排名上可以体现出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