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希特勒计除苏联元帅之“借刀杀人”

作者:今天讲什么

三十六计实战应用(3)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兵不厌诈”是军事斗争的突出特点,中国历来都很讲究军事斗争的谋略,自古就有各种兵法书籍。其中,《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清时期,属于较晚的一部,所以是集大成的一部。《三十六计》总结了历朝历代的军事思想和斗争经验,这一期我们讲讲胜战计之中第三计“借刀杀人”。

希特勒计除苏联元帅之“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是个毒计,该计策说是一种军事谋略,还不如说是一种尔虞我诈的政治权术更恰当。然而,政治权术与军事斗争也没什么明确的界限,反正都是斗争策略,思想脉路都是相通的——取之于敌,令其自斗,削弱敌势。与我们上一期讲的“围魏救赵”计策不同,“借刀杀人”的战例很多,如皇太极离间计借崇祯之手除掉袁崇焕,司马懿借诸葛亮之手除去内部竞争对手张郃等。在现代战争中,把制造和利用敌垒中的矛盾作为一种军事策略也不罕见,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希特勒就曾经屡次应用。

希特勒计除苏联元帅之“借刀杀人”

1936年冬,希特勒突然接到一份情报,苏联元帅屠哈切夫斯基有可能发动政变。虽然当时德国还没有和苏联开战,然而掂量着这份证据不足的情报,希特勒心生一条“借刀杀人”的毒计,以除掉屠哈切夫斯基这个未来可能的重量级对手。如果真的这样做了,还能换取苏联对德国的好感,从而稳住东方,消除后顾之忧。于是,希特勒让情报头子海德里希秘密组织“搜集”、“编造”了屠哈切夫斯基反苏的一系列“证据”。这些“证据”包括伪造的屠哈切夫斯基和他同事们与德国高级将领之间的往来信件(其内容主要是屠哈切夫斯基的政变计划),屠哈切夫斯基等人向德国出卖情报的情况及所获巨款的收据,德国情报部门给屠哈切夫斯基的复信抄本等。随后,海德里希又设法把这些情报转到苏联谍报人员的手里。不出意外,苏联统帅部以三百万卢布的巨款买下了这些情报,屠哈切夫斯基等八名能征善战的高级将领很快被捕,在大量“证据”面前难以答辩,只用了几十分钟的审讯即被判死刑,并在十二小时内被全部处决。后来,德国入侵苏联,在战争早期之所以能十分顺利,跟苏联缺乏有经验的高级指挥将领有很大关系。希特勒很善于利用这一招,在德国入侵挪威前,也是用了类似的策略。德国法西斯先是通过政治诱骗和间谍活动,在挪威搜罗了大批同情者,组成联合党,后改称第五纵队,用来反对挪威当局,作为军事上入侵挪威的内应力量,让他们自我消耗。

希特勒计除苏联元帅之“借刀杀人”

其实,我倒是认为“借刀杀人”的这个“刀”应该泛指第三方力量,不一定仅指离间对方。根据对弈双方当时的条件,天象、地理等外在因素都可以成为“刀”,例如忽必烈两次发动入侵日本的战争,都因为遭遇台风而损失惨重,大小战船倾覆无数,再也没有力量发动进攻了,日本得以保全。对日本方面而说,“台风“就是一把“刀”,蒙古人与其说败于日本,还不如说败于台风。总的说来,“借刀杀人”计策多了些阴毒,少了些优雅,也许下一期讲的“以逸待劳“会优雅一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