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封建社会科举考场走出的陆九渊,是一个心性同一论者

作者:正接地气天海

封建社会的儒门一科门—皇门,是一个怪圈。除非做和靖先生,梭山老圃、严光钓叟,否则,谁都逃不出这个“怪圈”。

难得的是陆九渊钻进“怪圈”,又跳得出来!借皇家考场,写出心学宣言一值得评论的确是此篇《洗心》说。

从封建社会科举考场走出的陆九渊,是一个心性同一论者

陆氏师承思孟,拈出一个“心之本然”说,抓住《易》经中大道与普通男女的知行关系,论述隐微与广博的辩证法。所谓“隐微精微之地”在何处?在人人具有的“本然之心”中,这就是“发明本心”的雏型。此文是心学纲领宣言是无疑的了。

孔子在《易·系辞》中说了一段极其深刻的话,即“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人从生到死的归宿是“相同底”,但活着的追求却“不同底”。他已暗示出:人间纷扰的根本原因即这个“不同底”,也许人的动力同样是不同底,这就是“私”。

从封建社会科举考场走出的陆九渊,是一个心性同一论者

陆九渊是心性同一论者。

在三十四岁时,他已明确:人类“本心”的先天性,“同心”的共存性,“蔽心”的危险性,“洗心”的迫切性,在理”之彼岸和“情”之此岸,他要“用其中于民”。

从封建社会科举考场走出的陆九渊,是一个心性同一论者

又借六爻与民同悲欢,暗寓一个“合圣的人格”。话说得太直了凡是封建统治者都希望臣僚和子民们说他是圣是贤,赛过尧舜,至少胜过先君,内心并不喜欢把他同“普通男女”百姓同提。赵构和秦桧之流同谋,做的隐微的“卖国偷安”勾当还会少吗”对内镇压义民,残害忠良,媚外屈膝,歌舞升平。

赵也是个优柔寡断,沉醉声色的多疑之君。在南宋偏安小朝廷里的最高统治者,哪一个是“合圣的人格”呢?吃祖业,败祖业,没有人格的孱君,最怕别人说“人格力量”。就像癞子不管春夏秋冬,紧紧地扣着遮羞的帽子,忌讳说“光”谈“秃”样。官场某些“理”是不能戳穿的,尤其是在皇家朝廷。

非常有趣的是:《易》有六十四卦,陆氏偏选《咸》卦;《咸》卦六爻,陆氏偏钟“九四”。这决非偶然。“咸”即“感”字去了“心”,亦即“本然之心”自然感应。“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在形上领域中,在“道心惟微,人心惟危”的南宋末世里,研究“人心的哲学”就历史地落在陆九渊的肩上。

从封建社会科举考场走出的陆九渊,是一个心性同一论者

今人研究《易》,有人认为《咸》卦即男女性交的卦象,而“九四”一爻含有丰富的禅理。也许是偶合,历史决定:陆学决不同于“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的残酷,也决不是“御用哲学”、“繁琐哲学”,而是易简的“平民哲学”,透露出叛逆气息。无怪乎空有才名的“江西小陆”在廷试中只赚了“一碗粥”,“赐同进士”已经够皇恩“浩荡”了!

中国历代的“士”,中了进士,成为天子门生官家人,就能当官;因此,身价百倍,说话就“响”了!浙中诸儒从游问学于陆九渊可不是这样。他们是一群有“社会良知”的爱国士人,是陆氏“同心”者。王有大的前后恭,杨简的执着和“悟”了后的诚敬,堪称楷模。

从封建社会科举考场走出的陆九渊,是一个心性同一论者

而陆氏说本心的“玄”,虽带神秘色彩,也是乱世逼出来的睿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