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作者:97文史杂货铺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 很短的故事,很长的一生

杭州西湖边,孤清的院子里,李清照冲上一壶茶,依旧一手令人叫好的分茶技艺。

邻居10岁的女孩小孙又来串门,李清照见她颇有灵气,就想要收她为徒。

那时这位女词人已六十有余,文学才华早就扬名。

小女孩却摇头:“才藻非女子事也。”

李清照不由得叹息,她引以为傲的才华,到底在世人眼里不过是另类。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她所不知道的是,在多少高官权贵泯灭无踪的千年后,她会因为这一手好词留名千古,现代人甚至为她再度谱曲《知否,知否》。

但这寒冬里,就只有那个小女孩,望着她落寞的神情,笑道:“易安居士,我能听听您的故事吗?那一定很有趣。”

一老一少,就着一炉花茶,说着很长的故事,很短的一生。

01

// 才思敏捷,名动京华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李清照出生官宦人家,父亲是开明人士,36岁得女,对她极为宠爱。她既没有升学压力,也没有人拿三从四德压她,就只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她自幼饱读诗书,为此骄傲的父亲常把她的诗词隐去作者,拿给友人欣赏,他们说那些作品有欧阳永叔、苏子瞻之风。

她师从大名鼎鼎的晁补之,也逢人便夸她才情了得,所以她的诗文自少就名动京城。

02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赵明城初入太学,听同窗说起李清照,惊艳神往,大有“娶妻当娶李清照”的心思,可又不好与家里明说。

直男的他,竟然拿出“词女之夫”的梦,与父亲说。这名女词人就是李清照了。当时,她的父亲李格非是礼部员外郎,他的父亲赵挺之是吏部侍郎。门当户对,亲事很快就定下来了。

03

//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赵明诚如愿娶了小他3岁的李清照。才情互许,志趣相投的俩人,可以说是有芙蓉并蒂、琴瑟和鸣之好。

他还是太学生,宋朝太学没有寒暑假与周末假,为了陪伴娇妻,赵明诚每月初一和十五,以肠肚不安,感风(肚子疼、感冒)为由请假,偷溜出来,小两口一起去相国寺逛街。

大相国商贾云集,百货陈杂,热闹极了。每月五次(初一,初三,初八,十五,十六)开放,时间都赶得上,名书画、古奇器,买买买,淘回来后,一起把玩欣赏,短暂的相聚,却有满心的欢喜。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那年重阳,李清照给在远方的赵明诚寄上《醉花阴》表达相思苦: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收到信后,很感动,细品之下,又为其才情折服。遂闭门谢客,三天三夜,写出50阙词,把李清照的词放在一起,拿给朋友品鉴。

朋友陆德夫品读后说,只三句绝佳,正式清照所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自叹不如,对李清照更是又爱又敬。

04

才气纵横,桀骜不驯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富养长大的李清照,活泼明媚。新婚时,她娇俏可爱,赵明诚被她连连作弄,却乐在其中。李清照曾写了《减字木兰花》和《丑奴儿》两首词,反映闺房之乐。

其中《丑奴儿》写道: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学究王灼在《碧鸡漫志》就骂开了:“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不拘礼节,无所顾忌,大胆放肆。好在,赵明诚把宠妻进行到底,让她继续保持着做姑娘时的姿肆畅快,想喝酒就喝酒,就算不胜酒力还醉醺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就是说清照自己宿醉第二天起来,酒还醒不了。

喜茶道,分茶为一代宗师,名扬一时。

好豪赌,被尊为赌神,甚至还撰写了一部相关的书籍。

爱金石,收藏多到士人皆为艳羡。

古时能这样不羁的女人、女词人、千古女词人,为数不多。

05

// 郎情妾意,鸾凤相和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李清照24岁时,公公赵挺之被贬,五日后去世。小夫妻回到赵家故里青州。12年时光,哪怕是最窘迫之时,回忆起来依旧带着恋情的暖色和故乡的微风。

而染着他们形影相随的院子,被命名为归来党。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取陶渊明的诗《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切磋诗词,共治金石字画,度过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他们“赌书泼茶”,每次饭后,一起烹茶,一人问某典故出自何处,答中者优先喝茶。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李清照常常赢,实在太过开心,把茶水洒了一身,茶香四溢。或许,赵明诚就是要让她赢得开心。

赌书泼茶这段过往,在千百年后的清朝依旧被人引为典故,“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才女佳郎,连古代小说家冯梦龙都颇觉羡慕,以至于将这段故事至写到书中,编排在苏轼与其友人身上。

李清照而立之年,明诚在她的画像上题词: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勘偕隐。

字字情深,絮絮不止。

06

// 凄凄复凄凄,闻君有两意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宋朝是个繁华的国际化都市,物欲横流,纸醉金迷。

赵明诚除了在青州期间,大部分都在仕中。宋朝社会风气开放,士大夫出入秦楼楚馆是常事,养几个乐妓是身份,纳几个小妾是佳话。

我们所熟悉的那些文人墨客,例如元稹、白居易个个妻妾成群。

美色动人,连皇帝不能免俗,常常出入乐妓李师师闺阁。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赵明诚复官后,辗转各地任职,没有带上李清照,直到靖康之变,6年时间,李清照独居青州。

已经40多岁,开始担心色衰爱驰,加上各种传闻不断,她除了一封又一封的诗词家书,表达相思之情外,一改恣意洒脱的个性。

“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她以武陵人走远,空留寂寞的庭院,诉说心中的他因桃花而去。

不知丈夫归期的凄苦,化作《小重山》,以废居长门的阿娇自喻;发出婕妤“执扇”之叹,担心飞燕们的娇俏妩媚。

其中凄苦酸楚,不言自明。

07

最是人间留不住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而直到赵明诚弥留之际,李清照也感慨,他心底,终究大部分是留给发妻清照的。

29年的夫妻,李清照未有子嗣,但他一句微词都没有,更没有与其他女子诞育子嗣。

只是这份爱,在当时的风气下,终究不能完整投注一个人身上。

也因李清照纵使是千古词人,赵明诚却未必甘心真的添香研墨,为她的光芒沉迷掩盖。

而她也怨怼赵明诚不能英勇卫国,不能与她雁鸟相栖,从一而终。

再读词坛一姐李清照,原来赵明诚深深爱着她

爱恋中间隔着的是两个桀骜的灵魂。死亡标记了婚姻不算美满的结局。

而后便是经年的兵乱人祸,家国飘摇,夫父身死,北宋南迁。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丈夫死后多年,她流亡已久,却又被小人骗婚,藏品被邻居盗窃。性格并不柔弱的她状告再嫁的骗子,成功保住了仅剩财产,却也被判处入狱。好在丈夫的族人相助,幸免入狱。

第二次的婚姻开始于谎言,终结于牢狱。

从史册中,看她辗转半生,一地凄凉,父死夫亡。

看她老病潦倒,贫困难为。

终究也只有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参考书目:

《解密李清照》 中南大学教授 杨雨 著

《唐宋才女逸史》 兰翎 著

你又是怎样评价李清照的呢?

请评论区留言。如果喜欢该内容,请多多支持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