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黄仁宇你了解多少?

作者:喃喃自语的择善

黄仁宇,湖南长沙人,生于1918年,病逝于2000年。

1936年,18岁的他进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1954年获得学士学位,1957年获得硕士学位,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

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黄仁宇的作品主要有:

《万历十五年》

《中国大历史》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等

关于黄仁宇你了解多少?

黄仁宇的名字因《万历十五年》而被国内大众广泛知晓。

几年前,我还是因为追当时的一部热剧《人民的名义》而知道了该书。

在那部剧中,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女人依靠《万历十五年》一书把一名官员拉下水。

从此,这本书在各种媒体平台上一再被提起,2019年我买了一本,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发现它确实值得阅读,怪不得它被一版再版。

打开此书,在扉页的背面清楚地说明它受欢迎的程度,此书从1997年5月北京第1版,

2006年6月北京第2版,

2018年12月北京第55次印刷

关于黄仁宇你了解多少?

万历十五年扉页的背面

一本书在10年左右的时间,被55次印刷,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不言而喻。

坊间盛传,当年,王小波,王朔都很喜欢它,许多在校大学生,及研究明史的学者,都在争相阅读此书。

这本书究竟说的是什么?

主要讲明代万历朝的历史,其中重点讲了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清官海瑞、一代名将戚继光,最后一位是知识分子李贽。

关于黄仁宇你了解多少?

全书共七章,黄仁宇用详尽的历史资料和完美的细节再现,阐述了明代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为什么它拥有东厂、西厂这样严苛的特务机构,依然走向没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社会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在书的自序中,黄仁宇写到:

中国疆域幅员辽阔,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执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这种情形,在世界史中实属罕见,在中国历史中也以明代为甚,而其始作俑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黄仁宇认为,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我们在世界范围内有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作者认为,商业是工业的先驱,商业有了充分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才能同样地增进。

明朝的传统社会禁止商业发展,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于控制的地步,成为王朝的安全之累,因此工业和科技也从谈起。

读过此书后,我觉得,商业活动是经济的基础,是文明富强和谐的一切来源。

关于黄仁宇你了解多少?

仓廪实而知礼节,文化复兴是在殷实的生活之中才产生的,兜里有闲钱的父母才培养孩子的兴趣学习艺术。

贫穷生盗心,饿着肚子谈什么文明礼仪,无异于某个白痴在快要饿死的人面前说“何不食肉糜?”。

近来,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作者在自序中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岛国日本可以侵犯中国,而中国却不能远征日本?

2.为什么当时的西欧已经用火器改进战术,而中国还在修筑万里长城?

3.为什么人人都说海瑞是好官,而他却偏偏屡遭排挤?

希望你读过《万历十五年》之后能有自己的答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