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农村办丧事,为什么有的叫《喜丧》?

作者:纯正农家养蜂人

作为人的一生要摆三次大型宴席,就是出生时摆一次,结婚时摆一次,到人生临终以后是喜丧的再摆一次。

可以说人生的这三次宴席,都是好酒,好菜,好烟进行招待所有的亲朋好友。

作为人生的降临,和一生中的婚姻大事,请亲朋好友用大摆宴席进行庆贺,我认为完全是应该的。因为是一个鲜活的新生命降临到了这个世上,确实是应该进行庆贺。举办婚姻大事婚宴,证明自己是已经是长大成人,成了这个家庭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又是夫妻团圆的日子,也是人生中的一次大事情,也是应该邀请亲朋好友大摆婚宴进行庆祝的。可是作为有的老人的寿终用办喜丧的方式进行大摆宴席送终,在农村确实是也存在。

在农村办丧事,为什么有的叫《喜丧》?

首先作为喜丧人们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年龄大了,热热闹闹的举行办丧事,各个方面办的都很体面,就象办喜事宴席一样。可是作为多大的年龄才算是喜丧呢?就象八十年代以前,能够寿终七十岁的人就算是寿命大的人了,可是现在七十岁的人还在工地上干活,要是现在七十岁的人寿终了,算不算喜丧呢?

特别是现在很多的老人,虽然是他们的寿终年龄在七八十以上,可是他们过去的一生完全是在苦难中度过的,就象现在农村很多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农民,现在老了虽然是也过上了比较好的晚年生活,他(她)们并没有真正享受到象城市里面的退休老人那样,完全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虽然是他(她)们有的年龄确实是大了,甚至是八九十岁能算是喜丧吗?

在农村办丧事,为什么有的叫《喜丧》?

作为喜丧从道理上讲,必须是要满足三个条件的情下,才能够称得上是喜丧:就是全福,全寿,全终。也就是老人家一生在世的时候,享尽了人生的荣华富贵,无有经历过任何痛苦灾难的生活,一直处于幸福之中,就是寿命临终的时候也无有任何疾病痛苦,完全是平平安安,安祥的离开了人世间,这才称得上是喜丧,并且是家庭经济壮况也是非常的富裕,为老人送终,农村的说法就是大操大办,让寿终的老人也带走点财富,这种情况,我地就叫喜丧。

在农村办丧事,为什么有的叫《喜丧》?

作为办丧事是分为两种的,绝大多数完全是真正的丧事,只从老人寿终以后,他们的儿女们都会哭的昏天地暗,痛苦流涕,还不足以完全能够表达儿孙们的悲伤之情和尽孝之心。

在农村办丧事,为什么有的叫《喜丧》?

可是作为喜丧就不一样了,孝子们往往脸上都无有悲伤的表情,儿孙们只会去谈论逝者有多大年龄的话题,孝子们除了穿戴白色的孝服以外,只有在所有的礼节上会用哭泣外,前前后后好象人们是高高兴兴的去送终一位逝者,虽然是人们都会尽量压抑心中的喜悦,有时偶尔还会流露出来内心根本无有悲伤之处。虽然是自己的亲人年龄大了寿终,毕竟那也是自己的亲人离开了儿孙们啊。

在农村办丧事,为什么有的叫《喜丧》?

我认为自己的父母寿终,无论是多大的年纪,只有他(她)们的一生只有生活中无有受过苦难和疾病的折磨,在临终之前是平平安安在安祥中寿终的,才算是喜丧。就是年龄在大,生前一直是在艰苦的生活中度过的,临终前又是受着疾病的折磨寿终的,都不能称上是喜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