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联想,咱有话好好说好不好?

作者:慧海拾珠

我是个很佛系的人,所以这些日子来,眼看着联想仿佛越来越式微,也没发什么看法,一是因为并不懂经济(我说的是经济,不是情怀,毕竟对企业来说,经济命脉),再则不想跟风蹭流量。

但是半个多月下来,我真的烦了,佛系如我,也憋不住想说点什么了。

现在的情况像极了当年鲁迅与梁实秋的骂战。

确切地说,像极了当年鲁迅的骂战和梁实秋的应战。

当年我上高中,我的语文课本上,赫然是鲁迅骂梁实秋是资本主义的走狗。

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痛斥梁实秋。

讲真当年我很震惊,因为我从小收到的教育是不能骂人,所以看到鲁迅这样骂梁实秋的时候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这像极了同学间打架大骂你是王八蛋。

但是当时老师给我强调的是梁实秋是万恶的资本家,骂他是便宜了他。

所以即使感觉这么骂有些不妥,也把不适咽到了肚子里,没有再和老师请教为什么,那个年代,阶级斗争在我们心里虽然似懂非懂,却也不由得立场鲜明。

然而有一天,我看到了梁实秋反驳鲁迅的两篇文章《答鲁迅先生》和《资本家的走狗》,我再次震惊了。

我震惊的是老师口中的万恶的资本家梁实秋竟然是那样一个风趣幽默的人,他不疾不徐地一条条反驳鲁迅对他的指控,文章写得气定神闲,收放自如。

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到他像诸葛亮在西城墙上面对司马懿的十几万雄兵信手弹琴,甚至,我都能看到他毫不在意的笑脸,

那震惊是真的,一个被千夫所指的人,能信手拈来这样诙谐的文字,很难想象那是一个怎样旷达潇洒的人,那胸襟,那气度,让我陡生好感。

相比之下,鲁迅的风度显然差了些。

那个时候起,我深深明白了什么叫有理不在声高,很多时候,喊的很凶的人,其实是理据不足,靠声音来凑的。

我对司马南老师提出的问题很有兴趣,也很想知道答案,所以也一直关注后续的发展。

然而,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风向变了。

论坛不再是百家争鸣,而变成了一家独大。

我等着看答案,但是,只要有人提出和司马南老师相反的意见,跟帖一定是骂声一片,甚至,紧接着后面还有人身攻击。

忽然觉得好恐怖,什么时候,百家论坛变成一言堂了?

我说了我不懂经济,所以我愿意倾听双方的声音,以便做出自己的判断。

但是很遗憾,我看到的是只要有人为联想说话,那他一定会被骂声淹没,几乎没有人认真去听他们拿出来的论据,只要貌似站队联想,那几乎就是要死定了。

我看到很多痛斥联想的视频,博主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只不过是把司马南老师的旧饭炒了又炒 ,配上义愤填膺都表情加声嘶力竭的呼号,当然还有高尚的标题,流量是真有了,但真的很让人审美疲劳。

我们中间的好多人,真的已经不习惯自我思考,不思考也就罢了,还不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只要不是自己一边的,骂就对了。

于是,成了现在的奇观:我们说你错,你就是错,不错也错,要辩解?闭嘴吧你!

我再说一遍:我不懂经济,所以联想有罪没罪我不清楚,所以我需要正反两方各自陈词,让我可以用我自己的大脑来判断,而不是被别人带节奏。

而现在,我只能听到一方的声音,而且这一方是绝对强势,另一方只要发声必被呼喝闭嘴。

试想:如果我是陪审团的陪审员,看到这场景,我会怎么想?

我们的法律早就告诉我们要先无罪推定了,可为什么我看到的是不仅有罪推定,而且不许辩护?

至少,至少,在如今的社会里,我们要先学会有话好好说,不要动不动骂人,咱有话好好说好不好?

也许,这篇文章也会被骂,骂也就骂了,毛主席不是说了吗?,被骂是矛盾规律的表现,是正常的事。

还想劝一下最近因为貌似站错队而被骂的曾经持反对意见的博主们:有不同的意见没有错,发不同的声音也正常,只要发心是好的,咱问心无愧对不对?

最后送被人骂过的朋友两句寒山的诗:

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

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关于联想,咱有话好好说好不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