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作者:蓝色积木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文/闫鹏飞

审核/崔松

全文1923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最近一则《伊索寓言》被家长投诉的消息引起了许多的关注。

一位上海市民在看到上文中《蛇和蟹同居》的故事后,认为会给孩子留下极大的心理阴影,遂拨打12345投诉电话。在通读全书后,认为寓言全书充满暗黑童话,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要求全面下架该书籍。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以下是寓言内容的节选:

......对于蛇的阴险和邪恶,蟹心里非常生气,但由于同住在一起,蟹也不好对它发作,只是一有时间便去劝蛇:

“蛇大哥,你为人不能太阴险邪恶,要学会直率、善良,不然你是要吃亏的。”

蛇怎么能听进蟹的话呢?时间一长,蟹实在受不了了,这一天,它趁蛇又呼呼大睡的时候,伸出两只大钳子,死死地夹住了蛇的喉咙,不一会儿就将蛇掐死了。看到蛇直挺挺地躺在那里,蟹说:

“朋友。你现在死了,用不着我再劝你直率、善良了。可是,我劝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听呢?”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父母真正担心的是什么?

在看到这条消息后,许多网友表示:传统四大名著瑟瑟发抖。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水浒传》,打架斗殴,暴力反动,不能留;

《西游记》,动物成精,拉帮结派,不能留;

《红楼梦》,男性阴柔,女性心机,不能留;

《三国演义》,诡计多端,阴险卑鄙,不能留。

按照少部分家长的逻辑,孩子能看的书几乎没有。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却将孩子困在了无菌的温室当中。

仔细想想,家长防微杜渐,风声鹤唳,到底都在担心书里的什么呢?

1.害怕孩子会模仿其中的行为

如同我们之前讨论过,喜羊羊、奥特曼被下架均是因为被父母投诉孩子的模仿行为。

孩子也会模仿书中看到的事情,比如砸缸、砍树、砸花瓶。

平时的生活中孩子已经够捣蛋了,看了这些书岂不是更加变本加厉。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2.怕孩子害怕留下心理阴影

如同上文中蛇和蟹的故事,“夹住喉咙”、“掐死”等字眼,家喻户晓的小红帽的故事,大灰狼“一口吞下”奶奶,深深地刺着一些父母的心。他们担心这些情节,会让孩子害怕并留下心理阴影。

3.怕孩子因为内容敏感误入歧途

一些书籍在爱情、婚姻、性、死亡的认识与讨论中,对于孩子或者父母的认知,有一定的挑战性。

要不要让孩子读,孩子什么年龄可以读,父母要怎么阐释相关内容,都是父母拿捏不好的问题。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书籍是现实多元世界的一面镜子

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反映现实的特质,童话也亦然。

有真善美的白雪公主,代表着纯真、善良、美好的品质,也有女巫、妖怪、恶魔,代表着邪恶、黑暗的特质。

孩子固然需要安全、舒适、温馨,但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让我们知道,生活不仅有快乐,也有黑暗、离别甚至死亡,孩子也需要了解。

童话更像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座桥梁,让孩子知道,现实生活中不仅有快乐,也有泪水、悔恨与悲伤,对于孩子认识真实世界,并为以后更好地面对真实世界有重要意义。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儿童的认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许多寓意深刻、富有思考的故事,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能够帮助孩子更全面更立体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展自我。

对于小龄儿童来说,阅读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有利于发展对于困难的不同认知,了解到“蛮力”与“巧劲”的对比。

对于更大的儿童来说,讨论大火中一幅名画和一只猫该救谁的问题,也能让他了解到道德困境与选择困难。

作为家长也不要一味地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考虑故事,孩子的认知水平仍在发展阶段,他做的选择可能有千奇百怪的理由,不用轻易地用承认价值观去判断。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父母要做好孩子阅读的“守门员”

儿童文学的准入需要审查,这需要交由权威机构和相关专家来确定,许多儿童书籍还会标注推荐几岁的儿童阅读。

但确实市场上会存在一些盗版的书籍,翻译不准确、版本不一致、内容有差异等问题确实可能存在。

所以父母守好的第一道门,就是挑选儿童适龄的书籍,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父母守好的第二道门,是阅读什么样的书籍。

其实在我看来,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籍,不需要太过纠结。因为我觉得一本书的力量,远没有大到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

所以家长也不要将一本书作为一味良药,委以重任让他能给孩子多么强大的教育意义,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

建议父母在给儿童读得书籍之前,先自己读一下,主要考虑是否符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父母守好的第三道门,是读书后孩子会有怎样的思考。

比起读书的教育意义,书籍让孩子引发的思考其实更加重要。

在读完书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关于书籍的内容。

“书中的角色里你最喜欢哪个”,“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啊,他有哪些吸引你的”,“你在书中最印象深刻的片段是什么”、“简单形容一下这个片段”。

这些问题的讨论能更深化孩子对于塑造角色和内容的思考。父母的引导也要更加开放,不仅仅是用简单的好和坏来评价,而且从角色的背景、目的、动机等,与孩子一起讨论角色发展的过程。

《伊索寓言》被投诉:无菌温室的花朵何时成长?

作者:闫鹏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务社工,上海大学MSW,中级社会工作师,二级心理咨询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