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野马分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很符合这个时代的样子

作者:邵峋看电影

作为90后导演魏书钧的银幕处女秀,《野马分鬃》是带着各种奖项光环上映的,这让我对它从一开始就多了一份期待。

昨天是电影第一天公映,周五晚上的电影院里稀稀拉拉坐了几个人,大家隐约都有点文艺青年的范儿,让我很为这部片前途担忧。

同排还有一对情侣,看到大概进度条一半的地方,俩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野马分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很符合这个时代的样子

平心而论,《野马分鬃》团队专业度真的非常不错,从演员到故事到镜头到审美。电影里的每个角色形象都非常有意思。一个实实在在的坏人都没有,但大家却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一路狂奔。

周游饰演的男主阿坤,是一个半学生半社会人。站在人生分水岭上,明明是需要迅速完成社会化转型的阶段,但他内在个性却是个如野马般自由自我的人。

《野马分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很符合这个时代的样子

他对一切都不大服气,有点小能耐,浑身混不吝,会搞点旷课重修小偷小摸无证驾驶之类的坏事,也还有善意和是非,优缺点都非常鲜明。

这个角色本身,其实是非常真实的。他是那种你身边多多少少有见过的青年人。

周游的演绎,也对得起他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男演员奖。

阿坤女友阿芝是一个浑身上下泛着圣光的女性。面临毕业她努力挣钱攒钱,渴望稳定,在很长时间里对男友的各种混不吝给予了巨大的宽容,甚至多次借钱给男主填各种坑。

《野马分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很符合这个时代的样子

但这样的俩人,不管有多么相爱,在那个人生分水岭的阶段,三观的差异让他们只能分道扬镳。

阿坤的跟屁虫死党童童,典型「干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的肥宅。工作永远拖后腿,谈恋爱也少根筋,但却实诚地卖掉手机给阿坤弄了张假驾照。

那种真挚的愚蠢的毫无附带条件掏心掏肺的友情,也挺让人动容。

《野马分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很符合这个时代的样子

喷漆商人改行当歌手的海哥在剧中虽然故事占比不大,但其实非常重要。土鳖有钱人想搞艺术,还真给他整出三张专辑,号称「100首歌100首诗」。

大哥既不专业也没审美,在经历无数「次次都上当,当当不一样」之后,在电影的最后,他那堆如同笑话般的烂歌居然火了。

个人感受是:海哥才是全片里最荒唐的人物。业余三脚猫人物荒唐的成功,跟男主在专业领域优秀但现实中的失败,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是结尾在出租车上听到海哥音乐的那个瞬间。

《野马分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很符合这个时代的样子

片中的电影导演阿明,女演员伊琳等等,似乎都浑身是槽点但肯定不算恶人。大家都齐刷刷复杂又典型地、奇形怪状地活着。某种角度看,这也算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善意和宽容了。

男主从电影一开始就跟车和驾照杠上了,最终也因为车和驾照被行拘。整个故事各种逻辑和细节处理都很好,剧情前后呼应,结构也毫无问题。

《野马分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很符合这个时代的样子

但不知道为什么,看完总觉得哪儿少了点儿什么。整体呈现,确实有觉得像吃了碗夹生饭。转念仔细一想,又觉得这部作品其实非常像这个时代的样子——

一切都不算太坏,

但没有什么非要深刻追逐的东西;

远方和梦想虚无缥缈落不了地,

满足不了年轻人肾上腺素勃发的激情向往;

对出格和个性有种奇妙的宽容,

但四处都弥漫着浓郁的渴望宣泄的情绪……

实话实说,观众要是年纪大个十来岁,看到这种带点无病呻吟嫌疑的故事,指不定要怎么骂骂咧咧。

但索性还没老古董到那个份上。个人觉得年轻人在那个年纪里,这样,也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