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总理随口念出一首诗,李默庵脸色大变:这是我三年前发给夫人的

作者:茅舍品史

周总理在黄埔军校当政治部主任的时候,很少责骂学生。

被周总理拍着桌子骂的,应该只有李默庵一个人。

周总理随口念出一首诗,李默庵脸色大变:这是我三年前发给夫人的

周总理

李默庵是黄埔一期的学生。

当时,黄埔军校中有“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的说法,李默庵不服气,自己在后面加了半句“能文能武是李默庵”。

其实,这也不算吹牛,李默庵在军事训练上的成就的确突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同志对他印象颇深。

周恩来还曾对陈赓说:“你那个小老乡李默庵很不错......发展他加入共产党。”

李默庵和陈赓关系交情很好,他19岁时就跟着陈赓进入了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后来陈赓转入黄埔军校,他也跟着转了进来。

周总理随口念出一首诗,李默庵脸色大变:这是我三年前发给夫人的

陈赓

李默庵虽然率先加入了共产党,不过,对于共产党提出的的“流血牺牲”精神,他并不赞同,他最感兴趣的还是耀祖光宗。

所以,每当星期天党小组开会,李默庵总是找借口不去,只顾着和女友约会。

有一次,许继慎忍不住当面指责他,李默庵和他吵了起来,李默庵的小女友见两人争吵,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默庵赶紧追上去拉小女友的手,却被对方一把甩开。一对恋人就这样分手了。

李默庵觉得自己丢了面子。

这件事发生后没几天,中山舰事件爆发,蒋介石给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提出两个选择:要么退出第一军,要么退出共产党。

第一个公开发表退党声明的,就是李默庵。

周总理气得当场拍了桌子:“李默庵,你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入党的,也是第一个退党的,开好头的是你,干坏事的也是你!你太让我失望了!”

周总理随口念出一首诗,李默庵脸色大变:这是我三年前发给夫人的

李默庵

从1932年开始,李默庵担任卫立煌的助手,参加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红军的围剿。

也正是在此期间,李默庵被“哥们”陈赓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1932年6月,李默庵带着他的第十师,充当国民党中路军第6纵队的前锋,向红军根据地黄安进攻。

8月上旬,两个昔日的好伙伴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互不留情,陈赓联合三个师将李默庵一个师夹在中间狠狠打,李默庵的前卫30旅被团团包围,死伤1500多人,他和卫立煌都差点成了红军的俘虏。

这还不算最吓人的。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总理亲自赶赴西安,商议国共合作抗日一事。

周总理随口念出一首诗,李默庵脸色大变:这是我三年前发给夫人的

在西安,周总理遇见了这个昔日气得自己拍桌子的黄埔学生,随口念出一首诗,诗中有两句是“登仙桥畔登仙去,多少红颜泪始干”。

李默庵一听,脸色大变。

因为这首诗正是他三年前参加登仙桥战役后所作。

1933年2月,蒋介石调集近4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

周总理和朱德考虑到国民党军队兵力密集,在南丰地区进行决战十分不妥,便命令红十军伪装成红一方面军主力,往东向黎川前进,国民党军队不知是计,一路跟进。

此时,真正的红军主力已经秘密集结起来,准备打伏击战。

26日,红军各部按照部署先后进入预定的埋伏地点,27日,国民党52师先头部队到达登仙桥附近时,红一军团第七师立即向敌人发起猛攻,与此同时,红21军也在登仙桥另一侧,彻底截断了敌人的退路。

不到三个小时,国民党第52师被歼灭,师长李明被当场击毙。

次日上午,红三军团发起猛攻,当天下午,国民党59师被歼灭,师长陈时骥情急之下,化妆成伙夫,躲在龙王庙,结果被红军活捉。

李默庵正是在亲眼目睹第52师、第59师被红军歼灭,两位同僚一个阵亡一个被俘后,有感而发,作了这首诗。

李默庵记得很清楚,当时写完这首诗后,通过密码电报发给了在上海居住的妻子,此后除了妻子,从未展示给任何人看。

这么隐秘的事情,周总理怎么会知道?

周总理随口念出一首诗,李默庵脸色大变:这是我三年前发给夫人的

看着李默庵难以置信的神情,周总理哈哈大笑,继而如实相告:红军截获了这份电报,并且破译了出来。

听完周总理这番话,李默庵的脸色更难看了。

红军的谍报有多厉害?

刘伯承元帅曾经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们和蒋介石打仗,就好像玻璃杯押宝,看得准,自然赢得了。”

换句话说,国民党军在红军面前,就跟透明玻璃人一样,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无线电侦听破译是中央情报系统中最精彩、最神秘的部分。

国民党军队虽然不断更换密码本,加大编码难度,但始终摆脱不了被破译的命运。

对于这种情况,被狠狠“揍”过的李默庵应该深有体会。

不过,让李默庵感触更深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原本互相作战的国共双方,突然成了同一战场上的袍泽兄弟,大家联手抗日、同仇敌忾。

多年后提及此事,李默庵依然情绪激昂!

周总理随口念出一首诗,李默庵脸色大变:这是我三年前发给夫人的

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和八路军商议后,决定在忻口组织一场大规模阻击战,阎锡山请求蒋介石调中央军支援。

蒋介石派出的部队就是第14集团军卫立煌部,当时,李默庵是14集团军中的第14军。

卫立煌率领大部队赶到山西后,担任前敌指挥部总指挥,李默庵担任左翼指挥官。

为了防止日军增援部队赶到,朱德决定派八路军第129师769团袭击被日军控制的阳明堡机场。

为了保证袭击成功,朱总司令亲自给李默庵打电话,请他出兵掩护,李默庵二话不说,立即派兵出战。

八路军火烧机场的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只用了几十分钟,就烧掉了日军24架飞机。

日军一看自己的飞机场被烧了,气得当即扑了过来,李默庵部全力阻击,八路军769团得以顺利撤出。

周总理随口念出一首诗,李默庵脸色大变:这是我三年前发给夫人的

忻口会战是国共军队在战场上配合的最默契的战役,也是李默庵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亮点。

多年后,回忆起忻口战役,李默庵感慨万千:

“那时候,所有中国军民,都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日本侵略者。大家捐弃前嫌,联手抗日,很令人感慨。这是我从军几十年唯一感受到的最难得的一点。”

忻口之战后,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和八路军总部都驻扎在晋南,大家的关系一直很好。

1938年春节时,卫立煌还和李默庵等人一起去洪洞县的八路军总部拜年,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大家一起交流战术、互相学习,气氛非常融洽。

遗憾的是,日本人被赶走之后,蒋介石再度挑起了内战,而这一次,李默庵遇上了比陈赓更可怕的对手,他再次体会到了当初听到周总理念诗时的那种恐惧感。

周总理随口念出一首诗,李默庵脸色大变:这是我三年前发给夫人的

1946年,李默庵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三方面军司令官,向苏中解放区发起进攻。

李默庵把指挥所设在小飞机上,遥控指挥部队作战。

这一仗,结束得很快。

7月9日,李默庵刚召开作战会议,还没开始打,蒋介石就发来电报,要求停止进攻。

原因是,李默庵的绝密作战计划不知为何跑到了马歇尔的办公桌上,更匪夷所思的是,粟裕也拿到了这份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泄露后,没等李默庵发动攻击,粟裕已经率先出动了。

苏中战役就此打响。

李默庵的10万大军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粟裕干掉了5个旅。

粟裕七战七捷、势如破竹,李默庵七战七败,气得直接撂挑子,此后主动退出了指挥第一线。

周总理随口念出一首诗,李默庵脸色大变:这是我三年前发给夫人的

粟裕将军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中国革命最终能取得胜利,是前线战士和后方情报人员共同用血和泪换来的。

第二次反“围剿”期间,红军侦听到敌军前方电台和后方留守机构的谈话,得知他们的进攻路线,于是,我军设伏,首战告捷。接下来,红军随时掌握敌人动向,主动出击,从西向东,连打胜仗,歼敌3万多人。

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无线电人员又截获国民党方面的电报,得知敌人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为红军主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第四次反“围剿”中,中央红军提前获悉国民党军队部署情报,设下埋伏,几乎歼灭了国民党军3个师。

第五次反“围剿”后期,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瑞金构筑了数十道封锁线,准备用碉堡和铁丝网将红军一举消灭。我方情报人员历尽千辛万苦,将这个情报送到周总理手中,中央红军这才得以在敌人形成合围之前脱身。

长征开始后,红军原本计划与湘西的红二、六军团会和,但是蒋介石早已在沿途设置重兵,就等着我军入网。

危急关头,我方截获并破译了国民党调动兵力的绝密情报,毛主席连夜做出决定,放弃北上,进军贵州,中央红军这才免遭覆灭。

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有了这些情报人员,我们就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为了获取情报,谍报人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牺牲,他们冒着随时被杀头的危险,将一份份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党中央手中;为了随时掌握敌军情况,他们长年累月地守在机房里,不厌其烦地和枯燥的数字代码打交道;为了破译敌军密码,他们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这些无名英雄,我们当永远铭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