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铁血北朝59:日落长陵魂兮归,年仅33岁的孝文帝为何赢得后世盛赞

作者:西楼访古
铁血北朝59:日落长陵魂兮归,年仅33岁的孝文帝为何赢得后世盛赞

太和二十三年(499)四月,太子元恪在鲁阳行宫见到了父亲孝文帝的灵柩,随后在群臣拥戴下宣布即位。

礼臣为孝文帝上庙号高祖,谥号孝文皇帝,后世习惯性称之为孝文帝,高祖这个庙号反而很少用,只有在史书里才称呼高祖。

历史上能得到高祖庙号的屈指可数,我们耳熟能详的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还有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这些高祖都是开国之君。孝文帝已经是北魏第六位皇帝,能得到这个含金量十足的庙号,确实不简单,也能看出他在北魏臣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孝文帝灵柩运抵洛阳一月后,葬于城西北邙山上的长陵(今河南洛阳市孟津区官庄村东南)。

铁血北朝59:日落长陵魂兮归,年仅33岁的孝文帝为何赢得后世盛赞

孝文帝的驾崩也意味着那个金戈铁马,意气风发的“孝文帝时代”徐徐落幕,从此开启“后孝文帝时代”。北魏乃至南北朝都翻开了新的一页。

纵观孝文帝33年的短暂一生,仿佛一颗耀眼的流星照亮了南北朝漆黑的夜空,留下片刻光芒又转瞬即逝。还没有等人们看清他的身影,他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夜空中,只留下那泛黄的史册中一行行优雅的文字证明他曾经来过。

无论是《魏书》还是《北史》都对孝文帝大加褒扬,赞不绝口。

的确,孝文帝的宽厚、仁孝、简朴、爱民、勤政、好学和开明都是值得一提的,在南北朝甚至中国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孝文帝无愧于他谥号里的那个孝字,他不仅对父亲献文帝恭敬有加,甚至对几次想废掉他的冯太后也尽到了人子之孝。有太监曾向太后打他小报告,太后一怒之下打了他几十板子。孝文帝没有辩解,而是默默忍受,太后死后孝文帝也没有秋后算账。

铁血北朝59:日落长陵魂兮归,年仅33岁的孝文帝为何赢得后世盛赞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盛产暴君杀人狂的时代,刘彧、刘子业、萧鸾、萧宝卷、高洋、高湛、高纬都是有名的魔头恶人,臭名昭著青史留名(当然是骂名),而孝文帝显然是一个异类。

孝文帝的脾气好到什么地步?

有一次,侍从给他端热汤,不小心撒到孝文帝手上,孝文帝没有发怒,也没有责罚那人,毫不在意。还有一次,孝文帝吃饭时吃到了一条小虫子,这要换了前面提到的那几个魔头,御膳房那帮倒霉蛋恐怕都要抄家灭族了。

孝文帝是什么反应呢?

史书写了四个字:

笑而恕之。——《北史•魏本纪三》

微笑着宽恕了他们,这胸怀在南北朝那真是绝无仅有了。

孝文帝亲政后每天起早贪黑,事必躬亲,出征在外的日子孝文帝总是最大限度减少使用民力,尽量不折腾百姓。北巡时有关部门奏请调集民工修路架桥,为车驾开道,孝文帝不准,说简单修条便道,架个浮桥,车马能过去就行了。不要大兴土木,更不要惊扰老百姓。

南征期间魏军造车马军械、造船盖房都要用到木材,孝文帝明确规定砍伐百姓的树必须给钱或绢,严禁无偿征用,严禁战马踩踏百姓庄稼。了解了这些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孝文帝驾崩后,老百姓会如丧考妣,悲痛欲绝了,这才是群众的贴心人。

铁血北朝59:日落长陵魂兮归,年仅33岁的孝文帝为何赢得后世盛赞

北魏迁都洛阳后的皇帝汉化程度都很高,这里面孝文帝要属佼佼者,他从小酷爱读书,每天手不释卷,熟读儒家典籍,精通儒释道三教。在外征战的日子里经常会在行军途中发布诏书,孝文帝骑在马上口述,臣下笔录,拿回去一看,一个字都不用修改,直接下发,可见其文学功底之深厚。

太和十年后的诏书几乎都是孝文帝自己亲自草拟,当时他写的文章多达一百多篇,一时间洛阳纸贵,争相传抄。

建立北魏的鲜卑族最初生活在东北大兴安岭深处,为了生存,游牧民族特别强调弓马娴熟,骑射是国之根本。北魏前期的皇帝个个都是马上天子,上马治军,下马安民,多功能打造,孝文帝也不例外。

用能文能武形容孝文帝非常贴切,他不但是汉文化达人,更是武力值超强的勇士,早在他十岁时就能纵马驰骋,拉弓射箭,颇有祖先之风。每次打猎孝文帝都满载而归,到了十五岁后,他突然宣布停止打猎不再杀生,这也许和孝文帝深受佛教熏陶有关系。

“至十五,便不复杀生,射猎之事悉止。”

纵观北魏的十二位皇帝,论文治武功,论汉化程度,论个人品行,论君主政绩,孝文帝无疑都名列前茅。他在位的28年也是北魏走向巅峰的28年。

操心了一辈子的孝文帝临终前还在操心,操心啥?操心太子年幼,能否镇住场子呗。

铁血北朝59:日落长陵魂兮归,年仅33岁的孝文帝为何赢得后世盛赞

为防范因太子年幼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他特意安排了两个措施:

一,赐死皇后冯氏,断绝后宫干政的隐患;

二,任命咸阳王元禧、北海王元详、广阳王元嘉、任城王元澄、镇南将军王肃和尚书宋牟六人为辅政大臣,试图以六大元老压制外戚势力。

六大元老宗室子弟占了四人,不难看出孝文帝对自家兄弟的器重和寄予厚望。安排妥当后孝文帝又偷偷交给六弟彭城王元勰一道密旨,叮嘱他到了危急关头再打开看。

按说孝文帝安排的够缜密了吧,可惜还是百密一疏,啥都想到了,唯独没有考虑太子元恪是啥想法。

元恪是孝文帝次子,生母高夫人,后追谥为文昭皇后,陪葬长陵西北。原本元恪是无缘帝位的,因为他生母高夫人只是孝文帝的妃子,而且一直不受宠。

铁血北朝59:日落长陵魂兮归,年仅33岁的孝文帝为何赢得后世盛赞

孝文帝很早就立了嫡子元恂为太子,元恪已经做好了当一个富贵王爷的准备,人算不如天算,太和二十年,太子元恂密谋叛逃,被废为庶人赐死于河阳,年仅16岁。

元恪按顺序替补为太子,他吸取大哥的教训,紧跟孝文帝步伐,举双手赞成,你说啥就是啥,我完全同意。而且元恪本身汉化程度也很高,和一身胡气的元恂不可同日而语。

“雅爱经史,尤长释氏之义,每至讲论连夜忘疲。”——《魏书·世宗纪》

元恪酷爱四书五经,尤其擅长佛教典籍,每次讲经弘法都是通宵达旦,毫无疲惫之意,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鲁阳即位后元恪宣布为先帝守丧暂不亲政,由六大辅臣处理政务,大赦天下,改元景明。元恪的庙号是世宗,谥号宣武皇帝,故而后世按惯例称他为宣武帝。

护送孝文帝灵柩回到洛阳一个月后,正式葬于城西北郊的邙山长陵。作为南迁之祖,孝文帝的长陵也成为南迁鲜卑人心中的圣地,后来去世的北魏王公大臣、达官显贵、宗室子弟甚至宫女宦官都葬在了长陵附近。以长陵为核心,呈放射状分布,一个规模庞大的北魏陵墓群就这样出现在瀍河两岸的山坡上。

铁血北朝59:日落长陵魂兮归,年仅33岁的孝文帝为何赢得后世盛赞

不过由于岁月变迁,沧海桑田,一千多年后孝文帝长陵的位置居然搞不清楚了,邙山上大大小小的墓冢没有任何地面文字标记,很难确认哪个是长陵。

直到1948年在邙山上的官庄村东南一座小冢里出土了文昭皇后高照容的墓志,明确记载葬文昭皇后于高祖长陵西北一百五十步,这才确定了小冢旁边的大冢就是孝文帝的长陵。

确定了长陵位置,为确定邙山上的北魏古墓方位信息提供了重要参照物,后期便依据这个确认了大批北魏古墓的墓主身份。

铁血北朝59:日落长陵魂兮归,年仅33岁的孝文帝为何赢得后世盛赞

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高大的长陵和矮一点的文昭皇后陵,一大一小两座陵墓依旧矗立在瀍河之滨的邙山上,见证着历史长河的流淌,岁月的变迁。看到这一大一小两座陵墓,再想想平城方山上那一大一小两座陵墓,很多东西一瞬间就想通了,所有的疑问迎刃而解。

回过头再说宣武帝刚一即位便收到了一个大礼包,令他心花怒放,拍案而起。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好消息呢?

继续阅读